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703节

顺军的这些掷弹兵都经过专门的攻城训练,但是由于训练的时间还不算充分,自从深州之战以后,高达标掷弹兵们上战场厮杀磨练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他们的攻坚能力尚且不能让李来亨十分满意。

不过对付清军临时修筑的环壕防线,肯定是绰绰有余了。区区一道环壕防线,即便多尔衮再如何精心部署、深沟高垒,肯定也无法和坚实的要塞城池相提并论。

“进攻!进攻!进攻!”

分散在掷弹兵队列里的顺军军官、士官都在约束着攻击纵队的队列,并且组织着身旁目力所及的全部将士继续向前前进。

大顺军距离清军的环壕已经越来越近,敌人在环壕前方新筑成的一道木栅栏和一道土墙脆弱不堪,根本阻碍不了高达标前进的步伐。掷弹兵们或用短斧将木栅栏劈开,或者直接单臂用力将万人敌投掷出去,直接炸开一条前进的道路。

这一群专门负责攻坚任务的步兵进展效率极快,一瞬间就已经在清军的土木工事上敲碎出来了近百处缺口,后排数量更多的掷弹兵随即跟着从这些防线的缺口处杀了进去。

冲锋纵队的队列变幻,比行云流水很要更加流畅,直让尼堪感到目瞪口呆。还是博和托最先从顺军掷弹兵猛烈的攻势下清醒了过来,他亲自带领一批骁骑营八旗兵持长柄兵器,守在环壕一侧严防顺军队伍攀越过来。

数量更多的清军弓箭手和火铳手们也陆续缓了过来,掷弹兵的纵队冲锋实在让人感到震撼,如此的密集纵队声势异常骇人,导致了清军第一波远程火力的反击只能是稀稀疏疏,没有起到多少牵制和阻碍顺军继续进攻的效果。

密集的纵队冲锋特别适合白刃格斗,当然,密集纵队在遇到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敌人时,由于其正面狭窄,阵型密集,很容易被后者用巨大的火力优势打垮。但是清军的火力本来就不如现在的大顺军,很难依靠火力优势来击退掷弹兵的猛扑。

当然,密集纵队,倘若冲锋,就是在战线的一个点集中更多的兵力,撕开敌人的阵线;或者到一定距离,展开队形和敌军对射。由于纵队较为灵活,往往可以运动到适合的位置,然后以更快的速度,展开成横队。所以纵队,尤其是攻击纵队的精髓,主要是实行定点打击。

现在顺军的掷弹兵们就是采用定点打击突破清军环壕阵线,而且很显然效果惊人。如此猛烈的纵队冲锋几乎使得全部清军汉兵都为之胆寒,只有依靠博和托亲自率领骁骑营上阵堵缺口才能遏制住崩溃的发生。

“进攻——!进攻——!进攻——!”

大顺军的攻击队列里全部都被发狂的进攻声掩盖,备受精心训练的掷弹兵们并非悍不畏死,但严酷的队列纪律已经将每一名士兵都牢牢约束在了冲锋纵队里。因此清军的木栅栏一旦被劈开,水银泻地般涌入壕沟的高达标将士就开始使用万人敌摧毁性地蹂躏敌军。

可以想见,大清的前沿阵地陷入了何等混乱地步之中。

位于万军丛中的尼堪只看到了前军混乱,清军士兵互相推搡拥挤在一处,许多防线路段的守军甚至临阵脱逃,擅自放弃了牢固的壕沟阵地向后逃窜。

尼堪倍感混乱和无奈,他咬着牙齿率领侍卫们四处堵截溃兵,将汉军们赶回前线和流贼厮杀。但清军整体士气的低落一时间根本无法挽回,区区八千人掷弹兵的一波冲锋,几乎就将清军整条防线打到全军动摇的地步!?

尼堪实在无法想象!

闯孽流贼是何时变成了这样强大?或者……应该说是清军何时变得如此羸弱了?

第790章 最后一战(九)

经过一场场战争的打击和消耗,大清军队看似是从一场胜利走向另一场胜利。可是入关以后的疫情,还有几次和顺军的大型会展,都给人丁本来就并不旺盛的满洲精华造成重大打击。

虽然在徐州的这场大决战以前,多尔衮想方设法重新拼凑起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为此摄政王不惜空关外人力,将整个辽东的满洲人都差不多搬进关内,可军队的精锐程度,始终是无法和获鹿大战时相比了。

汉军绿营就更不用说了,获鹿大战时参战的明军部队好歹名义还是为了崇祯和朱慈烺而战,而且大部分兵马都称得上是明朝边军精锐中的精锐。

而现在在徐州的这些绿营,不仅相当一部分是北京附近用来凑数的京营部队,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在河北和山东临时征募的劣绅武装,战斗力根本不可能同关宁军相提并论。

此消彼长之下,大顺军比起获鹿之战时却更为强大了。

获鹿大战时参战的其实主要就是李自成亲自指挥的中营野战军而已,五营的其他野战部队,特别是实力最为强大的李来亨所部没有投入会战。

这就让多尔衮留下了大顺军不过如此的影响,促使他自己推动自己走到了如今徐州会战的困境当中。

大顺军的精锐部队在获鹿之战中其实损失并不算特别巨大,更不要说获鹿之战时河南和湖广两块顺军最重要的根据地,还没有展开完全动员,大顺军在人力、物力上的优势尚不明显。

清军和顺军都经过了半年时间的整备,双方都以最高效率厉兵秣马,可是战备结果,很明显顺军是强过清军太多倍了!

满洲人毕竟是一群异族,是一群来自关外的蛮夷之辈。即便他以更高的行政效率取代了腐朽不堪的明廷,也不可能和新生的、汉人的大顺政权比拼动员效率。

时间……属于李来亨,却不属于多尔衮。

“顾总裁,高达标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左翼和中央防线,清军均已显露颓势。东虏后备兵力虽然还十分雄厚,但现在前沿守军都被我们打得动摇混乱起来了,时机大好,正该一鼓而进啊!”

参谋官曹本荣带着前线军情,快马奔回中军向顾君恩请示下一步的作战指令。他身旁的参谋副官姚振道翻身下马,单膝跪在李来亨军前,请示道:

“殿下!东虏防线的左翼和中央数处已经动摇,战机已到我军之手,趁现在以精锐兵力突入敌阵,将敌人的溃兵往多尔衮中军处挤压,势必造成东虏全军溃乱的形势。

时不我待,还请殿下立即下令进攻。”

顾君恩颔首点头,他对掷弹兵们的进攻效率极为满意,更对自己一手安排的进攻部署感到自得,脸上全是一种睥睨雄视的神情。

李来亨侧耳倾听着顺军炮兵雷鸣轰动的炮声,他沉浸在那激烈的炮击声里,两眼好像已经看到了清军防线被炸得稀巴烂的景象。

“让雄丽决定进攻的时机。”李来亨将心思从炮声中收了回来,他皱紧眉头说,“郭君镇!让郭君镇准备进攻!清军防线动摇,让郭君镇一鼓而进荡平清军,不得留一残胡遗害我中国后世子孙。”

方以仁补充说:“请调郝摇旗所部到右翼补充,加强右翼力量。”

顾君恩也说:“左翼、中央两处战线突破在即,也需要增派数支有力的步兵部队在左翼战线后方待命,以策应形势的变化。”

“很好。”李来亨甩动马鞭,啪的一声说,“很好!让雄丽准备好总攻,我们这里也预留好最后用来击破多尔衮的预备兵力。羽林亲卫留到最后,现在还不要擅动亲兵,其余步骑兵都可以调动到前沿后方,增强我军攻势的厚度。”

大批探骑和传令兵马上带着全新的军情和命令向各支部队飞冲过去,几经战争考核、并在战争之中不断做出调整来适应明末战场条件的大顺参军院,今日的表现又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峰。

参谋官们的冷静让李来亨倍感满意,严密的作战计划陆续抵达各种部队主帅的手中,郭君镇统筹全局的任务也完成得极好。

大顺军在今天,在徐州战场上,终于以最佳状态来展现一架近代战争机器是多么可怕的存在。

完美的部署,急速的调整,流畅的变换,这些组织上的升华,比起悍不畏死的英勇士兵和精良先进的军械甲仗还要更加重要。

尼堪不能理解大顺军为何这么强大,博和托也同样不能理解。博和托与李来亨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本来以为自己对于顺军的军事体系已经了如指掌。

无非就是先进和犀利一些的火器罢了,无非就是骑兵的冲锋比满洲铁骑还要凶猛一些。这的确厉害,但今天清军的环壕防线可以极大削弱顺军在大炮和骑兵上的优势,两军到最后还是得靠血勇来决定胜负。

而在血勇方面,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和白山黑水中生长出来的满洲人相比。

所以开战前博和托绝想不到清军的动摇会来得这样快,他带领着骁骑护军们四处填补防线的缺口。高达标的手雷到处炸裂,战场上时不时溅起大片烟尘,然后马上就传来流贼可怕的冲锋号号声,接着便是一群群绿营兵率先溃败下来。

木栅栏和土墙都相继被顺军突破,甚至一部分顺军已经架好了梯子,带着大批野战步卒跨过了壕沟,深深插进了清军防线的纵深之中。

巨大的战场上,两军十多万人的战线犬牙交错、混乱不堪,以博和托身经百战的经验,也难以掌控战场全局了。

首节 上一节 703/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