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388节

经历砀山之战以后,郝摇旗的心态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他对那些强悍可怖的八旗兵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并由此越来越觉得李来亨对清军的深深忌惮极为正确——或许闯军和明军的战事,只是为了一场真正的民族战争做铺垫。

“郝摇旗指挥得力啊!”

李来亨惊喜道:“我们全部跟进,都压上去!现在扩大优势,应当可以立即击溃明军了!”

“孙传庭的标营始终没有出现,使君,我恐怕官兵还有余力啊。我军中军因此绝不可轻动。”

陈永福细致地分析明军的态势,说:“从炮声来听,这样多的火炮,我估计明军在河岸应当还留有上万人的劲兵。”

第433章 东师出动

闯军已经投入了近四万人的兵力到白沟河的战场上,而明军也是全线出击,出动了三万五千人的战兵。

此外阿巴泰则控制了白沟河东北岸一块地形非常有利的炮兵阵地,利用地势和雪地的掩护,向冰面上的闯军倾斜重炮火力。

听过陈永福的分析以后,李来亨也觉得顾虑到明军的预备队,现在还不到全线扑上的良机。但是因为闯军的炮兵部队迟迟未就位,现在冰面混战一直受到敌人炮火的单方面打击,无论是具体的战场态势,还是对士气的影响,都非常不利。

等到郝摇旗击杀吴国柱以后,冰面上的混战开始向着对闯军有利的一面发展。为了掩护明军的攻击,阿巴泰也加紧了炮击,清军的出动和攻击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

刘芳亮则在经过一番血腥的厮杀以后,带着左营的骑兵先行撤出了大军缠斗厮杀的漩涡中心。这一番激烈的战事,左营精悍的三堵墙骑兵阵亡近六百人,伤亡上千,关宁兵的韧性和强悍的确高于秦军。刘芳亮虽然早先就做好了关宁兵难缠的心理准备,但伤亡这样大,还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等到这支骑兵部队撤回中军附近的时候,李来亨赶忙夹马飞驰过去,他带着一队亲兵接应刘芳亮,中军配置的少量火炮一齐开火,立刻就将咬在刘芳亮尾巴上的一小队关宁兵击溃。

“师傅!”

刘芳亮于白沟河的冰面战场上,身先士卒反复突阵,自然挂彩不少。他背上的血液甚至透过了盔甲,在罩衣上留下了一层深红色的痕迹,连头盔都凹陷数处,一望可知经历了何等激烈的战事。

刘芳亮大口喘着粗气向李来亨问道:“闯军大炮到了吗?明军的大炮也太厉害了!我看连白广恩的那支火车营都没有这么厉害!”

闯军众将尚未察觉到清军的存在,连李来亨都只以为是孙传庭带着标营留在白沟河东北岸发炮。他回答说:

“孙白谷迟迟不动,不知道打的是什么算盘?关宁军都是一群骄兵悍将,孙传庭要是想平白消耗关宁军的兵力来给秦军顶缸,我恐怕吴三桂他们立即就会跑掉了。”

陈永福也点头道:“关宁军是不会为孙传庭火中取栗的,再继续这样打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关宁诸将一定会像朱仙镇之战时的左良玉一样,丢掉友军自己逃走。”

刘芳亮却急道:“我们总不能坐视孙传庭炮击我兵!”

李来亨看了看刘芳亮从冰面战场里拉出来的这队骑兵,又看了看自己的身边,可惜亲军标的骑兵多被张皮绠带走投入战场之中。现在中军骑兵数量有限,他也难以支援刘芳亮向白沟河东北岸发展,同明军争夺炮兵阵地了。

“李世威迟迟未到,真是让人着急。”李来亨扶额长叹,随即咬牙道,“师傅,你是闯军中使用骑兵的第一号好手。我这里还能筹措出几百骑,全部交给你指挥使用。现在向东迂回,即便不能拿下炮兵阵地,对他们袭扰一番,迫其后撤应该可以吧?”

“好!这绝没有问题!我马上出击。”

刘芳亮刚刚把部队拉出来,自己身上的伤势才不过做了一点点简单的处理,就马上答应了李来亨的要求,立即又率部出击。他是一个性格风风火火的人物,执行力极强,轻锐非常,也不顾骑兵部队体力和马力的消耗,马上就往东冲驰过去。

明军方面则几乎没有出动什么兵力阻击刘芳亮的行动——这是因为吴三桂正急于把清军拉下水,关宁诸将对阿巴泰只在安全的位置进行炮击,迟迟不投入本钱参与会战极为不满,因为他们对刘芳亮突击清军阵地,当然是乐见其成的。

吴三桂、高第等人已经通过督师大学士李建泰和监军太监高起潜,多番催促阿巴泰立即投入战斗,可是清军打着自己的算盘,除了炮兵参与战斗以外,精锐的一万数千战兵,始终隐蔽在白沟河北侧,暗藏不动。

阿巴泰对吴三桂等人声称,说清军已经派遣一支精兵迂回流贼后方,即将收得奇效——这倒不是骗人,阿巴泰的确派出了相当数量的兵力往闯军后方迂回。

但没有明军阻击,刘芳亮便以极快的速度突击到了清军炮兵阵地的附近。这种惊人的速度也让阿巴泰大吃一惊,他本来还优哉游哉地在等待闯明两军互相消耗殆尽以后,再投入部队,一锤定音。

可是刘芳亮的迅猛逆袭,在清军调集过来完成防御部署以前,就杀到了炮兵阵地的附近。连刘芳亮自己,都没想到一切会这样的顺利!

闯军骑兵像收割稻子的镰刀一样闯进了清军的阵地里,由于阿巴泰自作聪明,分出了相当兵力往闯军后方迂回,这时候他竟然一时间筹措不出兵力来阻挡刘芳亮!

左营三堵墙骑兵经历了和李辅明麾下前屯镇的一场激战,体力消耗极大。但他们现在面对的只是一些清军炮兵兵丁,很多人炮卒甚至连盔甲都没有,只有一把单刀防身罢了。

骑士们飞速冲入敌阵之中,轻轻一撞,像是追赶牛羊一样从敌人的身后跟了上去,然后便把马刀高高举起,再用力挥斩下来。

只有刘芳亮对这些炮兵兵丁的发型深感震惊,这些人前额的头发全部已经被剃光了,只在脑后留有一根小辫子。虽然关宁军里也有很多蒙古兵,可这些人的发式分明不是蒙古人,而是满洲人。

更何况夷丁突骑都是骑兵,吴三桂等人岂会用夷丁来操作大炮?

“有诈!”

刘芳亮看着被左营骑兵砍翻一地的清军兵丁,心中骤然升起强烈的不安感。他脑中综合分析了一番之前闯军获得战况情报,已渐渐摸清楚了一个可怕的猜想,当即就疾呼突击部队后撤。

此时阿巴泰也终于将清军主力步骑部队调集了过来,因为明军完全没有对刘芳亮的突袭进行阻击,所以阿巴泰也是猝不及防,花费不少时间才把守兵调动起来。

除掉被阿巴泰派去迂回闯军后方的一支大军以外,在白沟河的东北岸,清军还保留有近五千的战兵。虽然数量不多,可比较刘芳亮的骑兵数量还是据有很大优势。

清军展开反击的同时,刘芳亮也因为发现了清军的存在,立即就把部队撤了下来。另一方面阿巴泰也对清军炮兵的伤亡情况十分担忧,所以没有立即咬住刘芳亮进行进一步的追击。

闯军和清军在白沟河的第一次接触,就以一触即分告终了。

刘芳亮用惊人的嗅觉意识到了清军存在对整个战场,甚至是对整个北方战局的巨大影响。所以他才顾不上和清军缠斗,立即准备撤回中军——可惜刘芳亮虽然杀伤了不少清军兵丁,但没有堵住大炮火门,钉死炮口,使得清军的炮兵火力很快就恢复起来了一部分。

刘芳亮带着两千名骑兵撤了下来,阿巴泰则在稍稍休整了一会儿炮兵阵地以后,终于下定决定,传令清军全线进攻,将手中的五千步骑尽数投入战场。

吴三桂听到从后方传来的呐喊冲杀声,特别是听到那些个晦涩难懂的满语词汇以后,心中大喜。他转过头去,看到那矫健勇捷的骑马动作,那在脑后晃动着的发辫,那熟悉的服装和兵刃,东师终于出动了!

第434章 我之左骁卫

二十余丈宽阔的白沟河冰面上,从西北到东南方向,广袤浩渺的白色之中,一切视野和空间都被战士们的鲜血所充塞。数不清的士兵们挣扎着、跑动着,他们纷纷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口中发出的是口音相近的语言,刀枪刺出、棍棒落下,一具具将士的尸体永远地倒在了残破的冰河之中。

不论是闯军,或者是明军,同样的发髻、同样的发网,同样的汉语和声音,他们本来中的许多人本来是捍卫者与被保护者的关系,但在此刻,却不得不陷入到这样残酷的自相残杀里。

整个战场都在震动着,将近十万人的大混战里,即使李来亨用尽他全部的视力去观察、去眺望,都看不尽这一场大战的全貌。

他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幕残忍景象:飞扬的闯军旗帜慢慢倒下,一名矫健的关宁骑兵飞冲过去,接着又被闯军的鸟铳手迅速射杀落马,随即明军的轻炮发射,密集的霰弹就将闯军鸟铳手打成了一片筛子。

如此的景象遍布了整条白沟河,血腥的厮杀甚至让空气里都充满了深红色的恶臭味。郝摇旗一直在声嘶力竭地呐喊着,他早不纯是一个单纯的猛将,而是背负起了承担更多人性命的责任,在许多时刻都需要作出正确的指挥和选择来。

关宁兵的霰弹和轻炮压倒了闯军的鸟铳火力,郝摇旗知道闯军各支步兵标队伍里,同样配置有数量不在少数的轻型火炮。他正在竭力调度着部队,试图凭借这一资源发起有效的反击,但战场上的混乱局面让郝摇旗的努力显得分外脆弱和无力。

正在中军调度全局的李来亨同样处在焦头烂额的状态里,关宁军的坚韧和顽强远在秦兵之上,他们的激烈反击已经让闯军伤亡不小,李来亨决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延续下去。

首节 上一节 388/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