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116节

方以仁赶忙甩了甩脑袋,将这等不合时宜的想法赶出脑海。闯军这才哪到哪呢?大事未成,远远不到勾心斗角的时候!

李来亨也没说什么,他全部心思都沉浸在洛阳城的欢快气氛中。自从闯军开始开仓放粮以后,不仅这座城市,整片豫西南地区,过去那种死气沉沉、凄凄惨惨的气氛都被一扫而空。

洛阳城全部大街小巷,总有人在燃放鞭炮。城中有三台大戏,一台是豫西梆子,一台是从南阳来的越调,还有一台是陕西梆子即所谓秦腔,同时开演。

闯军的各营中,也都在杀猪宰羊,准备欢庆新年,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

“乐山,你觉得掌家下一步会怎么做呢?”

李来亨在马背上轻挥马鞭,又以方以仁的表字称呼他,显得双方关系近了几层。他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既有考校方以仁的意思,也是想试探试探方以仁的真实想法,看看这位乐山先生有没有彻底参加闯军的打算。

方以仁稍微思虑一会儿,便明白了李来亨的用意——也要说聪明人讲话,总很方便,如李来亨和方以仁,就可以很轻易理解到对方话中深层的涵义。

黑秀才知道杨嗣昌早已上报过崇祯,说自己在夷陵已经“从容就义”了,以崇祯的性格,如果这种时候自己在活着回到朝廷,崇祯一定会因为面子挂不住,将他真正弄成死人处理。

可方以仁又觉得闯军难成大事,自己弄笔钱逃回桐城老家,隐姓埋名,或许更好。只是李来亨的表现,又让方以仁作为一名文人的内心,产生了几分或许可为开国帝师的想法。

他因此认真回答说:“我们过龙门时,我看启翁在壁上题了这么一首诗,‘百代中原竞逐鹿,关河离乱又沧桑。沉沦周鼎今何在?自古洛阳是帝乡’。”

“哦?我倒没注意过,那乐山你以为启翁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我想启翁的意思十分明白,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六个字,‘据河洛,争中原’。”

李来亨点点头,他知道方以仁猜的很准,这确实是牛金星历史上向李自成提出的方略。但李来亨看出了方以仁并不赞同这一战略,便转问道:“乐山的话还没说完吧?这里都是小虎队自己人,你直言无妨。”

“河南人口稠密,又饱受天灾,因此饥民遍地,的确是适合闯军用武的地方。但我认为,河洛是用武之地,却不是基业之地。”

李来亨轻挑眉毛,问道:“请乐山详解?”

“元末因黄河河工起义,而有红巾军之事,刘福通和小明王也是据汴梁来抗拒元廷大兵,这说明河南的确可以作为用武之地。可是刘福通终究兵败,天下为太祖……为洪武所取。”

“一是因为河南水患极多,黄河随时有决堤之忧,即使苦心经营,也难以成为鱼米之乡;一是因为河南地势平坦,四面无险,利攻不利守,一旦有事,则立即全局崩塌。”

李来亨心中暗暗佩服方以仁的看法,他简单两句话,的确是说中了牛金星“据河洛,争中原”战略的要害之处。

历史上的闯军就未能阻止开封官绅决堤,使得豫东成为黄患区,被洪水淹没,根本不能种田经营。后来闯军在山海关兵败后,在山西和陕西尚且组织了太原、陕北、潼关等大规模的防御战役,但在河南则除了一个进攻性质的怀庆战役(怀庆地理上其实属于河北),没能组织什么抵抗,便拱手让人。

“乐山的意思是,据河洛、争中原,只能沦为红巾军第二?是否我们应当效仿洪武帝,沿江东下,挥师入吴,取东南为基业?”

方以仁摇摇头,“不,国初功臣皆淮西人,洪武帝麾下兵卒亦皆南人。北人善马,南人善舟,闯军皆北人,我看未必能在东南立足。”

“掌盘在洛阳开仓放粮的消息一经放出,周边饥民便川流不息涌来投奔。如果我们在江南一样招募本地饥民,何苦缺少善舟善水的南人?”

李来亨反驳了方以仁的观点,后世太平军的主体虽然是广西老兄弟,但一路上也收编了大量三江两湖之人,后期主力也是以两湖和江南人为主。

“管队说得是不错,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理由令闯军不便东下南方。如,江南绅权强大,闯军难以争取‘民’心;流民数量不比秦豫,闯军补充兵力也比较困难;无论沿江或大别山东下,都要行军千里以上,随时可能被官军截断、夹击,未必能够抵达东南。”

“何况吴越之利,三楚皆有;三楚之利,吴越则无。宋元时谚曰‘苏湖熟,天下足’,今人却说‘湖广熟,天下足’。江右之地力所出,不足以给其人,必资荆湖之粟以为养,所以现在人都说‘吴以楚食为天’。”

“而三楚近于中原,由洛阳至襄阳,不过瞬息之间。民风上,楚地民风也近于秦、豫,不用担心管队等秦人到楚地不能适应。”

李来亨心想方以仁的老家就在江南附近的桐城,此时他却没有强烈要求闯军往东南发展,方便他偷偷跑回老家,或许其用心的确真诚?

的确,在李来亨自己看来,牛金星的据河洛之策已经被历史证明了失败。而且历史上,闯军真正经营有所成就、有所根基的地方,主要也是在白旺经营的襄阳、德安、荆州、承天四府,而非中原。

据三楚之策,的确比据河洛之策更切中李来亨的怀抱。

“乐山的意思,是以三楚之鱼米,养秦豫之战兵?”

但方以仁说到这个地步上后,却不再继续深入话题,只是笑道:“管队也只是闯王的部下,闯王一定自有定见,我们何须越俎代庖?”

李来亨听完这句话,双眼富有深意地看着方以仁,说道:“越俎代庖吗?我听说武昌鱼是天下一绝,不能不品尝,我们未尝没有机会观水洞庭湖。”

两人都没把话说完,郝摇旗便驰马奔来,喊道:“管队,大宴开始了!老掌盘说啦,今天大家伙都可以敞开肚皮吃喝嘞!”

第129章 洛阳春光好(六)

李来亨带着小虎队诸将前往福王府参加庆功大宴,因为李自成有意表现他同福王等一般明朝的王公贵族不同之处。这场大宴的菜色其实十分简朴,而且李自成还让李双喜和党守素带兵将一段宫墙推倒,使得洛阳市民可以往来王府中观赏,将闯军质朴一面展露于中州士民面前。

“这是启翁的手笔吧?”

李来亨轻轻笑了一声,他猜测李自成一贯示人以诚,但这种刻意向洛阳百姓展现闯军简朴的做法,实在太刻意为之,并不像李自成的做法。

牛金星抚须含笑,双目充满神采,一脸智珠在握的样子,回答道:“不错!是我建议元帅示闯军之朴于中州,特别是同福王的酒池肉林相比,凸显闯营质朴之风,争夺天下人心。”

他接着说道:“明季以来师无纪律,往来河南的勤王、援剿兵马,大多索需无度,经过之处必定鸡犬无遗。天下百姓,苦兵久矣,只要闯营展现出不同于官军的俭朴气质来,我们打出剿兵安民的旗号,一定能大获人心。”

剿兵安民!

李来亨虽然觉得牛金星的手腕有些过于刻意,但也知道他说的这句“剿兵安民”,实在切中了如今局势的要害。

官军所过镇集,纵兵抢掠,井里为墟。河南本来就是各地军队往来的必经要径,南北客军都常常经过河南——土兵已经使得井里村落化为废墟,而客兵与本地人没有乡情联络,行事就更为残暴。

像左良玉的大军,掠夺妇女、公淫于市,“淫污之状不可言”。以至于左军经过的地方,出现了百姓“不恨贼而恨兵”的情况。

而且不仅是左军声名狼藉,凤阳总督马士英驻淮安时,手下士兵在白天径直闯入民家,以奉军门将令,欲借银数百两助饷”为名,直奔内室,“主人方措问间,诸贼乱掠妇女,互相争夺。”当老奴仆鸣锣呼救,“已有二女子被污矣”。

而像同闯营交手最多的秦军,也没什么可讲的,素称清廉、被誉为明廷最后一根紫金梁的孙传庭,也在河南采取灭绝性的三光政策,将唐县、宝丰等城居民屠戮一光。

至若“出斩贼五千级,验之皆妇女首”这种找老乡借个军功的做法,就更为普遍了。

“启翁高见,的确切中要害。”李来亨听得频频点头,跟着说,“官军已成天下大害,外不能御虏、内不能安民,口口声声要剿贼定乱,实际上自身却已成为天下剧贼、大乱之源。官军既然不能平定内外,我们自然要替代官军,外敌东虏、内削绅权,接过这份责任。”

“哈哈哈!足下所言高明,但官兵成为天下之害,只是表象,而非源头。不定源头,岂能溯清河源?大乱之源,并不在兵字上。”

李来亨突然听到一声怪异的笑声,声音嘶哑难听,他忍不住转过头去,才看到一个留着师爷八字胡,形貌猥琐的黑矮个,站在那里。

这人是否就是被牛金星推荐给李自成的江湖算命先生,宋矮子宋献策?

首节 上一节 116/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