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93节

人都是相互的,当富弼说出这话时,就相当于妥协了,或者说朝廷直接全盘接受赵曦的条件了。所以,赵曦也得表示了。

“此马车刀砍无损,火烧无碍,水浸不腐,于阵战之上是为战车。故也可作为军器用。”

“朝廷为臣工安危计,定制马车也是应有之理。不过,曦以为,朝廷应有详细规则,对不同品级之臣工,应该有所不同。”

“另外,曦有点需要申明,由于马车的工艺精湛,即便朝廷定制,恐短期内不可能营造太多。还望见谅。”

这算是各退一步吗?算吧。虽然太子殿下还拿捏着,好歹有个盼头了。

“殿下,青之所该享用之马车,还望殿下为西军换成盔甲。”

狄青在散场时,故意拖后了,凑近赵曦就说了这么一句。

唉!老狄呀!你这事做不得。

“汉臣,军卒盔甲,吾曾有言,五年内全部装备。此事汝莫操心。另,汉臣,记住,来日方长,汝莫做顺圈猪圈里逆向跑的猪!”

狄青是个忠臣,也是个武将,在这充塞着文臣的朝堂,本来就是个异类了,更不能做的更出格。

逆向跑的猪,那怕你是对的,也会被撞死。

狄青还有大用,得好好活着。

第224章 一群烂人

终于把闲事摆平了,也终于可以满怀信心的投入到大规模建设中了。

可总有人不让你痛快。

当看到王素和韩绛的来信时,赵曦就想:咋就没人弹劾那个作死的枢密使呢?

朝廷划拨给赵曦,让转民籍的厢军禁军,都是在当地最烂的那种。

没办法,就是他俩是知州,也主一州之军事,在这个问题上,必须遵循朝廷的诏令。

虽然这些军卒无论怎样,对赵曦来说无所谓,可就是这做法让赵曦觉得恶心。

你若是提前说一声,爷又不是要挑拣,可这样背着人玩这套,实在让人恶心。

也罢,越是最烂的,在以后过上了好日子,越能有示范作用。

赵曦也很想一步到位,直接铺设铁轨,可不成啊。把整个国朝的钢铁产量全算上,也不够他折腾这一条路。

至于说所谓的发展眼光……还是算了吧。他倒是希望自己这只是抛块砖,然后自己可以等着大批量的玉被引出来。

所以,现在只能选择一种折中的办法,铁皮包着木轨的做法。

至于这群已经是烂人的禁军厢军……

原本都是混吃等死的,好歹有朝廷的俸禄,就是混吃等死也有个依靠。

早些时候听说过招工,他们压根就没那心思,只想着混吃等死。

这一次,还以为又是什么劳役…这种事也干多了,无所谓,干什么也无所谓,只要有口吃的,偷奸耍滑就是了,耗日月就是了。

等他们被带到荒野地,把营盘都瞎好了,却听说了,朝廷只管三年的钱粮,然后就会被卖给商贾了。

这那成呢?所以就有些骚动了。

要说他们敢造反?还真没那个胆。要有那种心思,也就不会落到这种地步。

说逃跑吧,好歹这里还有三年的钱粮,跑出去可是一天也没有了。

问题是,这时候连一个上官也没有,最大的也就是个军头,是朝廷没名录,没品级的那种。

这可怎么办?吵吵几句而已。好歹都虞候这次没贪污他们的钱粮,说三年就三年,一点不少的留下了。

也就是说,屁事不干,大伙还能凑合活三年。

所以,这群烂人,就每天凑一块嚷嚷几声,然后继续混吃等死。

上官说了,让他们在营盘等待接收,也不知道是谁接收。

这倒也没啥,有吃有喝的,跟自己的营地也差不多。

这里是野外,可就是他们原来的营地也不是什么繁华地。

禁军?也就是听了个名,这样在地方驻守,特别是像他们这样的禁军,不论从那一方面,都很厢军没两样。

之所以还有禁军这个名头,只是上官为从朝廷多要些钱粮而已,发到他们手里的,就是厢军的俸禄。

知道了朝廷还给三年的钱粮,赵曦有点懂了。

这算是给自己这群烂人的补偿吧?其实有些事沟通一下,完全可以省下这笔开支,话说自己现在手里的钱,可比朝廷多的多。

不是说制币的,制币还是得有个规矩,得与朝廷契合。

是自己这一波赚了太多的钱。

既然有钱粮,还是一次性给留下了,赵曦也就没着急去接管。

先让那群烂人稳稳。

对于这类人的心理,赵曦还是懂的。一般来说,当知道原本的依靠没了时,肯定会有些骚动。

但这类人也有个好处,就是不会过多考虑将来,活一天算一天的那样。

所以,骚动也是一阵子,过几天就又回到那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了。

首节 上一节 293/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