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82节

“迅速装货,尽量不失期,确保沿途安全。动手吧!”

令行人动,这时候就提现出什么叫专业了。

似乎都不用安排,各自都清楚各自值守。卸货、搬运、装载,动作协调流畅……

“枪炮混装?”

“意在均衡承重。冰雪融化,道路泥泞,以此可调节每一辆马车的负重,从而减少意外的发生。”

看看那些人便秘一样的脸色……且学着吧,处处皆学问,并不是你看一看就可以搞懂的。

风挺大,一直呼呼的刮,即便是有了毛料大氅,也扛不住一直在寒风里吹着。

赵曦无所谓,可几位相公都年岁不小了……

之所以兴师动众的来这么多人,目的便是这些枪炮。当枪炮上车,再次发运后,他们待着就没意义了……人家其他货主已经到了,有相公们在,总是不好嚷嚷。

没搭理苦大仇深的一干人,看到枪炮起运,赵曦便陪着相公们回程了……

襄州汴梁线轨道马车与河北道轨道马车不同,是这次轨道意外事故的原因……

我嘞个去!

当赵曦看到这份奏折时,真的有些敬佩那些人的无耻了。

这一耙倒打的,那就一个恬不知耻。

关键是并不是唯一的一份奏折,是挺多。

赵曦真有点后悔了,后悔不该做太多准备,干脆让那些枪炮丢失一些,或者等着看着丢失,也好借机弄死几个!

都什么玩意儿?

这还没要赔付呢,赵曦在心里对赔付也没怎么在意。

现在嘛,很好,那就严格按契约来吧。

第285章 该露露獠牙了

赵曦还准备发狠的跟这帮人玩玩呢,结果没这个机会。

自己还没出手,政事堂的和老爹就动手了。

接连贬黜了五位叫嚣厉害的官员,真正的贬黜,就是那种本官明显高于差遣的贬黜。

关键是,这一次的动议,居然富弼首先提出的……

得!准备了挺狠的后手,就这么嗄然而至了。

在赵曦看来,让他们倾家荡产,比降低差遣要合算。

可政事堂是真的很好的诠释了裱糊匠的作用。

莫有纷争,和光同尘,你好我好大家好,就跟辽夏也是这态度,更别说朝廷内部了。

“殿下,着手接管轨道改造事宜吧。”

嗯?这算是给的说法吗?

“殿下,改造公廨,那怕是改造边墙,用不到两三万的军卒。在那边轨道铺设开始,殿下这边已经有了接手的准备。”

“弼并非恶意揣度殿下,从殿下安排护卫营沿途对枪炮做安保预防,说明殿下公心使然。”

“如此这般,有粮荒之乱的结怨,也有群情激昂时殿下无奈之选。”

“如今水落石出,殿下,得饶人处且饶人吧。皆为朝堂臣工,纷争无益。”

还真不能小瞧古人,能走到国朝相公这份上,还真不是混的。

自己这一切,老富居然看的一清二楚。

罢了!不管怎么说,这大宋始终是所谓的赵宋天下,自己又是继承大统的人,扯这些闲气,好像还真不应该。

罢了!从哪方面谈,自己都没有吃亏,无非是听到了几声犬吠而已。该有的罪责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惩罚,自己也该松手了。

自己本来就是要掌控轨道的,这只是一段小插曲。

只是,就这么接手吗?都会悄悄的听着看着?

不可能吧!这都是钱啊,是利益,是营生,是可能传承几代而不衰的祖业。

赵曦不信,不信这帮人就这么妥协了。

赵曦再一次表示了大度,表示了仁义。

换一个身份,赵曦绝不会这样做,但作为帝王不行。

这不是治理一座州城,更不是一郡一县,这是一个王朝,由很多州府郡县组成的帝国。

那怕赵曦多了千年的见识,也不可能直接管到郡县,而最终治理整个国朝的,还是这些臣工,这些士大夫。

没法把他们往死里得罪。

关键是,不管是内苑,东宫,还是老六家,以及紧跟自己步伐的相公们,都表达了得饶人时且饶人的意向。

从实质上,这边并没有受损,反倒是可以全盘的,没有任何异议的接管轨道了。

从实质上,对方已经遭报应了。

首节 上一节 382/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