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65节

如今,没其它事,自己又钱多烧的,朝廷再分配了这样一段路…~简直就是为推广水泥而天造地设的契机。

脑子里装的事太多,需要展开的事也太多,赵曦不得不顺序着来。

其实,自从解决了粮食,赵曦最想做的,是加大对辽夏的羊毛采购量,同时将安南的粮食转卖到辽夏,让这两地的百姓,有不会缺粮的感觉。

然后……然后就是安抚一边,压榨一边……这需要军备呀!

唉!触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一件事可以单独运作。

不过这样也好,等轨道有规模了,可以改善淄重转运,等练兵有成效了,有了可用之兵,等狄汉臣恢复了,有了可战之力……

等一切就绪了,也该着跟辽夏交交手了。

挺好,趁这段时间,再把白酒搞定……想必西北之民,应该相当喜欢烈酒吧?

果然,当汴梁城里的粮价跌到二十文一斗时,还是在东宫收购余粮刚刚结束就跌到了二十文。整个朝堂,都觉得亏欠着太子这边。

这不是纯粹的商贾行为,更像是太子殿下为国朝商贸背锅,拿自己的钱,维持市面的繁荣。

像是太子殿下这边,搭上人力物力,替这些粮商们卖粮,就为了这些商贾有闲钱去铺设轨道……

富弼疑惑,他可没认为殿下是个吃亏的主。为国朝商贸兴盛,他信,要说太子殿下这边赔钱干,他说什么都不信。

官家是这性子,殿下?还是算了吧,从懂事开始,就没见过殿下吃亏过。

在某一天,汴梁城西门以外,突然竖起了牌子,上面还有告示:前方施工,请绕行。

轨道已经是国朝众所周知的物事了,没想到朝廷都准备把轨道修到城里来了……

所以,没人惊讶,都等着看轨道马车呢。

高等级的公路,赵曦玩不了,更没有沥青什么的。

就现时的车辆承载量,赵曦觉得后世那种村村通等级的水泥路足够了。

不需要铺设多厚的水泥,有个三五公分足够了……

“殿下,水泥就这般糟蹋了?”

确实是糟蹋。对于水泥的功能,护卫营应该是都清楚了,就是方城山的那些原本是烂人的工匠也清楚,可国朝其他人不清楚。

修房架桥,扎营寨,筑边墙城墙……这才是水泥该用的地方。

“也不算糟蹋。修通了这条路,真正方便的是工坊城,也就是方便了咱们的人。”

“不用担心雨天一身泥了,即便是再大的雨雪天气,一样可以赶马车回城。”

“最为关键的是,可以让国朝所有人,都看到水泥!水泥本身就不是军备,它是民用物。”

“边城,城墙可用,同时自家修房建屋也可用。尔等可以想象,当整个国朝修建房屋都使用水泥了,那将是怎样的情形……”

在汴梁城边修一条水泥路,哪有比这更好的广告效应!

一般道路开通,都要举行仪式的……这是后世。

这年月还没人搞过那些。

所以,在整条水泥路开通的那天,赵曦调来了五辆马车……准备给工坊城的工匠做通勤车的马车,邀请了自己老爹,内苑,包括够资格的朝臣及其家眷,来了一次工坊城一日游!

而起点,就是汴梁城的西门。

当这众多的贵人,站在汴梁西门,看着这一条笔直宽阔又平整的水泥大道时……

没人可以平静。

第273章 开城迎土鳖

这时候,整个西门,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可始终没人踏上水泥路一只脚……不敢,不舍得。这比自家炕头都干净的地面,居然是路!

这时候可没有后世修路的那种隔离围栏,就这么敞开着。

赵曦没在意,可工坊城那边却指挥着新转民的厢军,日夜守护着这条路……

今天,官家、相公以及这些诰命夫人们,就是第一个踏上这条路过路人。

“殿下,这是……这是水泥?”

这当下,应该就富弼见过水泥。当时的韩琦还在河北,文彦博丁忧。

富弼有点不敢确定,看这地面的颜色,像是太子殿下所说的水泥。

“回相公,确实是水泥。”

“生产了?”

“方城山。”

“中间这个……?”

本来一条路,偏偏被中间一块空地隔开了。

“隔离带,或者叫绿化带也可以。准备移植一些树木花草在其中。”

“如此这般,使出城的人车靠右,而回城的人车同样是靠右。有了隔离带,可以减少窜动,促进车辆速度,如同轨道!”

赵曦从来没奏请朝廷做什么,都是把实物摆出来,让大伙看……

首节 上一节 365/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