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330节

可这一点没有打消艾德战斗的勇气,他像是一点痛楚都感觉不到似的,接着迎着迎着清军炮火的打击,硬是冲上了李国翰的炮兵阵地。

闯军旺盛的攻击欲望让谭泰大为震惊,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关内的汉人军队又拥有像眼前这样如山崩、如海啸一般的狂澜攻势,完全陷入被动之中。

甚至于因为过度的震惊,几乎做不出什么有效的指挥来。

鳌拜牵住战马,他一边奔驰冲锋,一边左右骑射,又射杀了好几名敌人。这昼夜连番苦战,鳌拜一人大概就已经杀死了敌兵十人左右,正算得上是战场上的万人敌了。

可是持久的战斗也让他的体力到达极限,当他冲回清军本阵的时候,鳌拜本想用回马箭再射杀一名闯军,可就在箭矢离开弓弦的刹那,他双臂肌肉发酸,那副强弓啪的一声便因为失去重心而飞了出去。

第374章 八旗的逆袭

站在鳌拜对面不远处的闯军骑兵,则赶紧装填手铳,于间不容发的瞬间射出一枪。

只是铳弹准头稍差一些,只把鳌拜的战马打死,他本人则顺势翻滚了一圈,又被另一名八旗骑兵带上马去,奔回本阵。

遏必隆赶紧一手牵住匹无主的战马,他已经把之前在兖州被鳌拜暴打一顿的往事全都抛在了脑后。此时兵凶战危之刻,遏必隆是深深知道鳌拜这样的勇士能够起到多么大的作用,他冲到鳌拜那一骑的近旁,立即就帮他换乘新马。

“流贼到底有多少人啊!”

遏必隆仰天叹息,他的精神已经彻底被突然涌入战场的大量生力军压垮了,口中反反复复地念叨着这一句话,就差直接把咱们开溜吧说出口。

鳌拜虽然没被闯军骑兵的手铳射杀,可他经过轮番苦战,身上早就是金创不可计数,浑身上下淌满了鲜血,脸上也全是硝烟和敌人脏液涂抹出来的颜色。

“可能比我们多一倍……我想最多就比我们多一倍!”

鳌拜狠狠丢下这句话后,就跑到了谭泰边上,他看着神情木讷的谭泰,厉声道:“洪承畴这个奸贼,流贼兵锋之劲,和他说的根本是天差地别的事情。大汗是上了洪贼的当,咱们也是上了他的当啊!”

被鳌拜这样大吼了一声以后,谭泰才渐渐回过神来,他看着闯军如海潮般猛烈的攻势,也发觉到了清军战线处处动摇的危急情况,马上口不择言道:

“是……对、对,洪承畴这个贼子!我们不能再打下去了,流贼兵力太多,我们必须立即撤退。走,现在就走,我们渡河黄河北岸去……所有人都立即跟我走!”

“你疯了吗!”

鳌拜一手抓住谭泰,用极快的语速说道:“现在我军全线动摇,一旦突然撤退,流贼骑兵数量也不少,他们趁势追击的话,我们就要全军覆没了!”

“对……”

谭泰并非庸将,恰恰相反,他在清军中生代的将领中实在算得上最为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只是因为李来亨的主力突然展开,闯军气势过于逼人,一下子在精神上压倒了他,才让谭泰失语,差点判断失误。

他锤了自己胸口一拳后,咬住牙齿对鳌拜说:“你说得不错,现在我们和流贼争的就是一口气。谁在这时候后退一步,泄掉了这一口气,就要全军覆没……可是我们兵力不及敌人,是没办法长久支撑下去的,到最后还是要设法撤走。”

鳌拜点头道:“撤之前先让我冲一波吧!晚上那场缠斗,我们已经把流贼的骑兵杀伤很多。而且依我来看,他们的骑兵虽然战法、队列十分怪异,可武艺骁勇皆不如我国勇士厉害。让我再冲一次,即便不能击破流贼中军,也能大大压制他们的气势。”

鳌拜还想集中清军剩下的全部精锐骑兵,再赌一把,试着直接进行中央突破,直冲闯军的中军本阵。若能将闯军中军击破,甚至擒斩闯军主帅大将,或许就能起到一举扭转胜负的效果。

不过谭泰考虑的方向和鳌拜则不一样,他想的是清军现在全线动摇,如果突然撤退,全线动摇就极可能立即演变成全线溃败。

谭泰是绝对承担不起这样惨烈的后果!

如果鳌拜这最后一波逆袭能够起到效果,即便无法击杀流贼大将,或许也可以起到威慑敌人追骑的作用。

谭泰暗自定下主意,一旦鳌拜的逆势突击产生效果,他就要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把清军的主力撤出战场。

至于鳌拜……

为了大清更多勇士的生存,总要付出一些牺牲。

“好!就这样,我把剩下的护军全部交给你。这最后一冲,事关五千人生死成败,全看你一人之力了!”

谭泰答应了鳌拜的要求,把清军还尚有余力的最后一些甲骑精兵都集中了起来。可惜经过昼夜苦战,这时候五千清军,居然只能拼凑出不到四百人的突袭队伍来。

还是遏必隆又带了几十人参加逆袭,才让鳌拜这支队伍的兵力达到四百到五百之间。他们人数相比流贼虽然很少,可都做足了置之死地、殊死拼命的准备,士气同样高昂,战意满满,斗志鼓舞,丝毫不逊色于八旗兵的敌人们。

“拼!这是最后一冲了。”

鳌拜并不觉得闯军骑兵多么厉害,一夜激战里他已经发觉了闯军骑士的武艺比之满洲人逊色不少。

他们厉害的只是那如山崩海啸似的第一波冲锋,那种高度密集的墙式冲锋,确实让鳌拜产生过强烈的无力感。

可他也很快发现,这种墙式冲锋可一不可二。

闯军的三堵墙在密集冲锋以后,非常容易就会因为自身过度密集的队形陷入混乱。他们重整队列的速度,甚至比明军一般骑兵还要慢些——只要撑过三堵墙的第一波冲锋,清军就能立即重占上风。

说到底墙式冲锋并不是一种无敌的战术,事实上在所谓的“近代骑兵”里,墙式冲锋甚至都不是一种会被经常选择和使用的战法。

“近代骑兵”的强大不是来自于墙式冲锋这种充满破绽的一次性战术,而是因为“近代骑兵”往往拥有数量更多的骑将和士官。

这些军官分散在整个冲锋队列的各个位置,在他们的控制和训诫下,骑兵们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就重整好自己的冲击队形,迅速发起第二波冲锋。

而从骑将和骑兵士官的数量来看,八旗骑兵实际上更优于闯军骑兵。

李来亨手下真正经验丰富的骑士,数量实在过少。闯军大部分骑兵不是些步兵老卒改行,就是些只有一年半载作战经验的新人,也是因为这种条件,李来亨才只能使用密集冲锋这种一命换一命的消耗战术,来掩盖闯军骑兵实质上的虚弱。

迅速洞察到这一点的鳌拜,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的逆袭还有扭转胜败的可能性!

“遏必隆,我们还没输呢,你垂头丧气什么呀。”

遏必隆看着鳌拜的一身伤,还是忍不住担心道:“你已经伤成这样了,还是让我来带队吧?”

“我可是大清的巴图鲁!这点小伤无关紧要。”

鳌拜新换乘的黑色骏马仰头嘶鸣,他将已经破碎不堪的布面甲解开丢在了地上,然后从护军手上接过另一幅从死人身上扒来的铠甲,披在身上。

几百匹战马都在喘着粗气,不仅是士兵,连清军战马的体力也快到达极限了。鳌拜也知道依照这种情况来看,若不能一击扭转乾坤,他们可真的是连跑都不一定跑得掉。

这是最后的一次冲击。

今天全局的胜负都将决定于这一次冲击。

首节 上一节 330/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