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544节

很显然,如今还不到让段思廉清楚战况的时候,因为段思廉还没有表明诉求,也就是说,还谈不到国朝为大理指派属官的程度。

当然,不管是士子还是官员,也根本没谁跟段思廉套近乎的意思,更别说远赴大理做官了。

这时候,官家给段思廉透露战况,还是在那样的场合,就相当于官方申明了。

即便是官家想给士林一个光明正大的形象,也没必要这般吧?毕竟谋划大理是官家的倡议。

真的搞不明白。

他吕惠卿也没有跟段思廉透露那怕一点战况,不仅仅是保密法令的问题,他很想做成这庞大的谋划。

可现在,官家倒是先这样了。

“那样的场合,官家表态就意味着必须要那样做了。”

富弼也不懂,很无奈,这感觉很不爽。

官家画了个饼,大家正准备照着这画,把它真正做成饼时,官家突然把画给撕了。

“恐怕官家另有办法吧…~应该是肯定有办法。”

文彦博绝不相信官家是个善男信女,从来都不是。

官家肯定有后手,只是自己想不到而已。

“我也觉得官家不会半途而废,可所有的运作都看着呢。”

是啊,所有针对段思廉的人和事,政事堂都清楚着,看不出官家有任何后手来。

那怕是南征军把大理的军伍全灭了,即便是国朝军伍接管了大理的防务,那又怎样?大理不一样还是大理吗?

在各位相公的心里,接管防务从来就不能算是接管大理,甚至反倒是隐患……山高路远,远在大理的军伍,受过国朝的训练,一旦野心勃勃,只会对国朝构成威胁。

“若只是接管大理防务,让军伍留在大理,朝廷宁愿不要大理,此事也绝不能认同!”

对韩琦的话,所有人都认同。西北两面,已经够麻烦了,总不能忙乎半天再给国朝增加边患吧!

好不容易国力有所增强,朝廷才刚由防御向进攻的转变苗头,一旦新军防务大理,朝廷不得不分出很大的精力来戒备这部分军伍。

这不是有病吗?自找麻烦呀!

翻来覆去的想,还是想不通官家还有什么后手。

大理军伍是肯定会被灭了,不管是高家杨家,还是从属于王室的,在南征军眼里没有区别。

这一点,从南征军奏报上也能看出来。

不止是整装的大理军伍,就是有些掺合到谋反的部落,南征军也毫不留情。

广南和成都府,以及矿城,正想尽一切办法再接受俘虏。

军伍没了,大理的防务最终肯定会由国朝接管,可文臣呢?

第409章 这事做的不好

“段王府有多少文臣属官?”

大理的战事快结束了,很多事都需要紧赶紧的推行。

本以为吕惠卿是个大才,可到底还是没让赵曦彻底放心。

拖沓不说,还是没放下文人的矜持。虽然在阴谋的道路上迈出来了,可还是差的很远。

就看他拿捏段思廉的做法,就夹杂着太多文人的清高了。最终赵曦还是得出手。

“回官家,段王府文臣属官七人,都属贰官……”

这一点赵曦也了解。当初段思廉即便是在位时,重臣也都是高氏杨氏的人。

否则也不会高氏都起兵了,段思廉还蒙在鼓里。

能跟随段思廉跑到汴梁来,想必该绝对是亲信了。

“让他们意外吧!具体是集中还是分散着来,你自己定,决不能让段思廉有怀疑。”

赵曦相信皇城司能做到这点,当初搞掉刘成时,就是皇城司出手的。

老陈琳眼里精光闪现……这样的官家,让他陈琳也觉得有大用处了。

皇城司的威名,还都是太祖太宗时树立起来的。现在嘛,估计朝堂已经没人在意皇城司了。

先皇四十余年,皇城司奏报的每一件事,先皇做的只是知晓而已,到最后陈琳都不想奏报了……徒增官家烦恼,何必呢。

如今,官家的一句话,让陈琳仿佛想起了自己年少时所见识的。

让七八个人意外,对于皇城司而言还真不是事。

魁元茶坊的名字叫的很大,倒也名副其实。还是在太祖朝时,曾有状元及第后,在茶坊与同年品茶辩经,也就是从那时候,茶坊才改名为魁元茶坊。

可惜,如今已经没落了。尽管地段还不错,已经没了早年的兴盛。在汴梁城诸多茶坊里,不管是规模还是名气,根本排不上号。

这几天,魁元茶坊再一次出名了。

“务必调查清楚,当日在魁元茶坊饮茶的所有人。组织医官,甚至要从太医院抽调御医对所有人进行救治!所有费用朝廷担负。”

“查封魁元茶坊所有茶品,将魁元茶坊的水井填埋,涉事人员一律由开封府羁押,审明具体原因。”

赵曦在听闻魁元茶坊出现疫痢后,干预了朝廷对疫痢的处置。

首节 上一节 544/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