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992节

“就是朕早些退下来,让儿子早些上位,朕也好能在有生之年看着点儿子执政······”

扑通······赵曦还没说完,就看见滔娘已经跪下了。

“官家,可是儿子这几日有何异常?滔娘知道儿子,他憨厚,不至于心生歹念,即便是有异常行为,也是无意······”

这······赵曦真想拍拍自己的额头。这叫什么事呀!

“朕就是······”

“官家,儿子有何不妥,都是滔娘教导之过······”

“好了,好了,朕不说了,没什么事!”

这情形,赵曦感觉根本就什么也说不成。若再要是继续,估计滔娘还指不定要怎样呢。

这殿门里,跟刚才的勤政殿一模一样。

第805章 这不是巧合

次日,太子告病。

朝臣们不知道内情,就真以为太子是病了。欲探望者有之,找相熟的御医咨询情况者有之······都关心朝廷大统的继承人。

就是那些已经封王的,没有封王的,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的皇子,也有用心打探的。

别觉得这是屁大点事,在时代,不管染什么病,那怕是普通的伤风,也有致命的可能。

特别是那种从来不怎样犯病的人。

“太子到底怎么了?”

赵曦本来以为只是太子因为恐惧而以告病为借口。

却发现御医真的去了,还很久很久没转回。这就是问题了。

“回官家,太子确实是染病了。据奏报,太子昨日返回东宫,还令下人准备了吃食。”

“太子于亥时入睡,丑时因发冷醒来,太子妃伺候了姜汤,到寅时时,太子未见好转,便遣人奏报了管家。”

“御医以为,太子时惊惧忧思,被风寒侵入,导致寒热往来……”

这王中正好歹也是识文断字的,连个话都说不清。

不过大概赵曦听明白了,也就是说,太子感冒了。

感冒就感冒吧,跟惊惧忧思有屁关系?谁胡乱添加的这病因?

不过,赵曦大概能理解。

这人吧,情绪波动最能影响人的免疫力的。

记得后世有个说法,人在情绪低落时,犯病的概率是高兴时的三倍。

是不是这样不清楚,但人的情绪与抵抗力相关是肯定的。

太子昨晚这么一吓,捉不准真病了。

赵曦没搭理王中正转圈的眼睛,他在想,怎样才能让儿子真的明白。

“官家,太子到底怎么了?”

好家伙,这新旧内阁一窝蜂全来了。

这情形,作为君王的赵曦,是不是应该生出点芥蒂来呢?

赵曦真没有。看到这情形,赵曦想起了自己是太子时,被文彦博掀开被单的事……

这次无非是来的人数多了些。

“太子偶感风寒,御医正在施药。不过,朕想知道,尔等是因何如此同步而来的?”

赵曦不介意,并不是说赵曦就认为这情形正常。

若是知晓昨晚勤政殿的事,再有今日的情形,很不好说君王会不会心生警惕。

“官家,朝堂有传言,太子昨晚患病,御医一夜施药,今晨未见好转。”

“是故,臣与富相商量,便有了此行。”

这次回话的是王安石。不管赵曦有没有指名王安石是首相,王安石都自觉承担了首相之责。

也是,最早的相公,到三级决策制推行后的内阁,他是资历最深的一个。

“哦…~那没事了。该干嘛干嘛吧。如今大朝会期间,诸位阁老事务繁忙。”

“太子只是风寒扰体,还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更何况,这般行事,让朝臣如何看待?”

“且回去吧!”

赵曦知道儿子这病根在哪。真要是让太子知道所有的内阁大臣都一股脑的担心他,恐怕这病好不了了。

王安石似乎还想说什么,不过富弼有个拉的动作……

“臣等告退!”

还是王安石回的话。

富弼就这点好,非常守规矩。

首节 上一节 992/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