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729节

如今二圣车驾都准备前往陕北,林猫猫这些女官从金陵出发,脚步快些,应当可以和殿下同时抵达天保府。”

除了林猫猫以外,通过甄选考试与龙衣卫审查的备选女官,大概还有十几人。

根据李来亨的授意,龙衣卫挑选女官所看的标准,除了年龄较小、能通文字笔墨以外,便是以身家关系简单——最好是孤儿——为主。

“我看监国的意思,这些女官将来是要取代阉宦内臣的。若能做到首席秉笔女官的位置,权位煊赫,说不定还不低于各部尚书、平章政事。

你们都小心呵护着,不要惹恼了这些小女子。”

北方民风较保守一些,对李来亨募买女官一事,多是认为这和前朝选秀女没有多大区别。即便是江南这边,像顾炎武最初也是做同样考虑,都觉得所谓募买女官,只是为充实后宫取一个好听些的名义罢了。

所以大部分来参加甄选的年轻女子,都只是一些外貌姣好的人罢了。通经史、善笔墨的,少之又少,像林猫猫这样又懂经史策论,又懂医术六爻的,就更少了。

上个月在开封,李远听说监国殿下亲自去视察了一回甄选考试,雷霆大怒,直接将相貌高于常人以上的女子,全部赶回家去,只留下了一批形貌不甚好看的人。

李远不知道监国殿下是真的重才不重色还是在装模作样,但既然殿下如此大怒,他在金陵挑选女官的时候,自然也奉行这条准则,太好看的人全部淘汰掉。

林猫猫脸上长了好大一片雀斑,颇符合此项要求。

“甄选女官,只论才,不论色。监国用意是借此区分后宫和内廷的差别,免得造成后宫干政的不良局面。

但是女官真的能彻底代替太监吗?先明时天启皇帝重用阉党,被朝野士人骂的狗血淋头。今后我朝若重用女官,说不定还是一样被骂。”

镇抚司小旗摊手说:“起码这女官咱们甄选时,挑的都是良家出身,又通文墨、读经史的女文曲星。怎么都比前朝那种大字不识几个,入宫后才开始读书认字的太监强吧?

何况天下女人那样多,不比男人少几个。天下太监却才有几个?这女子中的贤才,总要比满天下才几千几万个的太监多吧。”

李远看着那名小旗含笑不语,过了一会儿才挥手让他退下去:“监国的布置设施,必有其意图所在,咱们干龙衣卫的可不要深究太多。”

龙衣卫下辖的江南镇抚司,办公场所坐落在原来南都皇宫附近的一位勋臣府邸里。刘希尧带兵进入金陵城后,就将先明南都勋贵二百七十多人,一并送去开封。

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臣们,留下的房屋宅邸,大多数都被顺军征用,成为了江南二省各级官署的办公地方。

光中二年暑热把地面一块块巨大的方砖晒得滚烫,一丝儿风都没有。上个月新落成的乡政学堂学舍,就坐落在镇抚司大院的左面,来来往往,陆续又有些新入学的江南搢绅子弟带着书册笔管围观过来。

他们都听说了女官甄选考试的事情,即便以江南民风,也同样对这种事情特为好奇。一大群人甚至堵到了镇抚司的门口来,直到一位小旗将甄选结果的名单,张贴到乡政学舍门外立柱上以后,士子们的注意力才转移了地方。

“林猫猫?此女是谁?兄台听闻过吗?竟然排在第一位,定然是一位秀美绝伦无双的女子。”

“呸!这是甄选入宫女官,你怎敢在此放浪大言!我要上姜制帅府上告发你,议论大顺后妃,该杀!”

“你们糊涂……课上不是已有推官老师讲过了?甄选女官是为了充实内廷,不是充实后宫!此女名列榜首,亦可称得上是一女状元了。此事大开风气之先,将来必载在国史之中。”

“哼……什么内廷、什么女状元……我看是闯主好色成性……天下未定便巧立名目,强征民间女子……贼性未改,看来我大明中兴有望。”

“谁!?哪个奸细在此倡乱?如此大胆!刚刚是谁说的,查出来以前,所有人都不许走!”

外间乱做一团,人来人往,车马喧哗,林猫猫则在考场里静静收好了自己的行囊。她岁数很小,看起来至多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

去年才因刘良佐兵乱丧了父,一个人远在异乡,孤苦无依,若非父亲的师母柳如是相助,早就不知道流落到什么地方去了。

刘良佐此前带着溃兵欲渡钱塘江,在渡塘时被顺军将领郝摇旗追上,击斩于乱军之中。所以大顺军对于林猫猫来说,有报杀父之仇的恩。

她用力捏了自己脸颊一把,此去大梁,终于能见识一下那传闻中的李来亨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天神了。

第821章 拳碎大明

林猫猫是在镇江上的船,江北一带驻军不多,她渡江以后就到扬州准备沿运河北上。去年郝摇旗带兵占领扬州的时候,由于有阎尔梅等人先行出发至城中劝降,再加上刘泽清弃城而逃,扬州军民在考虑半天以后,就做出了开城迎接顺军进城的选择。

当时郝摇旗只携带了十多名亲卫入城,大军都驻扎在城外过夜休息。郝摇旗的豪气胆略和顺军的鸡犬无犯,给扬州绅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因为护卫备选女官的士卒们,要先到城内向威武将军朱由柀和扬州府府尹刘钟泰汇报名录,所以林猫猫和其他备选女官,先到扬州城里休息。

烟花扬州,繁华不减从前。大军从此过,市井却不肄,江水滔滔,岸石依旧,游人如织,北去的商旅士人在盛夏暑热里也没有慢下脚步。

护送女官的顺军护卫,专门给林猫猫她们每个人都送来了湿毛巾和消暑的茶水。护卫还很年轻,眼里扑闪着淳朴且带有希望的光芒,与林猫猫从前在江南时见到的明军溃兵气质截然不同。

他带备选女官们到安顿住所处后,便指着运河的方向说:

“前此大兵便从这处南下过江,我听上峰说过将来国家大定以后,还要再重新治理这条大长河。咱们大顺朝立国以后,新政花样还多的是嘞。”

林猫猫过去在杭州学医的时候,也和不少江湖人物打过交道。其中不乏走南闯北的行商和大运河上的漕帮头目,对漕运所致的种种弊政,也都有所耳闻。

她听顺军的护卫毫不在意地提到顺朝以后将要整治漕运的事情,心想连一个普通卫兵都这样大言惭惭,看来新朝治理运河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

女官们都是一些出身良家的大户闺秀,少有人出过远门。从金陵到扬州路途还不算远,但今后大家还要接着从扬州沿运河到徐州去,再从徐州折向开封,行程千百里,一路又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

很多人都心下湍湍不安,一到住处里面就往床上跑,好像只要睡着休息了,就能忘记所有烦恼。

只有林猫猫没觉得一路车马有何辛劳,她跟随父亲离开故乡都有好几年光景了。从前父亲在杭州为官时,她便很不安分,跟着郎中学医,总不安心待在闺宇中,也常让人讲过些闲话。

后来父亲转到江阴为县令,林猫猫就也跟着从杭州到了江阴县。本地县人精明多艺,又常有南北商旅带来天下间种种新闻趣事。

那时候林猫猫一听说有北方回来的商队旅人,就会立刻找借口粘过去,死命打听中原发生的各种剧变。

她最爱听的就是关于李公子李来亨的故事。

虽然江南有不少人诽谤李来亨是“小李贼”、“小虎贼”,可是林猫猫听那些亲身去过襄阳和开封的商人说,李来亨为人肃穆从容、高洁淡然,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洁白之士。

很多北来绅民,前两年的时候,虽然都对闯军深怀怨言,总是辱骂闯军是什么“流寇”、“响马”。但这些人对李公子却也常常有不错的评价,有人说李公子是贼中的蒲山公,说他其实不是李自成的儿子(本来就不是!是孙子!),而是天启朝尚书李精白之子。

江南都传闻,李公子是因为父亲被奸臣陷害冤枉,才被下进牢狱。但他乐善好施,与河南百姓结以恩义。很多当地的平民百姓,听说李来亨被下狱的消息后,都大为愤慨。

当时有一位名叫刀马旦的女侠,本来是福王府中的歌姬,曾被福王欺辱,是李公子为她赎身。

先明的福王因此嫉恨李公子,便使了诡计,篡改了朝廷法令,硬要立刻将李来亨押送刑场斩立决。

行刑当日,刀马旦便骑一匹红马冲入开封城中。她一人一剑杀到刑场,福王手下的五虎八龙都不是女侠对手,只好请求开封总兵官陈永福带兵镇压。

首节 上一节 729/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