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842节

赵曦在这一里地来回转了几个圈,突然问了这样一句。

让诸位臣工很晕…~不就是泄个洪水吗?还需要水利?

“回官家,刘彝刘执中,侯叔献侯景仁均可胜任。”

韩琦这时候绝对是一颗为公的心,一点私心都没有。即便这两位跟王安石亲近,这时候,他举荐时也一点不含糊。

“看看谁能在两日内抵达滑州,召其到滑州公干…~明仲,令军卒围绕这低洼处绕一圈,你需要手绘低洼处的图形,按比例尺,尽量准确。”

李诫的手绘图水平,赵曦没见过比他更强的。比例尺的知识,还是很早时,在制作沙盘时,赵曦就已经传授给一部分人。李诫便是其中之一。

“宝臣,你需要进滑州,调阅滑州城外的所有资料,尽可能的要详细,目的是要知道现在被水围起来的这片面积有多大……”

“子华,你需要沿此低洼处,向外围扩张延伸,评估泄洪后会不会造成他处灾害。具体人员到工部调集……”

“韩阁老,你负责协调朝廷,调集工部、工坊城、都水监诸衙门,将各衙门水利工匠和官吏,全数调集于此待命。工坊城的贾宪必须到,另外懂测绘者必须到…~”

称呼其他人是号,称呼自己是阁老,韩琦能感觉到官家口中的区别。

原本这应该是对他尊重的做法,而这时候,韩琦却感觉到是亲疏的区别。

不多想,即便是有什么想法,也等跟富彦国沟通过以后再说。

韩琦很痛快地领命了,毕竟给他做事的机会了。论做事,他韩琦并不比任何人差。

……

现在的朝臣,都有点雷厉风行的意思了,特别是在官家面前,被官家带动着,一改早先拖拉的习惯。

也是有那些潜邸旧臣和工坊城的人带动着。

赵曦安排之后,各司其职,一个个臣工都做自己事去了。

这时候,赵曦让王中正带着近卫,先从自己的马车中抽掉了两根插杆……工坊城的马车,设计时都是可变的。

军伍所用战车,侧板可以拆除和调整;民用的马车,可以变成只有顶棚的形状。而君王的专用马车,几乎就是百变了。

所以,赵曦的马车上,可以拆卸的零件很多…~

“用横杆平置于地面,一端要悬空于滑州所围的水域,尽可能找边缘最低洼处……”

“悬空的一端,以绳索挂石块,缓慢沉底,记录从横杆至水底的绳索长度。此事由石得一率人完成。”

“中正,用同样的方法,你率人测量这片低洼处的深度,要分几次,逐层测量,尽可能得到准确的深度数据……”

“官家,中央死水处……”

这是难点,王中正知道自己没本事能知道那地方的水深。

“禀官家,微臣水性尚好,可尝试潜入水下……”

赵曦看了看,这个是……哦,是那个李宏。

自己在这次出行时,偶然看到了他,觉得有必要对这样的人表示一下,就随便点了他……能随行官家,对于李宏这样底层的工匠而言,真的就是表彰,是荣耀。

李宏也知道,这是他的机会,他需要把握。

有句话说的,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就因为李宏这一次不要命的自荐,也彻底让他的命运改变了。

第656章 真正的万众一心

尽量吧,在现在这个时代,赵曦这样已经算是极致了。

赵曦让吕公弼调阅滑州城外的资料,是尽量得到这一片被水溢满处的数据,尽量的计算出水量。

让韩绛巡查低洼处周边情况,是尽量让这一处,在将来不仅仅是泄洪,更能灌溉一方农田。

让朝廷调集水利能臣,是尽量在自己不成熟的设想下,借水利臣工的手,把这个设想变成现实。

而测量这处低洼的深度和长度,更是想尽量计算出它的容量。这也是召集贾宪的原因,不知道这数术大家,会不会计算不规则体积的面积。

或许是真的被官家影响了,也或许是实在厌烦在滑州的生活,知道官家在解决泄洪后,肯定会回朝,这一次的所有行动都很迅速。

到第二天一早,所有相关的人员,全部抵达了官家驻跸的地方。

说实话,赵曦也想回朝了。

虽然今天停了雨,可这几天一直披雨衣,在这样潮湿的环境里,各方面条件都很糟糕。赵曦也感觉自己身上要发臭了……

贾宪对不规则体积的计算,真的一无所知,看到李诫手绘的图形,根本无从下手……

“切割,挪移,把图形分割变换,最终形成你最拿手计算的形状。滑州城外也如此操作……”

就差这一点,点一下就完全清楚了。

贾宪兴奋的开始运算了,好像官家又给他在学问上打开了一扇窗……

不求贾宪能计算的准确,这也不可能。

赵曦已经开始带着李诫、侯叔献等一帮工匠,开始选择合适的爆破路线……来不及人工挖掘了,至于泄洪斗门的事,那是随后的事。

侯叔献是被临时抓丁抓过来的,算是被朝臣认可的水利专家……

工程上不需要他,但赵曦打开通道,要替后期营造泄洪斗门考虑,在选址上需要他的意见。

专业的事,让专业人士来做,赵曦一直遵循这点。这就算赵曦离开滑州的最后一哆嗦了。

从低洼处开始,选定了线路和方向,顺着一条线,用开山炸石的方法,在地面上打眼,填充火药……

首节 上一节 842/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