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58节

接下来才是正戏。

“国朝税入不足,三冗之弊只是因殿下腾挪而稍有改观,在国朝全面铺设轨道,朝廷度支难为,力所之不及。故,臣以为,朝廷应放权于地方,亦或是民间介入轨道铺设……”

果然来了。

赵曦看了看富弼,富弼微微颔首……

怎么说,这是富弼把自己准备回收粮食的事说出去了?否则,他们怎么有钱铺设轨道?

也罢,这本来就是赵曦所期望的。

在整个国土上铺设轨道,所影响的产业可不仅仅是单纯的钢铁和木材,它将会促进很多关联产业的发展。

只是,太祖把帽沿加了翅,防止了朝堂的交头接耳,却防不了臣工们私底下的串联。

就比如今日的早朝。

第268章 想撇开单干了

很诡异的一次早朝,居然没有争吵。

从挑开这档事开始,一个接一个开始陈述,很有秩序,一句反对的言论都没有,全部是在恳请朝廷开放轨道铺设事宜。

从商贸到官员述职转任,从军需转运到军卒运输,凡是轨道能有的好处,一个说不全,总有人补充。

都一个意思,就是得铺设轨道。

赵曦没指望他们能考虑到延伸以及相关产业,这无所谓,只要能把轨道推开,经济有它自然的规律,人有其趋利性,会引导各种产业发展的。

只要最终别老瞅着苦哈哈的那点田地,都好说。

可是,赵曦不明白,这帮人为什么没有提及轨道的技术……

这是赵曦拿捏众人的核心,居然没人提及。

该不是……还真有可能。

不就是枕木和轨道横竖摆放嘛?不难!

嘿嘿,挺好。

真当轨道随便什么人都能铺设了?

渗水不用考虑?还是地基不用考虑?枕木和轨木的间距和契合不用考虑?还是说锰钢包裹的热胀冷缩不用考虑?

先不说营造,就说运营管理。

站点如何设置,发车间隔管理,各类指示和夜间行驶灯语,包括承重,维护以及更换配件等等,都不用管吗?

就这么想脱开我赵曦单干?行,那就让你们试试吧。

钱多烧的!

赵曦想明白了,只是一个休沐,整个朝堂的臣工就串联成功了。

在知道太子殿下有意收购那些存粮后,又看到了轨道运输的钱景,都着急着想发财……关键是这是一个可以存续很久的营生。

所以,相互串联,并且把利益谈妥了,就开始在早朝发力了。

偏偏撇开了皇家。

当然,谁也不想老被人拿捏着。

所以,在看过了轨道以后,发现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再加上这次粮荒时,太子的狠辣,让他们心有余悸,不敢再去招惹殿下了。

就想着自己干!

可以理解,赵曦也很理解。只要他们能自力更生,赵曦乐享其城。

从立场上,臣工和帝王,本来就不是一个立场。

帝王纯粹的不考虑自家利益不可能,但他会考虑子民的权益。

而臣工不同,他们只有自己的利益。所谓忧国忧民,只是拉出来喊口号的。

当然,不是一概而论,最起码多数是如此。

这么和谐的早朝,确实很少见,只是诡异的连赵祯也很不适应。

没有讨伐儿子,没有相互攻讦,异口同声……这不正常。

曦儿说过,轨道必须以解决国朝三冗为前提,而核心技术必须由朝廷掌握。

铺设轨道,应该是个多赢的局面。

可现在,居然成了单纯的臣工们谋利的议题。

偏偏相公们,还有曦儿,都看戏……

我也看戏!

早朝就这么过去了,很少见涉及利益又不是争吵的早朝。

赵祯还是没拿捏臣工的习惯,憋不住,对这种异常情况憋不住,留富弼奏对了。

“富卿,今日早朝轨道之议何故?”

首节 上一节 358/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