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53节

他也是对曹傅有些怨言的,毕竟他搅坏一件大事,甚至在措辞上要比今日同僚严重些。

“仲仪,此事已有定论,无须再言。”

欧阳修带着开封府衙的签词,路过王素桌前,将开封府衙判词递给了他。

“这是为何?”

装也得装的像一些,话说出来甚至还带着气愤。

“吴春卿公正,尚不会因曹傅失了操行,怕真是此黄平贪财……”

国朝无对平民之诬告治罪的旧例,旨在拓宽监督之路,犹如御史台风闻奏报类同。

此事……也只有就此打住了。

欧阳修压根对此事未上心,也只是官家差人递到政事堂折子,他正好在而已,便顺手带过来了。

他不希望御史台每天关注这些琐事,新政困境,尚需御史台给力。

欧阳修拍了拍王素,似安慰又似有所指……

未等到放衙,赵祯就溜出文德殿了。

昨夜皇后絮叨半夜。自己今日该作难的,却不料事情居然大反转。

如此甚好,自己虽不曾偏袒,但终归事实是皆大欢喜了。

“圣人,汝可知曹傅之事何如?”

曹皇后一听愣了,她那知道?也就是昨日傍晚跟曦儿絮叨了,晚间又跟官家絮叨了。

若知晓,自己也不会整日辗转了。

“官家,若为难,不必偏袒,是为国戚,本该有所担当,如此这般,自有法度惩治。”

曹皇后知道自家男人,跟朝堂相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没几下准保退让。

“圣人多虑了。今日开封府衙判词,黄平因贪财,知国戚身份欲多索钱财。事了了。”

赵祯像显摆一样,跟曹皇后陈述者。却不知曹皇后此时已经恍然了……

今日宛娘去御膳房收取昨日进项,被告知曦儿昨日支取了。

她脑子里乱着二弟的事儿,也未深究,这时候想起曦儿说过的计较,再想想官家说到开封府衙判词,也就明白了事情缘由。

“圣人……圣人……事已了结,无须担忧了。”

“官家,此事恐并非表面之简单。”

曹皇后不知道该如何看待曦儿的处理方式,还是觉得跟官家说一说好。

“昨日曦儿曾让汝将此事交于他处置,而今日开封府衙就定了案,不知此事可真是曦儿处置过?”

……

赵曦没想到今天能这么早见到老爹。

“曦儿,黄平之事可是汝处置?”

黄平?黄平是谁?赵曦愣了,被老爹这莫名其妙的问话问愣了。看着娘娘,像是问询。

“曦儿,汝说处置舅爹之事……”

哦,这个呀,还以为说什么呢。

“回爹爹,娘娘,孩儿是差人处理了,可有结果?”

该不至于刘毅连这点小事都办不了吧?还是说曹祥那个憨货转述话转述错了?

再看看爹娘的神情……难道那孙子还不满足。

“汝如何处理的?”

赵祯蒙蒙的,这问话几乎是本能的问了。

“三万四千贯!”

“啊……汝……汝何来如此钱财?”

这时候赵祯不再是愣了,是惊!曦儿只有四岁,如此轻描淡写的说三万四千贯……老爹都没这么粗气过。

“曦儿,可是昨日进项?”

“回爹爹,娘娘,确是昨日收益。”

“曦儿,因舅爹并不算重的罪责,汝花费三万多贯,值当吗?”

“爹爹,娘娘,相比较娘舅家的声誉,爹爹被责难,娘娘愁绪辗转,这点钱财又算得了什么?”

这类事后世处理的多了,稳定是大局,钱财真是小事。

第38章 那人是谁

赵曦这样说,也是这样想的。

曹傅是国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代表着皇后的声誉,甚至说皇家的声誉。

可对于赵祯夫妻俩就不这样想。

首节 上一节 53/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