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145节

看来李自成并没有被保定总督杨文岳和总兵虎大威击败,再加上闯军是从开封城下主动撤围的,所以李来亨估计闯军主力在开封的损失不会很大。

这样想来,加上李自成攻破汝州府和开封周边州县的收获,闯军的实力应该还是不降反增,增强了不少。

他心中大约有了腹稿,就等大家休息完了以后,踏镫上马。下令诸将各带本队,全军从龙门附近向东折进,先和田见秀留在汝州的兵马汇合,然后再一起撤入熊耳山和伏牛山。

而后方的官军,河南巡抚李仙风在小虎队的配合下“收复”洛阳以后,又获得了李来亨特制的一批“天德王”仪仗。

李抚台现在正忙于编写他如何激战剿贼、擒斩闯营副帅李自全的奏折,被李来亨拘禁在福王府中的大批士绅,被李仙风营救出来以后,也都成为他的证人。使得他的露布飞捷颇有可信性,让高名衡一时间难以杯葛。

可是贺人龙那边煮熟的鸭子却落到了李仙风嘴中,而且贺人龙同闯军打过这么多年仗,他岂会不知道李自成有没有一个什么狗屁“天德王”二弟?

如果贺人龙是个正人,他手上捏着的证据足可以令李仙风死无葬身之地了。好在他脑子机灵,一点不比左良玉差,收到李仙风“收复”洛阳、擒斩李自全的消息后,贺人龙马上就领悟到了真相。

当李来亨率部转进汝州接应闯军主力的时候,贺人龙也带领秦军主力抵达了洛阳。只不过他并不是来戳穿真相的,而是要用手上掌握的大量证据,来迫使李仙风同他合作,分一杯“天德王”的羹。

贺人龙在河南是客军作战,想要通过这个把柄得到河南巡抚李仙风的全力支持;而李仙风手下只有陈永福、高谦这两支并非他提拔起来的兵马,也希望获得贺人龙这支秦军劲旅的支援。

两人一拍即合,就在洛阳城里成为一丘之貉,一起改写了几份奏折,送往北京。吹嘘他们在洛阳如何大破闯贼、营救士绅,擒斩闯贼副帅天德王李自全云云。

由于有了贺人龙和洛阳士绅的背书,李仙风所谓擒斩天德王的奏疏虽然满是破绽,兵部也有人指出:“今闻李自全不过供贼驱策,并非著名渠魁。从前查奏逆首姓名,亦并无此人。嗣因贼众窜出洛阳,于无可如何之时,不得不张皇装点,以稍掩已过。”

可是崇祯皇帝在襄阳和洛阳悲惨的失败后,突然接到河南巡抚李仙风和秦军总兵贺人龙擒斩闯贼第二号人物的大好消息,已经是喜极而泣、半是癫狂了。

朝中的臣工大员们,没有人想去碰这个霉头,告诉崇祯所谓的洛阳大捷完全只是一个谎言。所有人都只是顺着崇祯的性格,吹捧他用人置官如何高明、调兵遣将如何厉害,特别是贺人龙被调入河南这一着又是杨嗣昌死前的“遗策”,因而更被北京的朝们大肆吹嘘起来。

崇祯自己也觉得杨嗣昌是死于国事,为自己操劳过度。他看到李仙风和贺人龙送到的捷报后,又联想到当年自己在平台为杨嗣昌赐酒壮行的往事,心中更加思念他的这位杨督师了。

便下令让礼部和宫人做准备,说要在京中各坛,以人臣极品的礼节规格来祭祀杨嗣昌。

皇帝的阵仗做的这样大,朝臣们就更加不敢顶嘴了,天德王一事也就被做成了铁案。

河南巡抚李仙风不仅没有因为丢失洛阳、失陷福藩而被崇祯下令自杀,反而因为这一功绩得到多番表彰。

随着保定总督杨文岳南下河南,以及新近任命的督师丁启睿和秦督傅宗龙前往陕西。崇祯就下令在丁启睿和傅宗龙到陕西以前,先由河南巡抚李仙风和保定总督杨文岳两人一起指挥河南的会剿大局。

这样,李仙风的手头上就集结了陈永福、高谦两部约五千豫兵的实力,以及贺人龙在河南境内一部约五千人的实力,还有保定总督杨文岳的督标及虎大威所部共约万人。

官军在河南中部,得以集结起约两万人的战兵。

而闯军主力经过洛阳、开封的战事以后,也发展到了战兵八九千人、协从三四万人的规模。

闯军主力以外的李来亨所部,包括高一功和白旺以及各寨寨兵,则大约有战兵二千五百人、协从五六千人的规模。

第162章 山中岂桃源(一)

在洛阳以南的登封县、嵩县、伊川县、伊阳县和汝州等地,道路两旁依旧充斥着大量饥民。

虽然此前闯军攻破洛阳以后,曾经开仓放粮、赈济河洛百姓,李自成又从饥民中择优招募数万人加入闯营。可是终究杯水车薪,在从洛阳到汝州的大道上,还有以十万、百万计的流民塞满于道。

这些脸色憔悴、体型瘦弱,几乎是半个死人的饥民,大多面无生机,眼中没有一点希望,全是灰色的茫然之色。

大概有一半的饥民拖家带口,和妻子老弱们聚在一起。但也有另外一半人是孤孤零零躺倒在路边,这些人不仅没有家眷,而且就连一件遮掩裹体的破布衣服都没了。

他们全身赤裸,呆愣愣地看着从道路上穿行而过的小虎队战士,只有舌头舔动了几下嘴唇,显露出了一点对于小虎队押送粮食的欲望来。

原本洛阳郊外的道路两旁,不少地段都种植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可此时李来亨经过的地方,不光树叶、树皮已经被饥民吃光啃尽了,就连树干也被人们凿成木屑全部吃掉。

周围的飞禽走兽,更不用说,早就被一扫而空。李来亨在宜阳县见过邑人争抢粪便中的蛆虫为食,而在伊川县附近,他又见到了更加可怖的场景,不要说是蛆虫,即便粪土都有人争食。

等过了伊川县进入汝州府境内后,小虎队最前面的头队突然停下了步伐。李来亨远远看到似乎是有一些闯军的将士同饥民发生了冲突,他被白骨青磷的景象压迫到心中烦闷,见前面出事,就更加不痛快了,立即扬鞭驱马奔驰过去。

“怎么回事!我一再强调勿杀勿掠,不要和饥民发生冲突。你们是怎么一回事!”

李来亨心中烦闷,看到是前队一些闯军士兵将堵塞在道路中的一群饥民强行驱散,就更加暴躁了。他将马鞭抽打在半空中,怒斥道:“郝摇旗,违反军令是何处罚!”

连乘马跟在李来亨身后的郝摇旗,都感到了掌哨心中的烦闷和怒火,他不敢多言,解释说:“按军纪应斩左手。”

“你们违反军令,驱赶饥民,即便不斩一手,也应鞭打一顿,以儆效尤!”

李来亨一路走过来,看到了太多饥民惨淡的景象。充斥内心的一种烦闷感让他的情绪变得不太稳定,以至于口出激语,要抽打前队的将士。

便掌哨如此严厉训斥的士兵们,一时间都慌乱了起来,不知道如何辩解。一个比较机灵的士兵,赶忙单膝跪在地上,抱拳解释道:“掌……掌哨,是这些流民在这里争抢分食小儿,要将别人活活咬死。我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出手要驱赶他们!”

“争食小儿!?”

李来亨心中倍感震惊,他在竹溪县做民夫时早已见过了人吃人的可怕景象。但自从他加入闯军以来,已有不短的时间没再接触过这等画面。

何况即便是在竹溪县时,往往也只是大家争抢尸体来吃,而且大多发生在夜晚。光天化日之下,将一个孩童活活吃掉,这是在竹溪县时都未曾见过的地狱绘卷。

李来亨翻身下马,让亲兵卫士们将那群聚在一起的饥民分开。他走近了才看到一名老妪怀抱着一具孩童的尸体,孩童遗体残缺,只剩下半个脑袋,各色的脏汁和血水流满在地。老妪身上也有许多伤势,她的大腿上已让人活活撕咬去了一大块。

“这是谁干的!”

李来亨心中震怒,对着围成一圈的饥民怒吼了一声。他看到数名饥民的指甲上、牙齿上满是血迹,几乎忍不住拔刀出鞘的冲动了。

可嘴里全是血水的一名饥民却满不在乎,他半跪在地,先对李来亨磕了头,然后说道:“这位将军老爷,小儿不是我们杀的。是那老妇活活将小儿撕咬而死,难道只许她撕咬吞食小儿,就不许我们吃掉她吗!”

那躺倒在地上,流着眼泪的老妇也哭喊道:“是,是我咬死的没错。可这是我的儿啊!我不吃掉他,也养不活他,把他丢在路上,不还是要让你们吃掉吗!”

李来亨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被活活咬死的孩童是那名老妪的孩子。是老妇先将小儿撕咬至死,周围其他饥民则趁机也想分一杯羹,老妇不愿意,他们便群相攻击,将老妇也撕咬至半死。

那名说话比较有条理的饥民,又指着东面,对李来亨说:“将军,你往汝宁那边走去看看。多少人当街在兜售贩卖人肉?一斤市价也不过六文钱。我们即便争食了,也不过是抢个六文钱不到的东西,算得了什么罪责吗!”

李来亨为之愕然,他的目光在饥民和老妪之间看来看去,实在做不出任何有益于现实的决策来。李来亨又看了看道路附近抛荒的土地,忍不住问道:“兄弟,听你说话颇有条理,想来也不是一般愚夫。这道路两旁全是荒田,你们择一处耕种,自然有口粮食用,何苦害人!”

饥民惨笑道:“将军岂能不知,我等无牛无种如何耕种?何苦如今徭役甚重,士绅之家可以免徭役,因此尽数摊派在我等小民身上。民不堪苦,只能卖牛卖地以应付徭役。卖地后沦为佃农,则派粮又极重,大户豪富又放子母贷,小民愈用心耕种,反而欠债愈多。即便无天灾,已经家破人亡,何况旱洪不断呢!”

“这……”饥民将李来亨说的无言以对,他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好,便问一旁的高一功和张玉衡,我们这回从洛阳押运出来多少粮食?”

首节 上一节 145/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