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334节

现在经过一夜恶战,又过去了大半天,早就超过了一个时辰的时间限制。

而且昨晚闯军突然从马牧集附近撤走一万多人,像陈永福这样胆大心细之人,还有像袁时中这样特别了解闯军的人,绝对会猜出来闯军突然转移、调动的原因何在。

他们倒不一定能够猜到是清军骤然渡河,杀到了砀山附近。但却极可能会认为,是明军的西进兵团抵达战场,马牧集解围有望了。

只是因为昨晚马牧集这里,同样是大雾弥漫,陈永福不敢冒然下定判断。袁时中也觉得李来亨为人狡诈,说不定他们突然撤围,其实就是要引诱明军离开马牧集的阵地,自己跑出来和闯军野战。

他们两个人都十分谨慎,生怕自己又中了李来亨的诡计。所以并没有在闯军撤围转移后的第一时间,就杀出马牧集去,而是等到了第二天天亮,雾气渐渐散去以后,明军官兵才小心翼翼地派出一小支部队,试探性的攻击了一下围城的闯军营地。

这一试探,陈永福才发现闯军围城兵力已然骤减。他的心里立即猜测到,应该是徐州剿总组织的解围部队已经抵达战场附近?

可恨自己为李来亨所诈!

这样看来,李来亨昨晚一整晚的时间,应该就是发现了徐州剿总西进兵团的踪迹,然后故意派来顾君恩这种纵横家一流人物,骗住了官兵,使得闯军可以从容转移调动。

这样一整晚过去,陈永福背生冷汗,他对徐州剿总麾下那些部队的战斗力,所知甚详。以陈永福的估计来看,这样一整晚的时间过去,闯军很有可能已经把西进兵团打败了!

想到此处,陈永福对于马牧集解围的希望就破灭了大半。

只是袁时中反倒觉得,即便李来亨真的已经打垮了解围兵团。可现在包围马牧集的闯军兵力骤减,他们这一万官军,加上数万归德军民,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赶紧进行突围作战。

陈永福是很反对现在进行突围的,他的想法比较谨慎,认为一晚上的时间足够让闯军打垮西进兵团再赶回来了。

现在明军进行突围,擅自离开马牧集的防御阵地,如果没有在李来亨的主力赶回来以前冲出包围网,那岂不就是自投罗网了?

陈永福千方百计地反对,但袁时中这时候反倒获得了侯方域等归德官绅的强力支持。这些归德士绅当然都觉得继续龟缩死守在马牧集一隅之地里,只有死路一条,还不如现在去拼一拼、搏一搏,谋求一条生路呢——反正出去厮杀搏命的也不是这些官绅嘛。

所以当李来亨带着砀山之战后满身伤痕的闯军主力,回到马牧集附近的时候,就看到了明军官兵已经冲出了马牧集防守阵地,逆袭反扑闯军围城营地的一幕。

他没有戴头盔和毡帽,发髻在一昼夜恶战后散乱不少,李来亨把挡在眼睛前面的几根头发用手掌拨开,不可置信地看着自投罗网的官兵,瞪大眼睛道:

“陈永福和袁时中是活腻歪了吗?!”

赶回马牧集附近的闯军主力,虽然在砀山之战这样极为惨烈的恶战以后,战士和马匹的体力都衰竭到了极点。

可是战胜的结果,也大大鼓舞了士卒们的精神和士气。而且像是谷可成那三千部队,就没有直接参与砀山苦战,部队的实力和体力保存都相当完整。

他们封锁渡口,抓完了八旗俘虏以后,也跟李来亨的主力汇合,然后一起杀回马牧集附近。

因为陈永福不愿意派出自己的嫡系部队突围,所以袁时中都还没有冲开李来亨留在马牧集外围营地里的那些留守部队,谷可成的三千先锋就已经赶到了。

第378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

这三千人错过了砀山之战的主战场,他们和李来亨汇合以后,从主力郝摇旗、马宝、李世威等部士卒的口中听到了砀山之战时的场面气魄,全都在深深悔恨自己没能赶上这场大战。

所以他们这回就抢下了先锋的任务,一赶回马牧集,正巧撞上袁时中想要突围,马上就投入战场。

袁时中的第一波突围部队,其实也只有三千人左右,小袁营的士气、人数、军械甚至于技战术的训练,比较闯军都有不如。

三千名急欲通过战胜来证明自己不逊色于同袍的闯军士兵,汹涌而入,施放铳炮,分队冲击,立刻就把袁时中的突围部队打的散乱不堪。

还是陈永福及时带着家丁冲出去,挡住了谷可成一阵,才把袁时中所部又救了回来。

但是这么一段时间,已经足够让李来亨的主力兵马,优哉游哉地返回马牧集战场了。闯军大兵合围,重新获得兵力优势,明军再无逃生之路。

更何况清军击溃了徐州剿总的西进兵团,闯军又将清军基本上悉数消灭。所以清军缴获到的那些西进兵团旗帜、印信,就全都落到了李来亨的手上。

还有李来亨砍下的那几千颗辫子头,数不清的八旗旗帜、仪仗、盔甲、兵器,全都可以作为闯军大捷的证明。

李来亨让一队轻骑,把闯军缴获到的明、清两军旗帜,全都绑在箭矢上,然后一箭接着一箭,把这些旗帜全部射入马牧集内。

接着又让张皮绠挑来了好几个善于掷矛投石的力士,令其把十几面徐州剿总以下游击、守备的令牌,还有刘肇基的一枚总兵印信,全部用力掷到明军阵前。

明军官兵初时发现箭矢上绑缚着的军旗残片时,还搞不清楚状况。可是陈永福的儿子陈德和归德有名的大文人侯方域,他们最先发现了这些军旗的来源——陈德认出其中好几面军旗都是刘肇基和于永绶所用的,侯方域则看出有一面像是建州鞑子的旗帜。

陈永福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大变,他虽然已经猜到了西进兵团很可能早就被李来亨打垮的情况,可是正当见到刘肇基的旗帜和印信时,还是连握在手中的佩刀,都掉到了地上。

只有袁时中还不愿意相信事实,他一脚把那几面清军旗帜踹飞,怒斥道:

“这必是闯贼使诈!他们缴获了官兵的军旗也就算了,咱们还会有东虏的军旗呢?东虏明明

就不在黄河以南!”

陈永福不像袁时中那样对朝廷“信仰”坚定,他和刘肇基等人都认识,在看到刘肇基的印信时,就已经完全相信西进兵团已经完蛋了。

而且陈永福和袁时中不一样,他又不是最近刚刚从闯军叛逃出来的人。正相反,他和闯军关于是否投降的谈判,早就通过陈荩的渠道往来很久了,在马牧集激战的这些官兵,说白了都是陈永福用来给自己谋取个人前途和富贵的筹码罢了。

只是还没等陈永福劝袁时中两句话,袁时泰就过来禀报说闯军的使者又过来了!

李来亨派来的人还是顾君恩,只不过上一次顾君恩是冒着极大风险,怀着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来的;这一次,顾君恩则是在闯军强大军势的支撑下,以一种特别倨傲的高姿态来的。

顾君恩甚至没有像之前那样穿着盔甲武服,反而只穿了一件比较单薄的儒服青衫,显示出对劝降陈永福的十万分信心来。

跟着顾君恩过来的还有六名闯军步卒,他们一人牵着一头骡马,每匹骡马又都拉了一辆小车。车上满满当当,全都装满了满洲人的辫子首级,小车一倾斜过来,这些长着猪尾巴的头颅就全都骨碌碌地滚到了明军阵前,数目大概有一百多个。

顾君恩从战马上翻身下来,他不再像前一天来马牧集时那样紧张,这次顾君恩只对陈永福一人行礼,而后便微微抬起头,指着那些首级对出来迎接闯军使者的明军将领们说道:

“我听说朝廷对东虏用兵二十年,只要能够斩获数十真鞑首级,就可以得授总兵之职?这里就有一百多颗真鞑子的首级,各个都是讲一嘴戎狄夷语的建奴,不知道能从朝廷这里换来何样的官爵?”

陈永福眼睑下垂,默然无语。袁时中的脸颊则因过分的愤怒一抖一抖的,他咬牙启齿道:“你们从何处杀良民、割首级,还弄出这样可笑的猪尾巴来?端的是好笑,你告诉李来亨,大明天兵即将过来解围,叫他不要再妄想劝降了!”

顾君恩失笑道:“袁将军……昨晚倒不见得你有今日气魄。这一百多颗真鞑首级,尚不足我军昨日斩获的虏首十分之一,几位将军不相信的话,大可以现在看看马牧集外面。”

陈德被顾君恩这话说的好奇,他看了一眼父帅的脸色后,见陈永福没有反对的意思,便拍马出营。

在马牧集和闯军攻城营寨的空地之间,一群闯军步卒正把之前割取的那上千颗满洲人首级,一颗一颗地码起来,居然在阵前堆成了一座“京观”。

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

首节 上一节 334/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