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9节

真的无法不惊愕了。

赵祯听到赵曦这番话,先是诧异的看了一眼赵曦,而后眼里噙着泪,仰着头看向夕阳。

晚霞很美,形状似乎像一条金龙腾飞……苍天有眼啊!

“王爷,为何如此认为?”

范仲淹都顾不得请示皇上了,有点促急的问赵曦。

“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啊。娘娘说小孩子不可以撒谎的。”

装个孩童真的挺难的。

赵曦本来准备的说辞是:实事求是,可真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这词。

妖孽可以,但决不能表现的太妖孽了。凭空造词,还如此贴切形象的造词,那就有些妖孽过头了。

过份了不会让人信服,只会让人怀疑。

所以赵曦在出口的那一瞬间,直接把这事塞给了皇后。至于皇后是不是说过,重要吗?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贤德,王爷聪慧,实乃我大宋福祉!”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在范仲淹等人的带领下,哗啦啦一大片,现场直接变成了恭维和喜庆。

就差喊一统江湖,千秋万代了。

不是说士大夫有风骨吗?看这情形……都是老狐狸,自己就说了个古庙,都就把聊斋演绎了。牛!

这情况,不说大赦天下吧,再处置下人总是不太合适。

敢情自己这一摔,就摔出来一个大喜庆。嘞个去!这牵强附会的能力,看来自古就有了。

第7章 成为悬案的绳祸

事情还是有人在做。

这时候有人把赵曦抛掉的断绳拿过来了。

“官家……”

长得挺端正,偏偏要做出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干嘛呢?

“说!难道有什么需要避讳朝廷吗?”

富弼一直对阉人不感冒,特别是皇城司的,可这是祖宗法度,朝廷不得干预皇城司,此乃陛下一人所控。

既然涉及皇子安慰,那怕是内宫,他们作为大宋执宰,遇到了也是有权知晓的。

“是何原因,也请相公们知晓。讲吧。”

“回官家,断头参差不齐,非利器所致,故应为磨损而致。”

去你大爷的!赵曦只瞄了一眼,就明白了……这就是被人做了手脚。

白痴!非利器所致?你难道看不出是新茬口吗?若是磨损,会有这样多的新茬?

可三岁的娃娃没发言权啊。赵曦只得乖乖的听着,看着……

哎呦!不对吧,看这几个老家伙似乎明白了什么。

范仲淹看韩琦,而韩琦和富弼相互对视一眼,都轻轻的摇了摇头。

既然皇子无虞,那怕是再大的宫帷暗斗,都可以暂时放下。目前推行新政乃是朝廷当务之急。

一旦把宫帷争斗引到朝廷,牵扯太广,说不定又得把革新延后了,甚至都有可能胎死腹中。

别说什么内外不得勾连,对于他们这几个,谁不清楚现在的大宋后宫?

因为陛下子嗣,朝廷中早有了各自站立的队伍,甚至明争暗斗很久了。

他们又如何不清楚?

而此时,朝廷最大的事,是推行新政。本来反对声就不小,倘若把此事引开,恐怕又是一场乱局,革新又会被搁置。

大宋的弊端,真的不容拖延了!

赵曦看着自己老爹拿着绳头看,然后随手就丢一边了。

这时候赵曦似乎听到了范仲淹等人轻微的吁声……

得!又高悬了。悬吧,悬吧,总有一天负担太重就断了。

这就是轻重缓急吗?赵曦挺理解,若不是涉及到自己,就目前这情况,他也会选择息事宁人。只是他会私下里继续……

这个……怕是老爹和相公们都不至于就这样轻轻放过吧?希望他们只是放下,而不是放过。

因为赵曦这一摔,对于新政的奏对也这样有头没尾的结束了。到底新政会怎样,让儿子这一摔,赵祯把所有的思路全摔没了,即便他心头有些疑点,这时候啥也想不起来了。

总则是要推行新政了,否则无法改变如今内忧外患的局面。所谓的奏对,只是赵祯需要别人的坚定来影响他,从而让他也坚定起来。

赵曦还真没什么事儿,甚至连点擦伤和破皮都没有,除了衣裳沾了些泥土,真看不出这孩子刚刚被摔出去了。

“确定是从秋千上摔出去的?”

当所有人回返时,富弼路过秋千,再看看赵曦摔出去的地方,比划一下距离……这怎么可能?

首节 上一节 9/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