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68节

“爹爹,孩儿帮你……”

赵祯赶紧闪了一下。

赵曦只是觉得让老爹拿着托盘不好看,没想着要替老爹选菜。

既然是体验,就该是全程的。

“爹爹,孩儿只是帮你拿着……”

“无妨!”

再看看娘娘……好吧,想多了。没人需要帮忙。

“每一个窗口上方,都有今日菜品的名称。各人可选择个人喜好,到不同的窗口下,选择不同的菜品。”

这时候的讲解成了赵曦,毕竟是讲解吃饭的事,自家人好说。

至于老爹今天饭食验毒的事……看老陈琳那样子,恐怕很担心吧?

“殿下,饭堂……”

“陈押班,本王自有计较。”

赵曦还没下令,整个护卫营所有教导和指挥使,便开始分工了。

每个人三五道菜,还发声呼喝着菜名……

这些都考虑到了,不仅仅是老爹的安危,就是为避免臣工出丑,也得考虑周全了。

至于吃第一口……算了吧,老爹估计一直都是吃剩饭的,别说第一口了。

公共食堂的桌椅,都是十几个人一桌的那种,并没有区分地位高低的功能。

可人们对于地位的认知,是根深蒂固的。

即便是在如此混乱的管事食堂,都依然能找准自己的座位落坐。

比如主桌,除了赵曦父子,东西两府正职,也就曹皇后和滔娘在座,其他人,那怕是相公家里的诰命夫人,也没往这一桌凑。

赵曦很佩服这点,自主桌开始,一溜排开,都落坐了。赵曦看了看,居然跟朝堂品级职衔,以及差遣重要与否相当契合。

“餐饭免费?”

这是进了工坊城后,所有臣工中第一个问题,还是由富弼在饭桌上提起。

“不,每餐三文。”

“三文?”

好像是觉得贵了?

“工坊城的管事,一般月俸在七八贯左右,三文一餐,一月不足一贯花费……”

“七八贯?”

富弼摇了摇头,算了,这个工坊城,压根就是世外桃源,国朝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法跟此地相比,没法比。

想必,这工坊城的工匠,那怕是苏子容所说的清洁工,在面对汴梁百姓时,也是骄傲的。

甚至,面对国朝官员时,也不会感觉卑微。

第275章 最后的问题

饭后的最后一站是调度中心,那相当于整个工坊城成品展示中心,也是整个工坊城的枢纽。

纵横交错的水陆运输线,都汇聚到调度中心这个点。看着繁乱的线路,却又感觉秩序井然。

工坊城的调度中心,现在由薛向全面主持。

也怪了,当初赵曦临时把薛向讨要过来,所谓的差遣是临时性的。主要目的是为粮荒之乱。

这都过去很久了,朝廷居然没人想起这茬。

至于薛向,他更喜欢在这里做事。擎肘少不说,关键是他能从这里学到很多新知识。

原本他以为,整个国朝,对于财货,或者说商贾之道,他绝对算顶尖的。

到了这里,跟太子殿下这个团队接触,他才知道,自己托大了。

别说殿下,就是李诫和苏颂,包括不精于此道的吕公著等人,都能随口飙出几句他不太懂的观点来。

更为重要的是,他发现,这个工坊城所产生的财富,堪比国朝年入。这个工坊城所出产的成品,代表着国朝未来发展方向……

若想在未来的朝堂有一席之地,除了资历,唯有在太子殿下的团队中做事。

朝廷的三司度支不是一两个,多他少他没人在意。

一个公廨的,少了一个精于此道的同僚,整个朝堂里,少了一个谋差遣的官员,好像对谁都有好处。

也可能是大家谁都不在意,反正就这么糊涂着…

若不是调度中心需要他解说,薛向都有心把这次参观躲过去,真不希望有人注意到了。

躲了一上午,这时候,躲不过去了。

他不算太子殿下团队的核心人物,虽然有过交流,也曾惺惺相惜,可终归还真正融入过。

也没因为自己的差遣跟太子殿下交流过,不合适,若提要求,指不定殿下会怎样想。

首节 上一节 368/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