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63节

“小老虎你啊,最近来女儿营,是不是次数有点多哇!”

白鸠鹤语带调侃,他大声说话时,唇上的八字胡须就会颤上两颤。看着真不像一名陕北的绿林强人,反倒像是徽州、绍兴的师爷。

“鹤爷……您就别挖苦我了。”李来亨苦笑两声,他到女儿营又不是要做什么坏事,无非是和幼辞道个别罢了,“我是来和阿辞道个别的……鹤爷您也要随大军西撤了吧?”

“二哨爷已经下令了,所有铁匠、弓箭匠都要跟着走。”白鸠鹤拈了两下胡须慢悠悠说道,“田二哨要我们把所有东西都带走——什么炉子、架子、煤渣都要带走……我自己就已经很婆妈了,二哨爷这是比我还婆妈多了。”

李来亨摇了摇头,他对田见秀这种当断不断的性格也很无奈,“汉举叔怎么说的?二哨爷总管粮饷,但军需器械是汉举叔管理负责的吧。”

“嘿,老袁……你汉举叔,直接跟二哨爷讲了,只带金银细软。其他大件物资,全部留下,一样都不要带走。都等到将来打胜了,咱们再回来取。”

“哈哈,汉举叔真有魄力……鹤爷,你也觉得咱们一定会打胜吗?”

李来亨所经历过的战事,最大也不过是军岭川之战这样的规模。这次闯营将要面对的是上万人的官兵围剿……他无法想象上万人的战场是什么样的场景。

过去李来亨总觉得,兵不满万,马不过千,简直就像是村头械斗的规模一样寒酸可笑。可军岭川之战时,官军不过二千人,闯军不过千余人。加起来三千兵力的战场,却已有人山人海、充塞山川之势。

李来亨才真正知道古战场是何等的杀气和模样。

上万人,敌我相加,就是二万人以上的战斗规模……那将是何等的修罗战场!

“小老虎,我是经历过洮河和汉水惨败的人……”白鸠鹤听到李来亨的问题,神情有些恍惚,他似乎在回想一些往事,“闯营最鼎盛的时候,直接控制和影响下的兵马,有几万人之多。但在洮河和汉水的惨败后,我——还有老袁,还有闯营里其他很多人。我们都渐渐感觉到,声势浩大但形式散漫的大军,根本不能挡朝廷大兵的雷霆一击。”

“胜利的时候,这样的大军固然可以席卷而过。可失败的时候,它就像太阳底下的雪水一样,一下子就融化掉了。可在商、郧整军以后,闯营虽然从几万人衰落到只有千人了,但我却感到这剩下的一千多人,比之过去数万人横行秦中的时候,还要来得更加厉害。”

“我们还在陕西的时候,曾和明军中最为厉害的曹文诏交过手。”

白鸠鹤悠悠提到闯营在陕西和洪承畴、曹文诏交战的往事,曹文诏是当时明朝边军中最为骁悍得力的一员大将。他是洪承畴的左膀右臂,误中义军的埋伏,被围攻而死——但义军为歼灭曹文诏部也付出了极大损失。

“曹文诏的兵马,在明军中也算是一等一的精锐。但我近来觉得,咱们闯营这剩下的一千多人,虽然器械装备远远不能和曹文诏相比。但精气神,真和那老曹麾下比,也是一点不差了!”

李来亨点点头,闯营这最后的一千人,都是百战余生的老本劲兵。他们经历过太多的胜利与失败,可以说已经看淡了生死,自然对即将到来的战事,没有像李来亨这般的紧张感了。

第70章 狸奴

为了A签,本周的数据大家一起加油了!

======================

“难怪我看大敌当前,从捷轩叔到摇旗,大家全都面不改色,犹有信心。”

听过了白鸠鹤的这番解释,李来亨才算明白了闯营众人为何能够保持着如此昂扬的斗志——这最后一千多名百战余生之众,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大场面,岂会被一万官军吓住。

“嘿嘿。小老虎,我要去收拾兵器器械了,就不耽搁您的正事儿哩!”白鸠鹤嘿嘿笑着,他摆摆手也同李来亨道别,“咱们大捷以后再见。”

“好!咱们大捷以后再见!”

白鸠鹤指了指西南边女儿营的营房,笑道:“你瞧,你家的小妹妹出来找你啦。”

李来亨转过头去,刚好看到幼辞一副怯生生的模样,刚走出女儿营营房的门槛,站在大门外。她穿着十分单薄,手掌微微发白,口中轻吐白气,小脸还有些红晕。

“阿辞。你怎么穿得这样少,冷不冷?”李来亨将披挂于身后的厚绒布斗篷解了下来,轻轻披在幼辞的身上。

他一屁股坐在营房大门的门槛上,两只手护在脸前,用口中的热气暖了暖手,问道:“罗小姐已经走了吗?我还未跟她道别呢。”

幼辞转过脸去撅了一下嘴巴,有些不快地点点头。然后她鼓着两边的腮帮子,蹲到李来亨面前,用一根小树枝,在雪地上写下了“平安”两个字。

“平安?阿辞,你是祝我之后在战场上平安,还是说罗小姐平安呀?”

李来亨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又顺口说了一句,让幼辞的小手都气的有些发抖。小姑娘咬了咬嘴唇,没说什么,只是用小树枝在李来亨腿上戳了两下,令李来亨感到十分莫名其妙。

他有点摸不着头脑,正疑惑间,一只小猫突然从营房里蹿了出来。它很不怕生,一下子就跃到了李来亨的膝盖上,赖在那里,不走了。

小猫脑袋圆圆的,和幼辞一样,圆不隆冬。它面颊生的十分宽大,耳根宽广,耳廓很深。圆杏核形状的眼睛十分闪亮,眨巴眨巴的,和幼辞的眼睛一样,显得分外无辜。李来亨看它头上有虎斑似的额纹,更感觉十分亲切,大家都是猫科动物,五百年前说不定是一家嘞!

“这是哪来的小猫!”李来亨一把将小猫抱在怀里,他见这只小猫一点都不怕生的样子。便揉了揉小猫的圆脑袋,小猫并不排斥,反而半眯着眼睛,享受着李来亨为它顺毛。

幼辞本来还鼓着嘴巴,不太高兴的模样。但她看到这只小猫咪半眯着眼睛,在李来亨膝盖上打滚的模样,也笑颜顿开了。幼辞总是一副畏畏缩缩的模样,但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也像小猫咪一样会眯起来,既像弯弯的柳叶,又像银光闪闪的小月牙。

她用小树枝在雪地上写字,告诉李来亨小猫是老营中捕鼠猫新近产下的幼崽。

“原来是只小幼崽,难怪毛发这样稀薄又光滑。”李来亨用手掌从小猫的脖颈和背部,往下顺毛,又用手指在它脖颈背部处挠了挠,让猫咪舒服得叫唤了两声,“阿辞,这只小猫有名字吗?”

李来亨见幼辞摇了摇头,想起了他给阿辞起名的往事。心中突然浮现出一点亏欠感来,他将阿辞带到闯营里,但似乎却没有太悉心地照顾好她——而且大战将至,自己如果出了事,阿辞又该怎么办呢?

想到此处,李来亨心中的战意和斗志反而更加昂扬了起来。为了阿辞,为了小虎队上下的弟兄们,他也必须战胜官军。

“没有名字吗?”李来亨揉着猫咪的毛发,突然想到了陆游的几句诗。在他的印象里,古人中爱猫成痴的人里,陆游算是一大代表了。他那句脍炙人口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其实就是在撸猫时写出来的。

陆游那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共有两阕,第二阕就是为人所熟知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第二阕满是陆游的家国情怀和悲愤之情,但第一阕却风格大不相同,是陆游自己的撸猫心得,第一阕是“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李来亨想到陆游那句充满撸猫意趣的“我与狸奴不出门”,很想笑一笑,便说道:“既然没有名字,我就给它起个名字,叫做‘狸奴’怎样?”

他将小狸奴双手捧了起来,对阿辞笑道:“我是‘乳虎’,它叫‘狸奴’,我们五百年前真可能是一家呢!”

幼辞看李来亨刚忘了罗小姐,又一心扑在小猫身上,便又不快地鼓起腮帮子。但她说不了话,也不能劝阻李来亨两句,手上抓着小树枝,想戳戳李来亨泄愤,又觉得很不合适。她想的实在气恼,很想将树枝丢在地上,给李来亨甩个脸色看,但最后终究还只是点了点头而已。

她毕竟乖巧,也觉得自己能够栖身闯营,是多亏了李来亨的照顾。李来亨是喜欢罗小姐,还是喜欢小狸奴,她都管不到,只是将自己几天来缝补的一块护腕塞到了李来亨的手中。护腕腕扣做得十分精巧,整体部分则是用皮革材料做成,她怕天寒李来亨冻着,还用绒布又缝了一层内衬。

李来亨将狸奴放到地上,手上握着幼辞送的护腕,又想笑又想叹气,只觉得阿辞真是十分招人喜爱。

“阿辞,你们撤走后,记得好好照顾狸奴。等再过几日,我们打胜之后,我还要回来抱抱它哩!”

李来亨胸中终于升起了万丈的斗志,他也对前途充满了希望,与白鸠鹤一样,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胜利信心——李来亨终于明白,胜利的信心是靠坚定的斗志培育出来的。

他站起身,抖了抖肩膀上堆的雪花,揉了揉阿辞圆不隆冬的小脑袋,头也不回地大步走了出去。李来亨走了几大步后,人突然停在雪中,他将右手高高升起,晃了晃手掌,说道:“几天后我们再见!”

李来亨的身影在风雪中渐渐模糊,越行越远。幼辞有些担忧,但她又对李来亨此刻的气度,产生了几分憧憬——幼辞的嘴唇轻动了一下,发出微不可闻的一个“好”字。

首节 上一节 63/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