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99节

可当小袁营突然叛离闯军以后,这一切就化为了泡影。小袁营的士兵们也全都陷入到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他们曾经如此信赖的主帅、将爷,为什么突然选择背叛那个与士卒同甘共苦共粗粝的李闯王,而要去投靠一班颛顼无能的朝廷督抚呢?

这种深入骨髓的自我怀疑,才是造成小袁营如今糟糕表现的根本原因。

从颍州之战以后,小袁营大部分的将士都是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过去,他们知道只要跟着李闯王走,一切就都不会有问题;现在,他们却要去疑惑小袁营究竟将走往何方?

袁时中多年恩威的积累,最多也只是让这些人没有趁着小袁营的混乱,向闯军投降、藏匿到乡野间投降罢了。

陈德虽然带来了近两千明军接应小袁营的撤退,给了袁时中、袁时泰等一些小袁营高级将领以信心。

可是对于数量更多的一般士兵来说,他们考虑不到闯军、明军、小袁营,还有已经杀到山东境内的清军,他们是考虑不到这些复杂的博弈关系的。

他们眼中所见到的就是小袁营的仓皇败退,还有官军区区二千人不到的援兵。

而郝摇旗和张皮绠断然的泅水追击,就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可是绝大多数的雪花,甚至不知道自己处在一座雪山上、一场崩塌中,怎么能够将雪崩的责任强加到他们的身上呢?

山岳之崩,正在此时。

郝摇旗把木筏连缳起来,固定在一条由西北向东南顺着水流之势的斜线上,搭起一座浮桥来。所有这些行动都是十分紧凑的,浮桥还没有完全搭成,大队闯军已经利用它跑跑跳跳,歪歪斜斜地抢渡东岸。

他们的马蹄刚着陆地,就像出柙的猛虎般地扑入战斗。涡河西岸还聚集着成千上万的人马,形成黑压压的一片,正在想方设法地尽快抢渡过来,也给撤退中的小袁营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追上去!咬上去!”

郝摇旗不假思索就催动坐骑,他凭着长期战斗的经验,立刻判断出战场的准确形势。那一支部队的速度比较落后,那一支人马的队列比较松散,这一切都逃不出郝摇旗的眼睛。

他依旧挥舞着那支硕大的枣木棒,直接往敌丛中冲杀过去。他连对自己的部将和亲兵们也没有打个招呼,但郝摇旗的部下全都知道他的作风,全都知道主将的马首所瞻就是全军突击的方向。

郝摇旗自己冲到哪里,全军就会跟上来和他一块儿冲锋、搏杀。他腾云驾雾般地冲进敌阵,数不清的骑兵扬起了数量更多的烟尘,这些烟尘遮蔽了整个战场,好像将涡河的东岸全部罩在了一个纱帐中一样。

闯军骑兵虽然还看不清楚敌人的真面目,可是已有很多人凭借直觉,对着可能存在敌人的方向发射了弓箭和鸟铳。

砰砰砰的一片射击声后,是接二连三的惨叫声。郝摇旗冲的最快,已经冲过了那一层烟尘,咬住了小袁营撤退队伍的尾巴。

他冲的是这样快,以至于让河南镇副将陈德心生恐惧,陈德急忙调集了好几个武艺精湛的家丁试图驱赶开郝摇旗。

四、五条铁槊一齐向他搠来,可是郝摇旗只是用枣木棒奋力一格,就势把铁槊都压在地上,马匹一用力,只听得“格嘣”几声,这些家丁的铁槊就齐齐脱手堕地——这一回合的战斗,郝摇旗又发挥了他的神力,迅速地获得胜利。直到那时,他才看见满面灰尘的小袁营士兵都空着双手,丢弃了武器,一齐转身逃走。

张皮绠也带着亲军标的骑兵——他们为了渡河卸去了许多沉重的马铠——追上了小袁营和明军援兵的尾巴,亲军标骑兵们不但用双手,用兵刃和敌军搏斗,他们还利用骤马疾冲的冲刺力,冲击敌军,把他们连人带马一下子就挤坠入河。

这是一种简单有效、因地制宜的搏杀方式。他们从较远的地方看定一个目标就猛冲上来,一些猝不及防的敌人就被他们冲坠河中了。也有的闯军骑兵因为去势过猛,勒不住坐骑,自己和被他冲撞着的小袁营士兵一起坠河,但闯军骑兵有马,往往能重新冲上岸来,小袁营的士兵却回不来了。

激烈的追击战斗还在进行着,但是形势已经十分明朗了。小袁营的撤退组织过于失败,郝摇旗和张皮绠的冒险追击又是这样的果断。

还在涡河西岸渡河的李来亨,这时候也收到了张皮绠派来回报的夜不收,了解到了战场形势的变化。

本来停留在涡河西岸缓缓渡河的闯军主力,现在也都纷纷加紧了速度。为了追击的便利,大家把许多铠甲和大炮留在涡河的西岸,轻装急渡到了大河东岸,一起加入到这场追击之战中。

袁大奎完全绝望了,他看着那些昨天还是友军的闯军旗号,连半句话都说不出来。小袁营难道就这样完了吗?而且是完蛋在老朋友李闯王的手上!

第342章 何去何从

袁大奎根本接受不了这种状况,他是袁时中同乡的一个族人,也是因为荒年欠下了利滚利的阎王债,走投无路才去投奔了那个闯出很大名堂的族侄袁时中混饭吃。

可在参加小袁营的日子里,袁大奎渐渐发现小袁营和于大忠之流的河南土寇决然不同。他们军纪严明,只打土寇和流寇,而不打良民良绅,甚至还和不少官绅山寨关系良好。

加入闯军以后,小袁营虽然被迫跟着闯军也打掉了许多豪强山寨和士绅庄子。可在袁大奎看来,小袁营依旧是一支真爱民、不扰民的好部队,甚至比闯军都好!他无法接受小袁营就这样,走上一条本不该属于他们的覆灭道路。

袁大奎把刀架在脖子上,当时就产生了一种自杀的冲动。可这时候陈德带着明军骑兵发动了一次反攻,风驰而过的战马把袁大奎撞倒到一边上去,他才打消掉了这个冲动的念头。

小袁营看来还没完!

不仅是陈德这支生力军在反攻,袁时中也亲自带着小袁营里最宝贵的一千多名老本劲兵发动了反攻。

这次反攻颇为奏效,使得因为过度追击而造成部队前后完全脱节的闯军遭到当头一棒。

之前和袁大奎一起攀谈过的那名军官,脸色也由忧转喜,他感到局势尚有挽救的余地,忍不住跟身旁的袁大奎笑着说:

“陈协台和我讲了,说是东虏毁边墙入寇,现在已经杀到了山东境内,朝廷兵力捉襟见肘,现在特别器重咱们小袁营这一股力量呢!只要能逃到归德、只要能逃到徐州去,就轮到咱们的好日子了。”

袁大奎却没有他这么乐观,只是微微叹了一口气。可袁大奎的这一口气还没叹完,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一发铳弹就打碎了军官的天灵盖,一片鲜血骤然溅射到了袁大奎的脸上。

贼不杀贼……小袁营怎么会走到要被闯军消灭的地步?

轰隆一声,伴随着闯军随营火炮的轰鸣声,袁大奎感到眼前的一切都在旋转着,昏天旋地,紧接着他就摔倒在了地上,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等到袁大奎再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闯军的一名俘虏。

在他的面前,则有一个相貌非常年轻的将领在问话。

“东虏已经入寇到了山东境内?你们是哪里来的消息?”

问话的人相貌清隽,头戴一顶红缨毡帽,右手搭在虎头刀柄上,年纪轻轻,却已有了十足的威势。他刚问完话,就有两名腰粗膀圆的闯军士兵将袁大奎架了过来,要他回答这个问题。

袁大奎还在迷糊之中,他之前被闯军的炮火打晕,对当前闯军和小袁营间的形势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更不知道战况进展到了哪一步。

“我们大帅专门选你问话,还在这儿给磨磨蹭蹭什么?快起来!”

架着他的那名闯军士兵显得有些不耐烦,他粗鲁地摇晃了袁大奎身体两下。可是被呼为“大帅”的闯军年轻将领却伸出了手,制止了士兵的行为,温言道:

“闯军的军纪法度你们在我的面前也要抛之脑后吗?这位小袁营的弟兄,你过来,我有话要问问你。”

那两名闯军士兵这才放开了架住袁大奎的手,袁大奎先是小心翼翼地环视了周围一圈,看到四面八方全都是闯军的队伍,然后才大着胆子小声问道:

“大……大帅有什么话要问吗?”

首节 上一节 299/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