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428节

当初,家里并没有太看重太子殿下的,只是为了国朝唯一继承人的身份,才捧个场,派了家里的老二去混事的,跟种家一个样。

只是没想到,当初以为只是太子玩乐,居然真的成事了,还有了偌大的名声。

二弟曾作为巡营的护卫营指挥使回来过,当看到那些不尿自己,甚至连老爹都待答不理的护卫营军卒,极其对二弟恭敬时,全家人就都知道错了。

而二弟,对于护卫营,比麟府这个家,归属感更强!

“这次老爷去秦州,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待遇……”

折可柔看了看自己的长随……周围没人,又是家生子,这话倒也能说的出。

国朝训练新军,整个麟府二州,四五万的常备军卒,国朝只给了两都的新军训练指标,并且,全部新军都不是家生子。

这已经是最大限度了。

这还是赵曦在朝堂据理力争的结果。

按照朝堂议定的,训练新军,是要把整个麟府撇开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折家是听调不听宣。

折可行也是知道情况的,就是回家省亲,也只是照实说。

折可行已经不是折家的折可行了,他是护卫营的指挥使,是太子殿下的亲军首领之一,接受的是赵曦的条令条例教化,是被护卫营灌输了整套家国理念的折可行。

就是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家族在这一点上,做的不太合适。

太子殿下不是常人,甚至不是他熟读史书知晓的任何一个帝王。一旦太子殿下登基,若家族继续如此,他真的不知道最终会走向何方。

关键是,就是他家,现在也有一大部分收益是来源于太子殿下的产业链的。

“莫乱言……”

折可柔还想说些啥,可一下子又顿住了。

不可说,不能说,也没有理由说。

国朝新军的装备,他了解,作为折家长子,他有全套的装备。所以,他很清楚,一旦国朝新军成事,他们折家,到时候是必须有所选择的……

“指挥使,探知葭芦河对岸的西贼营寨有异动……”

“什么异动?”

“好像他们在撤,或者说是部分撤。”

他们要撤?看来真如自家父亲所言,麟府还是个敲边鼓的角色,就是西夏,也没有把麟府当作主攻点。

或者说,西夏也清楚折家在大宋的处境。加上双方的生意往来……

有时候都怀疑整个西军都是分裂的性格。

论战力,国朝西军第一,没有哪支敢跟西军抗衡,跟西夏人打起来也是拼了命的打。

可,奇怪的是,一旦边境承平,双方又忙乎着互通有无,还是不经过榷场的互通有无。

特别是像折家这种久居边境的世家,这也是朝廷事事都防着折家的原因。

就像现在,看到西夏人的营寨有异动了,谁都想着是不是可以打一场……

“新军呢?”

“回指挥使,新军这些时日拉练,一直顺着边境。此时,应该快到咱们营寨了。”

探事的军卒不知道指挥使为啥问新军。不过新军的动向他还是清楚的,也一直关注着……不是监视,是羡慕,不管是待遇还是装备,都羡慕。

“走,见见新军统领去……”

对方营寨兵员减少,这是个好机会。若是有新军的参与,把握应该更大……人家有火药弹,有车轮炮。

“牛校尉,葭芦河对岸的西贼营寨兵员在减少……”

看看人家护卫营,就是一个普通的军卒,都已经是正八品了……就是他折家的大朗,跟人家说话,都得恭敬着。

“指挥使的意思是打一场?”

“可柔确实如此想过。如今正好牛校尉路过,有意请牛校尉一同商议……”

不好意思说想见识见识新军的战法,更不能说想让配合着打一场。

折家的听调不听宣,到了此时,新军在麟府也是听调不听宣了。

“既然折指挥使有意打一场,那就打一场呗。”

第321章 第一枪

牛犇的爽快答应,让折可柔还有点不适应。

怎么说呢,自护卫营来麟府训练新军,别说是爽快的配合了,就是训练那些军械,都好像是要避开折家人,每次都会把人带出府城的。

更别说配合着打一场了,就是想来个相互交流,都没敢开过口。

这是自我的心态使然。

其实,护卫营军卒真没这个意思,若折家提出交流,一样会爽快答应。

不说有折可行的面子在,就是护卫营惯起来的那种傲娇,也一样会答应。

只是,麟府体制的原因,以及折家人的心态,让他们总觉得新军是避着他们……其实,枪炮这些火器,哪能在州城里玩?

至于现在……护卫营是早就得到命令了:在这一次的战时,新军各归所属,并容许使用火器。

首节 上一节 428/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