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441节

“再看看吧……”

富弼对赵曦很信任,他不觉得赵曦会让局面失控。

一旦失控,不仅是朝堂方略上的错误,更会影响到将来一段时间朝廷的对外政策…~这个是太子殿下最不愿看到的。

不想没脊梁,而这次太子殿下是去找回胆,并重新拉直国朝脊梁的战事,太子殿下绝不容有失。

这一点,富弼还是相信赵曦的。

他们都设身处地的替西夏朝臣想过,按道理,国朝三路军现在所导致的战况,加上太子殿下这尊大神在秦州,西夏应该会选择进攻秦州。

可那是西夏人,不可以常理度之。

他们的朝堂是各方势力的首领组成,虽然设置了类同国朝的衙门,但真正在战时,做主的还是那些领主。

东西两路进军,是真正损害到了领主的利益……

不管是左厢神勇军司,还是祥佑军司,亦或是卓啰和南军司,在西夏朝堂都是有相当势力的。

这就让他们一时无法判定西夏会重兵进攻那一路了。

“野利家如今可曾恢复当初荣光?”

“没有,自从被没藏讹庞打压,诛杀了家族多数精英。虽然左厢神勇军司还在其手中,如今的李谅诈也多有恩遇,想恢复当初荣光,恐怕还得十几年了。”

“禹藏家也如此,传统势力是卓啰和南军司,可因为旁系跟吐蕃勾连深厚,导致多年在西夏朝堂都处于边缘。”

“如此看来,西夏最终的方略还是中路……”

相公们彼此相视而明,倒是有些轻松了。

论兵事,那怕是所谓知兵事的韩琦和富弼,都肯定算不上大家。可论权谋,那怕是实在人曾公亮,那也是顶级的。

抛开兵事,把所有的猜测放到朝堂权谋上…~西夏应该有太多的勋贵,不希望这两家再次辉煌吧!

秦州

这些天赵曦一直在看着沙盘,每听到一次东西两路的捷报,就用一杆不同颜色的旗帜插在沙盘上。

这时候再看,葭芦河流域满满的全插上了代表东路的蓝色旗帜,而皋兰那边倒是一杆绿色的旗帜,显得孤零零的。

而代表中路的旗帜,在杀牛岭上,倒是拔掉了两杆…~

“还算是没被胜利冲昏头脑,还算是有些节制……”

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跟谁说。赵曦连头都没抬,继续盯着沙盘。

中路无战事,一两个营寨,百十人的交锋,在这样的大战情况下,几近于无战事。

“通知下去,东西两路要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阶段。巩固已取得的战果,要重建并加固所有打下的城池和营寨,使国朝疆域因这次征战而扩大。”

“着令工坊城运输部门,快速将水泥等相关建筑材料,保质保量的送达到各新建或重建城池和营寨处。”

“着令工坊城营造部门,联络国朝将作监,选派工匠,由李诫全面主持所有边寨的营造。务必在决战之前形成完整的新防线。”

“着令东西两路指挥部,加快对防线连接据点的攻占,务必在旬日内完成预定大防线的连接。”

“着令工坊城运送虎蹲炮以及充足的弹药,全面对新建边寨配置,确保每个边寨能抗衡五倍兵力攻击,且时间可达七日的弹药量。”

“着令东西两路,分散转移兵员,务必在一月以内到达围剿战场。”

赵曦眼睛还盯着沙盘看,可嘴里不断的下达命令。

“殿下,要决战了吗?”

前线指挥部的机宜文字,赵曦并没有择人,而是借用了秦州韩绛的幕僚,其实就是相当于把韩绛栓在前线指挥部了。

“应该差不多了,想必西夏的大军已经陈兵杀牛岭前了。”

第332章 西夏人来了

对东西两路的作战,赵曦并非是放任不管的。

照目前的战况,并没有太出格,基本还在赵曦的预料之中,也绝不会出现最终围剿阶段的部署。

而赵曦这时候之所以下达了转为防御阶段,是他预估战况该到防御阶段了,也就是说,东西两路需要往最终围剿地开拔了。

所有事都不是无的放矢。

自西夏大范围寇边,至今已经近两个月了。

而东西两路那看似策引的猛烈进攻,也一个多月了,而西夏对于东西两路的进攻一直没有反应。甚至连左厢神勇军司和卓啰和南军司都没有往边境增兵。

那怕西夏朝堂像国朝那样喜欢磨蹭,这一个多月也该有所表示了。

毕竟,东西两路的这些战役,不可能全部做到全歼,西夏对于东西两路的战况应该是了解了。

至今没有异动,也就说明了,西夏也决定了向秦州进军。

是该进入最终决战阶段了。

……

萧关关中的北大门,自古便是中原防御外族的重要关隘。

如今的萧关,还是范仲淹老相公主西北事时新建的。

如今的萧关,地处六盘山东北边缘,环江东岸的开阔地。而站在萧关观敌楼,整个环江和葫芦河之间的开阔地尽收眼底。

首节 上一节 441/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