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602节

马进忠不愧于他那被李来亨称为“长跑将军”的美名,他固然在“转进”时跑得快,如今在进军时同样行军飞速,最先带着部队赶抵潼关。

马进忠看到黄昏下的关城已被一片烽火笼罩,血色的昏光耀出一圈圈的光斑,数不清的箭矢和炮弹打在关城突出的城楼上,溅射起大量飞石。

“赵将军!是虏兵来攻了吗?”

赵应元将关门打开,接应援兵入城。他也是曹营所剩不多的老将之一,如今不仅身为大顺五军野战军中殿后军的制将军,而且还被李来亨晋封为鄜侯。

地位尊崇,还胜过赵应元过去在曹营的时候。

现在曹营的余部,大多被编入由光中天子李过后营改编而来的殿后军中,高一功任殿后军的权将军。除了罗戴恩、赵应元、马进忠守潼关,李玮群守陕州外,高一功还带着马重禧、张洪两部守在洛阳,随时进援。

赵应元对正在试探性攻击关城的清军,并没有感到多大的威胁。不过考虑到清军始终没有出现的主力部队,赵应元还是愁苦地说:

“攻城清军是以吴三桂所部的汉军为主,看起来并未有大军强攻之势。可据我所知,清军兵力还有近三十万之数?怎么既不扑来攻潼关,据说也没有猛攻太原,那么敌人到底在哪里,想要做些什么?

真让我费解了!”

马进忠这才松了一口气:“潼关关城无忧,这便是一桩好消息。至于清军主力到底在哪里,这是参军院和兵政府考虑的事情吧!我想敌不动则我不动,晋王殿下自有方略。”

西面的关城城墙上,又发生了一些激烈的战斗,清军部分兵力抵近城墙布设枪炮,密集的火力猛烈地扫到城墙上面。

若非潼关守军陆续得到了湖广方面运来的红夷炮更新装备,这时候就将要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了。

罗戴恩年岁已经很大了,他花白着胡子,李来亨本来已经许诺让罗老叔退至二线,甚至可以到湖广安享晚年去。

但罗戴恩自己感到陕西的丢失,一大半的责任在于曹营。他出于愧疚的原因,坚持留在潼关作战,以一介老翁的身体赶到城头,亲冒矢石地指挥守军发动反击,在战斗激烈时,罗戴恩甚至还自己拿起强弓硬弩和鸟铳还击虏兵。

后面慢慢赶到的李玮群所部,他的兵马属于楚闯嫡系出身的一支精兵,比之罗戴恩、赵应元的曹兵和马进忠的湖广新军,军备、训练,都要更为完善。

李玮群到达关城后,也带着亲军卫士赶上城头。他看到须发花白的罗戴恩还在卖力作战时,急忙就想劝这位大顺朝的“外戚”下城休息,却被罗戴恩反斥道:

“我老了吗?未老矣!小子你好好看着。”

说罢,罗戴恩便抓起硬弓,搭弓引箭,迅速射出一发飞矢,正落入抵近射击的清军铳手之中,溅射起一点血花。

李玮群见状,立即叫好道:“老将军身手远过于我,守得关城不成问题。”

此时因为黄昏已到,时间来到了傍晚左右,远方的太阳渐渐落进了群山之中。守军诸将都感到清军大约是不会再发动袭扰性质的进攻了,那些抵近到城下轰击的清兵,也都大大退却了好几步。

但是罗戴恩,或者其他顺军将领,虽然军事经验相当丰富。但他们的军事经验大部分都来自于流寇生涯的运动战,对于坚守城池要塞的作战方式,经验其实谈不上是多么丰富的。

被罗戴恩留在潼关的两名明军降将高汝利和王良智,高汝利也是农民军出身,对守城同样说不上多少经验。不过王良智却是根正苗红的西北三边边军出身,他看到吴三桂手下清军退兵的阵列与动作,便疑惑地说:

“清军似乎是要扎下营盘,准备长期攻城了?”

赵应元对高汝利和王良智这两位随风倒的软骨头很看不上眼,他还专门派了一部分亲兵随时盯住他们二人,免得高汝利、王良智又做出背叛大顺的举动。

赵应元对王良智的话,不屑地讥讽道:“区区数千兵还想攻潼关吗?吴贼倒没有你的胆子大。”

但是很快,李玮群就敏锐觉察到了不对。他听到了空气中传扬的马蹄声,感受到了大地的晃动,在远处显然正有一支规模更大的军队正在前进着。

李玮群看着渐渐黑沉沉下来的关中大地,咬牙道:“老将军,赵制帅,东虏似乎真的增兵上来了。但是规模到底多少还看不出来,让我带一队轻骑趁夜色去窥探一番吧?”

李玮群话中的意思何至于是带兵侦查一下敌人的具体兵力,而且很显然的,他还相当有意愿准备趁敌人立足不稳的机会,尝试一下夜袭和劫营。

潼关守军名义上的统帅应该是殿后军的制将军赵应元,但他的资望远不如曹营元老罗戴恩,所以真正的话语权还是在罗戴恩手上。

老将军沉吟片刻后,便问道:“你要带多少兵马?”

李玮群回过头去,看了看自己从陕州带来的兵马——这些战士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随州人,多数军官也都是随营学堂和随州、襄阳讲武堂里走出来的年轻人,流民、难民出身者,自耕农平民出身者,绅商出身者,各占三分之一。

看着这些年轻、自信、英武又从容的面孔,李玮群的胸膛中也立刻被一种信心所充满。他拍拍胸脯,斩钉截铁地说:

“千骑探营……若有战机,我当趁虏兵立足未稳之机,先为大家劫营,一试敌人的兵力究竟多少,一探吴三桂的兵锋是否强悍。”

城下那些从随州和襄阳远道而来的战士,他们中的多数人都经历过砀山、白沟河和深州的三场硬仗,不要说是吴三桂的关宁兵,即便是所谓的“真正满洲大兵”,也并不放在这些青年军官们的眼中。

士兵们虽然刚从陕州、灵宝一道奔至潼关,可是体力依旧充沛。每个人都在李玮群的话后,高举起手牌和兵器,大喊着“千骑劫营”、“千骑破敌”!

高汝利在多年前李自成第一次兵败时,就背叛了大顺军,接受了洪承畴的招安,成为了明军的一名将领。

如今李自成已经死去了,洪承畴也已经死去了,可是他高汝利却还活着……耻辱的活着。他第二次背叛了大顺军,在李自成死后跟着杨承祖、吉珪掀起叛乱,又在李来亨的雷霆万钧之下,狼狈地又一次归降。

高汝利的反复无常,将他从一个多年前曾经跟随李自成围攻成都的义军老帅,变成了一个被赵应元严密监视起来的小人。

如今看着这些顺军新生代战士自信的面孔,高汝利的心里,也满被羞惭的心情所填充。

他捂着自己的脸,低下头,低声叹息说:“这么多年来,我到底都干了些什么?真是对不起老掌盘,对不起老闯王和先帝……唉!我错过了些什么啊!”

第677章 楚闯的骑士

夜色宁静之中,却带着一丝令人感到可怕和忧惧的氛围,潼关关城西侧外的黑暗深沉如墨水晕染一般,让人捉摸不透。

古时的夜晚不同于现代被各种光污染渲染过的夜间,士兵们举目张望的景色,并不仅仅是月光下淡淡的幽暗,而是真正像被黑布遮掩住的一片漆黑。

简而言之,在现代充满光污染的夜晚中,可能黑夜经常不是那么的黑,但是在古代,夜晚的能见度可以说是相当的低。这种夜色的黑暗给了军队奇袭劫营以极大的隐蔽效果,但同样会使得夜袭部队处在一种同等脆弱的地步里。

李玮群从大别山中的一个山民孤儿,到前往楚闯军中的随营学堂一边学习军队作战的常识和战术,一边跟着楚兵征战湖广各府,直到如今,历经砀山、白沟河、深州三场大战,虽然未能参与最为激烈的获鹿一役,可是也同样积累起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最重要的是,李玮群三度跟随晋王打败了满洲八旗兵,在他的世界观里,清军并不是过去明军眼中那种不可战胜的怪物,而只是一个从自己接触以来,已经连续三次战胜的、不算特别可怕的敌人罢了。

从关城列队鱼贯而出的精锐骑兵,大约有七百余人是来自湖广的楚兵精锐。

这些荆楚骑士,其实大部分人只有两年左右的骑兵作战经验,比起自小征战沙场的满洲骑兵、老于边事十余年的关宁铁骑,在作战经验上差距是相当巨大的。

但他们年轻,自信,从容,浑身上下充满了一种由战无不胜打造出来的必胜信念。七百余人的骑兵队伍里,军官数量却多得让罗戴恩、赵应元都感到吃惊,连受明廷招安以后老于明朝体制的高汝利,还有本来就是川兵副将出身的王良智,都为楚闯骑兵的军官比例感到吃惊。

当然,按照李来亨的设计,这些负责控制骑兵组织和约束冲击队形的基层军官,应该称为骑兵士官更为准确一些。

首节 上一节 602/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