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830节

“官家,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官家,臣以为应将滑州水泥东家,在滑州子民面前处以极刑!”

“这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呀!”

“朝廷应彻底的关停滑州水泥,以杜绝再有此类情形的发生。”

……

都清楚了,这种仅仅人力就能使其破碎的水泥筑坝,根本扛不住高位黄河水的压力。滑州不溃坝才是意外……

“其实,滑州水泥的火炉没问题,配方没问题,出炉的水泥也没问题!这些,皇城司跟监察衙门已经查验。”

“真正的原因,是滑州水泥厂,因为原料采买的原因,导致利润不高,他们便在水泥中掺合了黄土……”

赵曦虽然没完全说中,也猜测个差不多。

相比于原本筑坝用夯土,原本的营造用草秸泥,他们以为,即便是掺了黄土的水泥,也要比那些坚固。

他们不懂,水泥在有杂物的情况下,根本比不上夯土……

赵曦有这样的记忆,记得后世在调和水泥时,会把乱七八糟的杂物捡出来……

“至于如何处置,朕相信监察衙门,会让他们死的明白!”

赵曦是真恼火了!

官家把那个死字咬的很重,所有人都清楚,官家这是真要下杀手了。

尽管诸位臣工都清楚,滑州水泥厂,绝不会是单纯的,肯定有地方乡绅的掺合,很可能地方官员和祖籍是滑州的朝臣也有掺合。

那又怎样?这时候没人多嘴。一私之利和一城之灾难,孰重孰轻,心里都清楚。

……

“禀官家,禀诸位臣工,滑州水泥主持者许摩交代,滑州水泥在修筑堤坝的利润,两成十五万贯利润,全部献于知州令狐久……”

“一成利润被推官、判官等相关官员瓜分!”

范纯仁是咬牙切齿的奏报的,从他刚看到这份调查报告,到回来指挥部,怒气一直没落下去!

什么不杀士大夫!如此禽兽,不杀,国威何在?

可惜,他本以为诸位臣工会很激愤,就像他听说刚才的议论一样。

结果,在具体奏报到了以后,整个指挥部居然这般安静。

“总监察,朕命监察衙门配合皇城司,将所有涉事官员商贾,捆绑于溃坝处。”

“就现在!记住,不得有任何防护,且必须让他们全部向滑州城跪拜着……”

朕不杀你们,就是让你们死的明白!

第647章 谁还为他求情?

范纯仁就瞅了指挥部的诸位同僚一眼,就领命离开了。

离开时的心情,他无法说清楚,很复杂。

失望?好像不是太明显。他对于朝臣的表现,并不抱有希望,也就谈不上希望。

同僚们眼里只有利益,没有是非。这一点他很清楚。从他父亲那时候,到现在,朝堂没多大区别。

唯一区别的是,如今的官家有主见,有威望,更有手段。

范纯仁忠诚于官家,从小被父亲教导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官家实现了父亲一生的理想。就这一点,他就自愿鞠躬尽瘁了。

范纯仁听说过,听说官家有过感慨:因为年幼,无法左右范老相公的事,是他一生的遗憾!这是官家在化解狄青困境时说的。

范纯仁不善表达,唯有行动来明志。

至于国朝不杀士大夫,是不杀,可有比杀头更让人死的明白的方法。

比如他自己的父亲,在年岁已高的情况下,年年转任,常年颠沛流离……

现在官家的做法,让他很解气。

范纯仁脑子里想了,在父亲转任的那些年,每一次转任的调令,朝堂上估计都这样吧…~全部缄默着。

范纯仁也是士大夫阶层的一员,士大夫的身份,对父亲的缅怀,对官家的忠诚,以及对这些随行臣工的表现……交集在一起,他很复杂。

“官家,国朝不杀士大夫……”

范纯仁离开了,有人出声了,声音不大。

赵曦瞟了一眼……哦,滑州人士,礼部侍郎卢焕。很好,就等着你们出声呢。

“朕有要杀他吗?卢侍郎,导致滑州溃坝,是否让他向滑州子民谢罪都不可以?”

“那你来告诉朕!是不是只要是士大夫就可以在大宋为所欲为?贪渎十五万贯,致整个滑州成一片汪洋,千万子民生死不明……”

“不可以杀,是不是连惩戒都不可以?……卢侍郎,要不你来做这个官家?”

这话珠心了。

在场的臣工,都知道,官家正处于爆发的边缘。这也是诸位重臣不开口的原因。

这时候,不说是最好的办法。毕竟,官家并没有下令处死令狐久,只要没死,等官家稍微落下点怒火,再求情也不迟。或许能保下令狐久的命。

首节 上一节 830/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