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657节

先皇为人宽厚,用政恢弘,但是也失之于太宽厚。这段时间来,我醒着的时候就会想,刘备也没有拿下过整个天下,或许收拾天下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好人。

我能做的事情已经很少了,但是来亨你要记得,先皇的确失之于宽仁。可是闯军、大顺,能够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也正是因为先皇的宽仁。

这一点,你今后也万万不要忘记。”

李来亨点头:“儿臣知晓的……大顺的火器、弓马、战士,原本都没有明朝和东虏强大,能够走到今天这样的一步,本来就说明天下绝不是纯以角力来争衡的。”

李过有些疲倦地闭上眼睛说:“你就要去黄河上了吗?”

“是的。”

李过最后说:“我国家兴兵至今日,奔走天下过半,我与先皇,于公于私,都没有什么愧对于人的地方。要说惭愧和遗憾,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没能应对好东虏,使得燕赵大地沦丧膻腥之中。”

李来亨低语说:“不……你们做的一直都足够多了。不该有人来苛求你们。”

李过只是自顾自地说:“只有这一件事,让我感到惭愧和遗憾。来亨,我相信你能够应对好东虏来犯。但是除了这一点以外,我也希望你今后能够无愧于心……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无愧于心。”

李来亨心中想着的是,争衡天下的道路上,还有抵御东虏的道路上,如果一时的惭愧和遗憾能够造就长远将来更好的结果,他自己能不能守住“无愧于心”的底线呢?

……反正现在的李来亨,浑身上下写满的就是有愧于人……

当然,他也并不在乎就是了。

“儿臣明白。儿臣今后一定无愧于天下。”

李来亨这样答应下来,终于使得李过感到半分满意。即便光中天子特别了解自己这位义子的为人和脾性,但是好像在得到这样一个答案以后,他总觉得至少今后中原的百姓,很可能过上一种更好的生活。

李过挥了挥手,门外的御医和宫女回到了殿中,他说:“去吧,你是监国,一切大政,皆自监国出。”

李来亨顿首点头,他小步后退,一点一点地倒退到门外。最后又抬起头,直视着憔悴神伤,但又不乏斗志的李过,小声说:

“我无愧于先皇和陛下。”

冬日的冷风从北方的燕山吹下,扫荡过广袤的燕赵大地以后,穿过冰封的黄河,终于吹进开封城。这些寒风抖动以后,皇宫中高高悬挂起来的白色布幔,就像秋叶和湖水一般,泛起涟漪,一圈圈地晃动起来。

李来亨走出内宫以后,就看到方以仁正穿着宰相的官服,等候在白色的布幔下面。

方太师手握军情文书,对着晋王挥了挥,声音中带着一点危险的压力说:

“殿左军部分兵力已经渡河,刘芳亮就要到延津了。殿下也该出发了。”

李来亨接过军情文书,上面写着的是清军以主力包围并且猛烈进攻开州的消息。由于战事紧急,刘芳亮已经带着殿左军的一部分兵马先行渡河,前往延津一带建立前敌指挥部。

李来亨将文书塞进怀中,他拍拍手说:

“走。乐山,好直,你们都一同随军。参军院的那些参谋官,也要随军同行。此战将决定北方的归属,北方定后,江南不难平也。”

方以仁捧起书册说:“随军人员,兵政府和参军院方面都已经安排妥当。名录也都准备好了,殿下之后可以参详一下……还有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殿下以为,多尔衮选择的决战地点,是否就是开州?”

李来亨沉吟说:“……我想过,多尔衮一定另有后手。但是我们总不能一直在开封观望局势的变化,多尔衮现在顿兵开州城下,不管他下一步是要继续进攻开州,还是到卫辉、延津一带和我决战,或者冲去山西、山东甚至是潼关,我都决定选择主动迎敌,积极应战。”

李来亨攥住了自己的拳头说:“不管怎么说,我相信大顺军经过这几年的锤炼和成长,已经变成了一支超过了满洲八旗军的军队。即便我个人的能力逊色于多尔衮,但是大顺军诸将和乐山你们这些文臣谋士的能力,一定已经超过了清廷的诸将和百官。”

方以仁哈哈笑道:“殿下多虑,殿下或许远远不及皇太极的雄才伟略。但和多尔衮相比,差的或许并没有那么多。”

李来亨摊手道:“这话听起来更像是挖苦。”

第739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

李来亨终于离开了开封,和他一起离开开封的,还有属于殿中军的四个师,以及大顺军中最为精锐的羽林军。

这支军队浩浩荡荡,衣甲鲜明、甲仗威武,旗帜林立如南越之林,部伍严整死似泰山巍峨。蓝色的军装,白色的毡帽,还有范阳帽上那一点红色的缨冠,都以极为惊人的数量,形成了一幕向前翻滚、向前拍打的海浪。

这道巨大的海浪就是李来亨手中的底牌,是他敢于说出“无愧先皇和陛下”的底气。

“威——武——”

羽林军的鼓吹手吹响了号角,晋王的卤簿依仗队接着吹响了硕大的海螺,排在最前面铁盔上树立黑、白二色羽冠的骑士则吹响了冲锋号。

晋王驾前的斩马锐士,都手持高过一人的大刀,一边向前踏步,一边重复呼喝道:

“威——武——”

“威————武————”

驾前锐士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直到震撼封冻的黄河。白色的浮冰一上一下起伏着,偶有几处开裂的冰面,也左右摇晃,河水则被震起涟漪与波纹。

随即大队穿着厚质胸甲的羽林军骑士,手持黄龙大纛,飞驰而过。再往后,便是一队一队身穿布面甲的铳手和炮手,他们背上背负从湖广运来北方不久的自生火铳,腰间配一把单刀,没有携带自生火铳的人则戴着厚厚的棉布手套和狗皮帽子,卖力地推动炮车。

所有红夷大炮,全部都被安放在合适的轻便炮车上。新的设计让炮队行军速度大大加快,不至于影响到大军北上解围的速度。

车轮压过厚至膝盖的积雪,留下一道道车辙。从高空向下鸟瞰,这些密密麻麻的痕迹,黑压压凑在一起,正好显示着大军向北进军的威武声势。

“在战场上,时间作为取胜或招之败北的因素,无论你做怎样的估计,都不为过分。”

李来亨久违地穿上了那一身效仿闯王的行头,白色的红缨毡帽,天蓝色的短打箭衣,还有殷红的长披风。只是为了防护起见,又在这身衣服的外面套上了一件坚固的扎甲。

他手持半截箭矢,骑在马背上,侧望着这支规模浩大的军队,想到开州、想到多尔衮的清军主力,便将箭矢捏在手心里,对着陪同侧近的方以仁、顾君恩等谋士及郭君镇、刘芳亮、郝摇旗、张皮绠、李世威等将领说:

“加上羽林军,殿中军来了四个师,殿左军随行的兵马也有两个师,再加上我们新在开封筹组的一个新师,总共七个师的兵马,将近八万人的兵力啊。

开州前线还有数万军队,沿河一线,大顺军的人马,我想可以用于直接作战的起码也有十三四万人了,这比之获鹿大战,也毫不逊色。”

顾君恩跟着说:“我们在潼关、太原和山东,还有几个次要的战场。这一回夹河决战,清军与我军,都动员了差不多三十万人马。整整六十万军队在北地厮杀,这是洪武北伐和靖难以来,几百年没有出现过的大战了!”

首节 上一节 657/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