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77节

“罢了!糟心呀,莫叨扰圣人和曦儿了。”

男人嘛,总得担着点。

“张氏又有身孕了,吾应该去探望探望。”

老陈琳无奈的招呼官家起驾,移步澜屏宫了。

赵曦下学回来,见娘娘一人独坐,像是在发呆,又有一丝愁容。

“娘娘,可是孩儿书写之事有何不妥?若因此惹娘娘烦心,自可丢弃,莫因此这琐事乱了心情,不值当。”

是真不值当,无外乎钱财的事,别说还有些营生,就是啥也没有,就凭这身份,都没必要因为这点破事坏了情绪。

“曦儿,汝做的很好,娘娘是想朝堂了……”

朝堂?不外乎新政要停了,相公们又要出外了,这才是第一个,接下来恐怕都得外出了。

赵曦并没有接茬,这事他还够不着掺和,也不想掺和。

他仔细研究了新政的所谓十条陈,真可谓字字如刀,句句见血,条条深入骨髓。

不否认为国朝殚精竭虑之心,不否认为大宋鞠躬尽瘁之意,甚至赵曦都有些感慨老爹有这么好的臣子。

可,那有怎样?所谓弊端,是因被人充分利用,才显现出来的漏洞,既然有人利用,自然就有了既得利益者……这才是要改掉的内容。

这不是对一个人刮骨疗毒,这是面对某个特定阶层。

相公们准备好了,老爹准备好了吗?这真的很麻烦。

文人,总还是有些书生意气,并不是纯粹的政客,最起码这一届的政事堂执宰,并不都是政客。

所以,赵曦并不看好新政,他觉得过于仓促,过于着急,也过于明显而猛烈了。

温水煮青蛙,才是改革最恰当的做法。

老爹……有的愁了,娘娘也没必要跟着愁这些烂事。

“娘娘,孩儿昨夜有些遗失,有一营生,可与蹴鞠相关,娘舅如若有意,试着介入倒也是个佳途。”

娘娘,还是说些赚钱的事儿吧,朝堂……你不该掺和,我也不到时候掺和。且看着吧。

曹皇后很想听听曦儿谈及朝堂,曦儿的角度和切入点每次都很新颖。可惜,这孩子太懂规矩了,又一次左顾而言他。

第56章 未雨绸缪

活字印刷出现了,赵曦听说了,也省得自己多余了。

只是那个叫毕升的可怜匠人,根本就没什么知识产权和专利意识,就这么把一项革新印刷行业的发明,大公无私的让他那个印刷坊里公用了。

而那个悲催的印刷坊,也只能是印制些佛经……

赵曦不知道这是整个雕版行业的抵制,还是说没人看到其中的远大前景。

从新政推行举步维艰的结果看,赵曦更倾向于是被抵制了。

赵曦觉得自己这样把活字印刷划拉了都有点不地道,再想想,好像自己也是在帮那个匠人毕升,最起码自己可以让他衣食无忧,从今过上富足的日子。

恐怕能扛得住雕版行业抵制的,也就饼干链条上的小团体了。

“娘娘,差娘舅家找一个雕版工匠,其名毕升。若有可能,一并将该作坊盘下为好。”

“若盘下作坊不易,也务必将匠人毕升挖到,并且确保其所发明之活字印刷技术不得泄露。”

赵曦说的又有些得意忘形了,在跟娘娘说话时都夹带些莫名其妙的词汇。

一下把曹皇后也说愣了。

赵曦看娘娘愣着没回话,再返回去想想自己说的……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娘娘,孩儿在资善堂听闻,有一雕版工匠毕升,以泥范雕字,而后烤制成型,便省去了每次印制需重新雕版的麻烦。”

“孩儿以为,蹴鞠嬉戏业已成势,未来之关注在汴梁可能妇孺皆知,也可延伸诸多营生。”

“故,孩儿以为,娘舅家可做抵报形式的营生,每日可发布赛事、几家组队参加,又有何蹴鞠好手参加等等,诸如此类信息。”

这个很简单,赵曦觉得没必要专门做文案了,再说,他也真不想做了。昨天够累了,若这么简单的事,娘舅家还鼓捣不清的话,就是再帮扶,也屁用没有。

关键是,赵曦认为就大宋的政策,有了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报纸业势必在大宋有发展。

这是舆论,是喉舌,他需要未雨绸缪,把事情做在前面。

可惜,他对于历史了解太少了,根本不知道报纸业到底是什么时候萌芽的。

“曦儿,汝是言娘舅家做抵报营生?”

曹皇后很不解,解不了。

对于抵报的了解,她所见到的就是朝堂上的那种……这能赚钱的营生吗?

“娘娘,孩儿以为可以。”

赵曦没办法给娘娘解释报纸业是怎样的利润,他自己也不知道。有一点他确信,印刷行业和报纸行业是肯定赚钱的,就看具体操作的人,是不是个活泛的人了。

话说,虽然娘俩都一口一个娘舅家,其实也是在说内苑的闲钱。

但凡是赵曦倡议的,在曹皇后眼里,内苑就该是大头。

这已经不是娘家人咨询的组建球队了,而是对整个蹴鞠嬉戏的变革,还是另辟蹊径掺和蹴鞠嬉戏。所以,曹皇后让带出去的话很明白:新营生也是以内苑为主。

首节 上一节 77/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