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135节

陈荩说的也有道理,但陈可新同闯贼有夷陵旧恨,心中偏见颇深,因此还是对闯贼的用兵十分鄙夷。很快前面的探马和先头部队赶了回来,禀报在石碑凹一带发现了贼军的踪迹。

石碑凹位于洛阳北郊,是谷城山往东延伸出来的最后一点余脉,横亘在孟津到洛阳的大道上,地势颇为险峻。流贼据险苦守,凭借谷城山东面的丘陵地势,依山傍水,修筑了数个互成掎角之势的营盘木寨,驻兵防守。

石碑凹的地名来源于宋初名将西平郡公石保兴和其弟石保吉的的坟墓,墓前有两座连碑带座高达五米多的神道碑。

石保兴和石保吉两人都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结义兄弟石守信的儿子,只是现在宏伟的神道碑早就被闯贼推倒拖走,用作了修筑工事之用。

胆大心细的陈永福发现这处地势颇为险峻的石碑凹木寨后,就请示河南巡抚李仙风说:“豫军自离开省垣,追剿小袁贼以来,未发一矢、未交一刃,徘徊孟津、怀庆,几有半载。将士们对流贼的根底和深浅没有把握,只知道流贼攻破洛阳,因此心怀畏惧。请抚台下令,以狮子搏兔之势,先下此小寨,以壮豫兵胆气。”

李仙风考虑一会儿后,也认为石碑凹一带地形险峻,虽然兵法有“城小不攻”的道理。但河南官军自从被自己打着追剿袁时中的旗号带到豫北以后,确实很长时间没有作战过了,正好用这个小寨来试刀,增长一下本军的士气。

“好!将军勇猛骁悍,求敌若渴,此次露布飞捷,本抚一定为将军表功!”

陈永福马上让自己的儿子陈德,率领五十名精悍的家丁和五百名官兵为先头部队,抢攀丘陵,进攻石碑凹寨。但部队才刚刚派出去不久,就有作为后卫、后劲的后队传令兵赶到中军,向李仙风禀报,说是后队突然遭到了闯贼的进攻。

李仙风和军中幕僚书记陈荩、陈可新几人都相顾失色,陈荩赶忙问道:“流贼都在洛阳,岂会攻到我军的后队,你们不要弄错了,同自己人打起来!”

传令兵再三确认无误,回禀说是在官兵侧后的东北面黄凹处,闯贼另外结有一个营盘。由于黄凹寨不处在大军南下的必经之处,而且寨小兵少,没有被官军注意到,直到豫兵大多经过后,闯贼才趁机袭击了一支后队兵马。

河南人将“凹”念作“洼”,某某凹指的就是在丘陵地中的一片洼地。李仙风估计这未必是闯贼,也有可能是一些趁乱聚啸山林的土寇,不足为惧。

可还没等李仙风放下心来,就又有传令兵赶到,说官军后方另一处小乔凹,也有贼军结寨自守。官军大队兵马一过,贼军就出寨逆袭,抄击官军的后路。

陈可新大感困惑,说:“闯贼这是什么兵法?用兵如此之怪!”

但老于兵事的陈永福脸色却很糟糕,他赶紧派人去联系正在抢攻石碑凹寨的儿子陈德,询问具体的战况细节。

“回禀将军!闯贼据木寨死守,木寨之外掘有两道壕沟,壕沟中遍立竹签、木刺。壕沟之后又立有低矮的土墙和胸墙各一道,皆造有铳眼、炮口,铳弹如雨爆射,我军攀爬抢攻,缺乏防护,死伤颇重!”

陈永福的脸色更加难看,他对李仙风说:“抚台!闯贼在北邙遍筑山寨,是欲据寨自守、分我兵力,趁势夹击抄掠。要破闯贼的阵势,还请抚台集中大炮,摧灭闯贼木寨,使贼势无可凭借依仗,则流贼自破!”

李仙风还未回答,就又有夜不收纵马驰到,马未停稳,人就急跃下马说:“高镇大兵在叶沟为贼伏击,损失颇重,丢失军资器械若干,已先北退至姚凹寨一带固守!”

第151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

高谦所部在空额不计其数的河南官军之中,也算上的是一支劲旅了。这支兵马没有同李仙风、陈永福的主力一起从新安附近南下,而是靠近偃师的一条路向南进攻洛阳。

他的兵力约有两千人,整体实力上逊色于陈永福,器械装备也没有陈永福所部精锐。而且由于大炮多被控制在李仙风直接掌控的抚标手上,所以高谦手下火炮虽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百子炮一类发射铁砂、霰弹的轻炮。

只是大家都觉得,洛阳城中有大量富户士绅做内应,应该不会围绕城墙发生激烈的攻防战。即使同留守洛阳的流贼交战,可能也是收复洛阳以后的追击,应当是以野战为主。

所以高谦对自己手下兵马的情况还算满意,他让守备马宝①先率部抵达了姚凹寨一带驻守,自己则一边写着日记记录行军途中的逸闻趣事,一边缓缓进军。

高谦想的是既然李仙风和陈永福意见已经统一,要尽心尽力收复洛阳。那自己也没必要同他们争功,不管李仙风将来会不会倒台,但陈永福一定还会是自己很长时间的同僚,处好关系总归是有必要的。

他在官军将领之中,算是薄有文采之辈。而且高谦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写日记非常勤快,他将自己跟随李仙风北上南下以来的行军具体内容,全部写到日记之中,十分详全——唯一问题,就是高谦日记中的内容,总有几分美化。

当他信手写下“我兵自孟津疾驰南下收复洛阳,贼以三千众于姚凹寨拒守。豫兵守备马宝领二百人骁勇先登,发炮杀贼甚多,贼势力屈,大溃往偃师,我兵枭首九百级。”的内容后,却突然接到马宝的敌情回报,说闯贼在郑家凹和叶沟都设有山寨,官军久攻不下,请高谦再发后劲援兵。

“怎么回事?马三宝骁悍果决,他还带有五百多人的兵马,怎么可能被几个木寨挡住?洛阳的闯贼不是总共才一千多人吗!”

唐代有骁骑将马三宝,因为马宝在高谦军中最为骁勇魁梧,所以豫兵也尊称马宝为马三宝,以示其勇。

马宝所部是高谦手底下的一支精兵,实力不低于陈永福的家丁精骑,怎么会被山寨所阻?

高谦知道马宝这个人虽然很有将才,但为人乖张,军中也有人给他起绰号叫“两张皮”,意指马宝两面三刀、反复无常。

所以高谦也怀疑,是否是马宝不愿意损失太多自己的兵马,所以不过遇到一点贼兵,就开始卖惨求援?可是再一想,他又觉得这于理不合,收复洛阳这样一桩唾手可得的大军功,以马宝的为人,怎么可能会不去争抢呢?

不管怎么说,高谦也觉得自己不能总在后方优哉游哉地走着了,写日记的事情,只能等到战事结束以后咯!

可惜他尚未搞清楚状况,正在郑家凹和叶沟一带攻打闯军营寨的马宝送来的消息亦不够具体。使得高谦没有做足准备,就仓促南下,结果反而遭到了更大的损失。

马宝先期南下后,先是在郑家凹发现了闯军修筑的木寨。他最初就和陈永福、陈德父子一样,并没有特别重视,而是轻易带兵攀登丘陵进行强攻,结果在闯军木寨的壕沟、胸墙、土墙和强大的铳炮火力下败退下来。

豫军虽然携带的火炮不少,但几乎都是以发射铁砂和霰弹为主的轻炮,缺乏可以摧毁木寨的重型火炮。即使临时就地取材,制作石弹或就地铸造铅弹,可靠性也大成问题,而且缓不济急,马宝还没反应过来,其后队就遭到了叶沟寨闯军的夹击,一时支撑不住,败退了下来。

“马三宝!抚台下令两路进军,限期克复洛阳,郑家凹一个小小的山寨,至多一百多人的贼兵,怎么就把你挡住了?都这样进兵,我们如何收复洛阳,以酬圣恩?”

高谦见到马宝所部兵马损失颇重的情况后,也很心疼,这些人算到底,也都是自家兵马啊。自己以前怎么没有发现马宝打仗这样无能?竟然在白给的军功里,摔到了阴沟中。

马宝无奈道:“将军,秦寇战法和土寇大为不同。贼巢依山傍水,处处均藏枪炮,掘有陷坑,绝非一般群盗土寇窜扰可比!”

“且闯贼前筑土墙,上开炮眼,我兵攀山越岭仰攻,极为困难。贼又于隘口山路陡绝处,挖掘深坑,遍埋竹签,我兵误陷其中,非死则残。山麓处闯贼还修筑厚土墙,我兵以炮轰之而不能塌,贼得以从容排列铳位,竭力抵拒,我军屡有伤亡却实在难以得手!”

高谦却还是不信,他等自己的主力兵马接近郑家凹和叶沟一线后,便又强令损失惨重的马宝所部为先锋,以自己的中军主力为后劲,重新进攻这几处的山寨。

可是闯军依靠有利地形和坚固的木寨,令高谦主力扑上以后,也久久不能取得突破。其实郑家凹和叶沟两处营盘,守军分别只有一百多人,但如此弹丸之敌,高谦也只能为之感叹“即弹丸小寨,久而益坚,其攻拔之难,亦不在名城之下”!

其实马宝实在不能算怯懦,他在郑家凹和叶沟,两次带领家丁亲自攀登仰攻,为闯军流失流弹击伤三四处,手底下的五百兵马,更是伤亡近百人之多。但他还犹有几分胆气,能掌握住部队,继续进行对两处木寨进行围攻。

只是高谦却被这两个小营寨惹得极为恼火,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高谦便决定先行集中兵力,将地形更为简单易攻的叶沟寨攻破再说。

可闯军除了分配在山寨中的一些几百兵力外,主力就正潜伏在丘陵地中,高谦的主力刚一行动,郝摇旗、张皮绠掌握的骑兵部队就同时行动了起来。

而郑家凹的守军,也竭力抵拒,趁着官军围攻兵力减弱且部队调动的机会,守在寨中的郭君镇立即组织兵马出寨突袭。

马宝骁悍而有胆气,在遭到闯军逆袭的情况下,立即下马组织步战截击。可是由于他的部队在前一阶段的围攻中伤亡很大,士气更被闯军的各种花样招数影响得极为低落,友军又大多在调动转移之中,即使以马宝之悍勇,也再无法掌握住自己的部队,迅速被郭君镇击溃一角。

在此情况下,正带主力兵马转往叶沟寨一带集中兵力进行强攻的高谦,闻讯又不得不重新掉头,准备调拨部分兵力,回援郑家凹。

可是在敌前,如此反复地调动部队、重新配置兵力,简直是将自己的脖子顶到了闯军的刀刃之下!

=======================

①马宝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杰出军事家,但他资历较浅,直到三藩之变时才真正崭露头角,成为吴三桂大周政权的顶梁柱,在永兴一战中创造了李定国衡州大捷、郑成功厦门大捷以来所未有的辉煌胜利,歼灭以满洲人为主的上万八旗大军,击杀都统、护军统领以下高级将领数十人,尤其是给予八旗军队号称最精锐的前锋营以歼灭性的打击。

当然,马宝往往被关注明清历史的人所忽略,也是由于他前半生的表现并不出彩。

首节 上一节 135/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