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723节

剩余的南明小朝廷文武官员,退无归路,降者如云,在许都招揽之下,光是三品以上朝官就有二十三人就地投降,副将以上的武官也有十七人就地归降大顺。

可以说半个南都朝廷,已经被李来亨一网打尽。

战场上偶尔还有少数满洲兵在负隅顽抗,所有人的耳中时不时还能听到顺军士兵排枪射杀敌兵的响声。远方几股烟雾蹿起,好几发炮弹飞入清军最后一个负隅抵抗的阵地里,溅起大片灰尘飞壤。

多数南明官员耳听沙场冲杀之声,当李来亨的宿卫骑士们从面前打马经过时,终于难以控制,两股战战,全身颤抖不已。

李来亨微微感到好笑,他吩咐随行从征的吏政府尚书宋企郊和负责主管官员选拔的文谕院总裁谢徵二人,将这些降官先安置到徐州城中,先不必拷掠追赃和助饷,大致上稳定好人心,稍加安顿就好。

剩下的亲兵们则簇拥着李来亨,李懋亨骑马走在最前面,一行队伍很快便到了大顺军最前沿的位置——最后的一股清军残部就被包围在这里。

清军据守着最后一座小小的丘陵,周围的地面全被红夷大炮犁了一遍,新壤翻出,树木寸断。顺军兵马越聚越多,已经十几倍于被包围的清军士兵。

多尔衮就躲在这最后的小阵地里,他的旗纛还在不服输的飘扬,但旗面上却被霆军步兵的流弹射穿,可谓千疮百孔,恰同此时大清国的国运一般。

李懋亨向晋王请战道:“末将愿为殿下射落睿酋的这面旗纛。”

李来亨大笑道:“好一个清涧李懋亨!让孤瞧瞧,也让那些桀骜不驯的满洲人看看,即便是弓马,汉人也一点不输他们。”

李懋亨顿首应声以后,双腿夹紧马腹飞跃出去。他身处急速颠簸的马背上,但时两手却稳定异常,轻轻握住弓把,透露出一股闲庭信步的从容之感。

剩余的几百名满洲兵,分成三个梯队死死守住那座山丘。他们中不少人还将俘获自大顺军手里的重型鸟铳,架在山石上,枪口已经对准了山下飞驰仰攻的李懋亨。

几名八旗兵屏住了呼吸,他们正在静静等待李懋亨进入鸟铳极限的射程范围内。有几人甚至已经点燃了火药和火绳,只等下一个呼吸就将闯入禁区的李懋亨射杀。

可就在这时,李懋亨突然大腿发力,停住了战马的冲锋。他远远停在了重型鸟铳的超远射程都不能企及的距离上,搭弓引箭,一气呵成,瞬息之间就将穿有孔洞的响箭射出。

伴随鸣镝呼啸之声,长箭正中大纛,只是由于大风的影响,箭矢没能射中旗帜的绑带,而只是堪堪射在了旗面上。但李懋亨毫不气馁,他的第二箭连珠般迅疾射出,紧跟在第一箭之后,正好将多尔衮的大纛射落。

包围清军阵地的闯军营中,顿时响起一大片欢呼声和喝彩声。连晋王李来亨都扬鞭大笑,为李懋亨神准的箭法连连拍掌。

清涧李懋亨,这个在后世历史中拜李过为义父,改名李来亨,并且于茅麓山自焚以殉华夏的人,是“真正的李来亨”。

李来亨低下头,他知道自己夺走了李懋亨的名字,不觉有些惭愧。但很快李来亨就又抬起了头,历史已经走回了中华的正规,他夺走了李懋亨的名字,但一定能给李懋亨以一个更完满的未来,还有一个更美好的国度。

新时代,已经来临。

“九王,降了吧!”

李来亨将殷红色的长披风抖落在身后,他从大顺军的步兵线列中缓缓走出,向着丘陵的山坡上高声喊道:

“野猪岭一别,已然经年,九王无恙乎?孤在开封功德林为九王设有专座,九王,尔等满洲人已至山穷水尽的地步,与其继续死战,拖累尔最后的数百忠心亲卫同死,不若一降?

孤可以留你们满洲一族的性命,不使你成为女真的千古罪人。”

此时太阳已经缓缓落下,日光斜照在山坡上,反射出一片乳白色的柔和光芒,也把大清国最后一批精兵的面孔照得十分清楚:

他们每一人的脸上都充满伤痕、沾满血污,一条条金钱鼠尾辫,全都失去油光,布面甲上全部都是碎裂的缺口。还有很多人身负重伤,之用棉麻布吊住手臂,或是捂住伤口,狼狈不堪,甚至连继续站立都很困难。

多尔衮没有戴头盔,刚刚顺军红夷大炮的一发炮弹射失在清军阵地附近,扬起的飞石却溅到了山坡上。摄政王无备,冷不防被碎石击伤了额头和脸颊,数道撕裂的伤口下,鲜血横流,看起来万分惨淡。

第814章 献祭

周围的满洲人都看不出多尔衮的真实想法,在他那张冷峻的脸庞下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心思?

硕托是礼亲王代善的第二子,他的父亲代善留守北京,还保存着八旗军最后一点生力军。而且硕托自己的兄弟子侄和亲友,已经有太多人战死在了大顺军的手里。

他看着山坡下耀武扬威的李来亨,双眼充血,满是愤恨,心中除了复仇再无其他想法。硕托直接握起长弓,由于清军战马已经死伤殆尽,他没有马匹可用,便干脆步行向前,拼了性命也要给李来亨以一点颜色看看。

丘陵上的其他清兵,看到硕托单枪匹马就准备下山射杀李来亨,无不露出骇然震撼的神色。一直默然不发一言的多尔衮,到此时才终于冷哼了一声,命令道:

“杀……”

摄政王的侍卫们都仔细凝神听着他的命令,即便多尔衮要他们以卵击石,以这最后区区数百兵力对李来亨发起一场绝望的冲锋,这些清军的大内侍卫们,也丝毫不会胆怯后退。

可他们随即都发出了一声惊叫,所有人的眼中都充满不可思议的眼神。

多尔衮的口中,一个字一个字地发出了最后一条命令:

“杀了硕托。”

硕托持弓步行冲锋,他身上的甲胄早就在和闯军的一次次搏斗中,只剩下了半副片甲。硕托的后背没有一处伤口,将近二十处创伤全在身前,胆略如何,由此可知。

丘陵虽然低矮,但山坡的坡度却非常陡峭。硕托冲得太快,脚下打滑,很快就从跑步下冲,变成了用脚跟摩擦着山坡向下面冲滑过去。

虽然硕托的旗分属于正红旗,但他与在获鹿之战被顺军击杀的阿达礼一样,都是多尔衮的死忠铁杆。哪怕今天清军十万精锐死伤殆尽,只剩下了最后几百人,硕托依旧会相信只要能杀了李来亨,只要能保护多尔衮冲出去,大清依旧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李来亨……李来亨!李来亨!受死啊!”

硕托依靠脚跟摩擦着山坡,全身向下滑落。在急速的下降中,他的手掌却感到异乎寻常的稳定,弓柄和弓弦都好像长在了硕托的手心上,另一支满洲人惯用的重箭箭矢插入其中,锋头迅速对准了李来亨的那道身影。

“受死……受死啊……李来亨!”

不等硕托的重箭放出,他的背后就感到一阵刻骨的冰凉:

一根、两根、三根、四根……十几根箭矢同时洞穿了硕托的身体,他那副早已被闯军士兵破坏至不成样子的盔甲,根本无法起到任何有效的防护作用。

硕托低下了头,看到一根根箭矢从自己的背后,射穿胸腔、射穿腹部……铁制的锋头穿透内脏,带着血淋淋的脏器碎片露出体外。

鲜血涌上喉头,硕托呕的一声吐出大片血水。他停下了脚步,也停下了手中的弓箭,转过头去,看到了那站在山峰上的多尔衮,正满脸冷漠。

多尔衮身旁的侍卫实在想不通,他为听从摄政王的军令射杀硕托而流下热泪:

“王爷……王爷……到底是为什么!”

多尔衮好像没有听见这些人的哭喊声,他先把手中的铁笠盔扔到了地上,接着又解下了身上的甲衣,也丢到一半。

然后是配在身上的腰刀,也被多尔衮取了下来,扔到了山坡旁的草丛里。

首节 上一节 723/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