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411节

高第也闻之心惊:“不意料想小李贼用兵是这样的神鬼莫测!”

夹在诸将中间的督师大学士李建泰则完全失去了方寸,他本来就不熟悉戎事,对于白洋淀的决战,希望也不过完全寄托在东师之上罢了。

现在突然听说宁远镇、山东镇两镇遭到流贼突袭北溃,当然是心胆俱裂,吓得几乎是说不出话来。

李辅明看到李建泰差不多快要瘫软在地上了,便叹气道:“督师,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我们回身逆战,把闯贼这支抄击后路的部队打垮,或许还可以反败为胜。”

高第听到李辅明这话,也回过味来了,他极力赞成道:“

对!小李贼用兵太高明,几乎让我失去方寸。其实仔细想来,现在前锋还没有交战,小李贼却先用重兵偷袭我军后路,能够这么快打败宁远镇和山东镇两镇,必是相当主力所在。

如果我是闯贼,我一定先派部分兵力在白洋淀和联军前锋交战,牵制住联军主力以后,再渡河偷袭后路。流贼要是像我说的这样用兵,咱们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辅明握紧拳头道:“可惜李来亨计不出此!现在流贼看起来偷袭得手,形势大好,其实首尾不能相应,反而给了咱们反击的大好机会呀!”

“两位将军以为?”

李建泰听着李辅明和高第两人的分析,也渐渐被他们的乐观情绪所感染,升起了反败为胜的希望。

高第抚了抚胡须,他闭上眼睛,重新思考一遍后,终于把手搭在李辅明肩上,坚定地说:

“吴长伯和刘泽清两镇都已经垮掉了,朝廷只剩咱们和孙白谷一副家当。与其在这里束手待毙,不如回身逆战,和流贼决一死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李辅明刷的一声把佩刀抽了出来,他不愧是关宁军中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此时面对不利局面,反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豪情:

“前屯镇将士,都跟我回身逆战!前队变后队,往回冲!把流贼都逼进冰河里面吧!”

第458章 袁时泰的光荣

自从袁时中死后,袁时泰就带着小袁营的一帮旧部,从此忠心投入李来亨的麾下。小袁营虽然并非闯军嫡系,可是战斗力比较一般义军还要更加胜出一步,实力甚至不下于刘芳亮率领的闯军左营。

陈永福调度大军的手腕十分严密,他把袁时泰等小袁营旧部安排到白洋淀决战的阻击第一线上,既是考虑到了小袁营坚韧善守的特点,也是考虑到相比较多陕西、河南、湖广出身的闯军嫡系兵马,以河北出身为主的小袁营将士,更加适应白洋淀一带的气候状况。

大雪虽然已经停了很久,可是冰面上依旧散发着刺骨的寒气。灰色的白洋淀正在因为两支大军的行动微微颤抖着,袁时泰从口中呼出一团热气,吐在了刀刃上。

刀刃遇到热气,马上在锋面上凝结出一片水滴,使得寒光都变得模糊了起来。

“袁都尉,联军的前锋好像是东虏!”

夜不收带回的敌军情报让袁时泰十分紧张,小袁营并没有真正和清军交过手,袁时泰也没有参与过砀山之战。

此前的白沟河大战里,小袁营旧部虽然跟随李来亨参战,但主要也是在西侧战线上对抗关宁军,少有人同清军直接交过手。

虽然砀山之战、白沟河之战,两场战役都已经终结了清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可是自从万历末年以来,东虏屡战屡胜的可怕印象和他们肆虐华北的的威势,还是让袁时泰忍不住为小袁营的弟兄们捏了一把冷汗。

“袁哥啊……你当年常常说过,如果不是被大户欺压、无路可走,你是绝对不会揭竿起义的,而是会靠双手打拼出一份军功……袁哥你当年常常念叨,河南河北收成这样惨淡,老百姓们一个个生不如死,都是因为建奴为祸辽东所致……”

敌人越离越近,清军兵锋的肃杀之气好像都已经冲到了袁时泰的鼻尖上。这个时候,他却突然想起了袁时中多年前提到的许多话。

他们兄弟几人,本来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庄稼汉,既不是张献忠这样做过红枣行商走南闯北的人物,也不是李自成那样做过驿卒熟悉戎马的狠角色。

如果不是因为朝廷加派辽饷,袁家几个兄弟,是绝对不会走到聚众山林的地步。

其实就算袁时中带领黄河北岸的饥民起兵以后,他们也很少像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那样,杀富济贫,报复以前曾经欺凌过自己的大户。

袁时中起义完全只是为了混一口饱饭,只要有一点点机会,他就会努力设法取得朝廷的招抚,混到一个正途的出身。

袁时中最经常和袁时泰提到的话题,就是他们兄弟接受朝廷的招安以后,将会怎么样出关去打东虏,怎么样保家卫国……

“朝廷本该让老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可是今天朝廷却和袁哥你一心要讨伐的东虏勾连在一起……袁哥,你这样一个英明的人物,为什么会把希望寄托在那些猪狗一般的官绅身上呢!”

一想到袁时中的死,袁时泰的眼角又不禁湿润了起来。可是严寒的天气让他流不出热泪,只能感到眼角处散发出异常冰凉的触感。

袁时泰身边的亲兵,看着主帅哀痛的模样,小心翼翼问道:“都尉,东虏靠近过来了……咱们要怎么打?”

“怎么打?按照陈将军的布置,我们做先锋,逆势冲击,不能让东虏占据到白洋淀上的有利地势!”

袁时泰没有抹眼角,而是把长刀横在胸前,刀刃因为热气造成的一层薄露,此时已经完全冻结成一片冰霜。

他横刀立马,对小袁营的旧部士兵们呐喊道:“兄弟们!当年小袁营的老掌盘常常和我们说,今后要受朝廷的招抚,要出关去为朝廷讨伐东虏……”

“他常常告诉我们,说东虏为祸辽东,才是天下百姓们受尽盘剥,终于活不下去的根源所在。只要出关讨平了建奴,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好起来。可是今天,朝廷却和东虏站在了一起,那些堂皇显赫的朝廷大官、大将军们,居然和那些留辫子的胡虏混在一团……

老掌盘有一句话说得不错,东虏是让我们活不下去的根源之一……可是朝廷也是!今天这些根源就在我们的面前,兄弟们,上刀枪!咱们的活路,还要靠自己拼杀出来!”

袁时泰高举战刀,一马当先冲了出去。小袁营旧部士兵,经过李来亨在山东整编一番以后,补充上了白旺和白鸠鹤从湖广调运来的大批新锐军械,甲仗精利,声势比袁时中活着的时候,还要更加威武壮观。

士兵们心中虽然多多少少对可怕的清军,怀有几分时有时无的恐惧感。但他们毕竟不是几十年来屡败于东虏之手的明军,不存在那种真正深入骨髓、不可自拔的恐惧感,在战斗的舞台上,义军战士的心态士气和八旗兵是平等的。

所以人们并不惧怕为联军充当先锋的阿巴泰所部,正相反,袁时泰就是要用阿巴泰这支八旗部队,来试试看,袁时中的梦想,是否正确!

“老子打的就是八旗兵!”

冬天的白洋淀上,冰面下的湖水暗自涌动,倒伏的芦苇杆彻底枯萎,又被战士们踏的粉碎。小袁营旧部发起的猛烈冲锋,正在凝重的华北大地上掀起一阵风暴。

他们踏过积雪和冰原,战士们一脚踩在雪地里,有些费劲地再拔出脚来。可是因为人们的战斗精神十分旺盛,这样的地势并没有降低大军的冲击速度,反而让所有人肚子里都憋着一股火,亟待着和那传说中不可对抗的八旗兵决出胜负。

“是东虏的旗帜!”

已有士兵望见了清兵军旗,袁时泰精神为之振奋,他吹了一声口哨,身边飞速向前冲击的亲军骑兵就都吹起了新装备上的冲锋号。

这种冲锋号原本只有李来亨的嫡系兵马装备,但因为它尖锐的呼啸声很适合骑兵冲锋时的氛围,也渐渐被左营的将士们喜欢上了。

现在不光是左营的三堵墙骑兵,就连这些小袁营的旧部,也完全习惯了使用李来亨手下的这种冲锋号作为发动进攻的标志。

号子声越发尖锐起来,这将使得敌人惊觉到,闯军毕竟是曾被蔑称为“响马”的一支部队。

咚——咚——咚——

首节 上一节 411/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