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762节

那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李来亨现在更关注的问题是另一件事情:

德川幕府派遣使者入贡中国进行贸易,同时奉上了一份关于“刀伊海寇”的相关军事情报。

第860章 刀伊入寇

自从日本战国结束以后,虽然来自日本的商人和武士,曾靠朱印船制度,一度活跃在东南亚地区。

但是自从天草之乱以后,伴随着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不仅日本对东南亚的影响彻底终止,而且中日交流也大部分因之结束。

所以当顺朝朝廷接到日本来使朝贡的消息时,颇为惊讶,毕竟中日之间,不通消息,已有十年之久。

李来亨当然知道所谓朝贡,不过是一帮子想要骗取天朝上国好处的骗子而已。但当大臣们问清缘由以后,就连李来亨都对日本使者所说的“刀伊海寇”十分有兴趣了。

所谓刀伊,是日本人对女真人的称呼。早在隋唐时期,就有关于这些生活在东北黑龙江流域、阿什河流域的东北渔猎民族,在日本海上活动的记录。

渔猎民族、渔猎民族,毕竟有一个渔民的成分存在。女真人的起源地正是以阿什河流域为核心,扩散至松花江流域、拉林河流域、呼兰河流域等地区。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女真人的早期发展,实际上就已经与河流船只有着紧密的联系。

以河流为轨迹发展,女真人最终也顺着前人的脚步走向了大海。与欧洲的维京人一样,东北寒冷的气候,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女真人的早期社会发展。

随着早期女真部落的发展,伴随着女真人的人口不断增多,大量的女真人顺着黑龙江、鸭绿江入海。他们所要打劫的主要目标,是当时在女真人眼里富庶,而且危险性较低的朝鲜半岛,也就是当时的高丽。

不过伴随着女真人在海上活动的日渐频繁,这些海盗们也开始顺着当时的贸易道路进行劫掠,而作为高丽通商频繁的对象之一——日本,很快就成了女真海盗的目标。在多次骚扰性攻击之后,宋天喜三年、日本宽仁三年,一支五十艘船的女真舰队突袭了日本的对马岛,之后又登陆了壹岐岛。对日本产生极大冲击的“刀伊入寇”就此开始。

此时的日本正值平安时代,相对封闭的日本社会,对于这样一支庞大的外敌入侵可谓是两眼抹黑。而对敌人“刀伊”这一称呼,也是事后才从高丽人那里得知。不过大敌当前,也容不得日本豪族们纠结这些敌人从何而来。女真人在大肆劫掠对马岛和壹岐岛之后并不满足,接着扬帆在北九州的筑前登陆,由于来不及防守,当地的豪族们只得纷纷逃离自己的封地任由女真人四处烧杀劫掠,如入无人之境。

为了应对女真人的入侵,日本九州地区的豪族开始集结起来共同应敌。不过即使日本豪族们集结了远比女真人庞大的军队,但是这些豪族们却惊讶的发现,他们原本自傲的剑术与弓术,在女真人面前竟然收效甚微。

女真人强悍的战力,将当时大陆的军事技术,完美的在日本展现出来。这些战术对于平安时代的日本人来说,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不过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之后,日本豪族们开始冷静的对付这些入侵者。从后来的对俘虏的审问中得知,实际上这支军队中有相当数量的高丽人。他们有的就是海盗,但还有一些则是被裹挟的奴隶。因此这支入侵日本的女真海盗,在战斗力上实际上是大打折扣的。

因此在日本军队对女真人的进攻下,加上风暴来袭,这支女真海盗只得选择乘船离开,然后转向肥前,不过在那里又遭到了严阵以待的日本军队迎击。之后女真船队不断在外海游弋试图寻找戒备松懈的登陆地点,但在日本军队的严阵以待下,只得悻悻而归。最后,这支船队遭到了高丽海军的清剿,大量日本人被高丽解救,送回日本。

女真人在之后的很长时间中,也一直在海上从事着打家劫舍的事业。即使是后来完颜阿骨打带领着女真人建立了金朝,仍然有不少女真人选择投身海上去做海盗。

不过随着日本军事技术的发展,还有金朝的兴盛以及此后女真人和蒙古的长期战争。曾经一度统治着日本海的女真海盗,便慢慢退出了日本人的视野范围。

只是德川幕府怎么都想不到,清军在攻陷朝鲜以后,大批被解散的朝鲜军队,不得不下海为盗。

而清军为了养活大批八旗战兵,同样支持起了朝鲜南方沿海地区的海盗活动。不少清军士兵也亲自参与到了劫掠日本的海盗活动里,他们之中不少人出身东江镇,富有航海经验,即便是满洲兵,不少人也都有在山东、辽东半岛之间浮海活动的经验。

这样一大群军事经验丰富、作战军械精良,而且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百战精兵,即便是兵强马壮的大顺军,也要严阵以待才能对付。

早已马放南山多年,筹集十多万大军讨伐天草之乱中的叛乱农民们,都闹得人仰马翻、丑态百出的幕府武士,如何会是满洲人的对手?

九州岛一带顿时遭到毁灭性的掠夺打击,特别是靠近朝鲜半岛的离岛对马岛,很快就被清军攻陷,成为了满洲海盗掠夺日本列岛的重要基地。

天法三年以来,德川幕府以在九州组织了大批武士进行抗击,先后调集的军队已达到十万人次以上,这才将侵入日本沿海地区的满洲海盗悉数击退。

但是对马岛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下,清军的威胁依旧在侧。德川幕府获悉朝鲜被满洲人攻陷以后,王室被屠灭、两班士大夫被杀戮殆尽的惨状以后,更加震怖不已,江户重唱元寇之歌,一种强烈的恐慌感笼罩了日本全境。

在这样的态势下,德川幕府不得不改变了其以往的锁国政策。一面同荷兰人联系,希望与荷兰人合作收复对马岛,另一方面则遣使大顺,一面希图打探清楚占领大陆、取代了明国的新王朝是何状态,一面也希求顺朝发兵,与日本共同对付满洲海盗。

日本使者的到来,也让大顺意识到了清军并非静止不动的一群蠢人。他们入朝鲜、改国姓,绝非一时的突发奇想,而是有了全盘的中兴计划和战略,而且还在以极为惊人的执行力强力执行之中。

李来亨也骤然意识到了,如果继续放纵清军恢复实力,那么不止自己为王前驱的计划可能将会成为后世的笑柄,而且还可能使得大顺面临一个比高句丽和契丹都强大得多的新敌人——而这将严重影响到顺朝的长治久安。

他终于下定决心:“朕必将歼灭满洲,不遗此祸于后世子孙。”

伐辽战争,在天法四年的春天开始了。

第861章 辽泽

才发现昨天两章的章节数重复了……

===

老哈河,西拉沐沦河,乌力吉木仁河等辽河上源水系,流到辽东平原,因地势平坦低洼等原因,流速减缓,河床淤阔,河水漫滥,在这一地区形成大片的河湖沼泽区,就有了辽泽。

所谓“地下多水患,自驿堡墩台而外,居民绝少,四望无烟,惟芦苇萧萧耳”。

广宁在其西,沈阳在其东,辽东边墙在辽泽这个位置向南方深深凹进去了一块,也使得辽西走廊与辽东半岛被分割为了两个地理单元。

这就大大增加了明朝时边军防御辽地的困难度,也使得顺军酝酿之中的北伐计划,出现了许多困苦艰难的因素。

辽泽不仅不利于出行,而且湿地在夏季很适合孳生蚊虫,又难以耕种,在明朝,辽东汉人不愿意往这里迁居。明朝干脆不要这块地区了。

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到明末时辽东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半年的汛期,所以辽泽在夏秋两季才会出现沼泽遍布、泥泞泛滥,蚊虫孳生的景象。而到冬半年,降水稀少且气候干冷,进入枯水期,辽泽不仅会明显收缩,而且水体封冻,地表干涸硬结。所以冬春两季时候,辽泽对明、后金和蒙古三方在这一地区的出行,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自然,对于大顺军的北伐,也不会有多少影响。

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汗王对内地用兵,都特别注意气候环境的影响。所以清军南下打击东江镇或征伐朝鲜,往往都是选择隆冬时节。

天法四年的春天,由于气温上升,降水增加,辽泽地区又变成了一块难以通行的天险之地。

不过这并不阻碍大顺军对于辽西走廊的攻伐,按照李来亨的计划,顺军首先要在春夏之际,也就是在天法四年的前半年,完成对辽西走廊上广宁一带的光复,将战线的最前沿,推进到辽河一线。

而后再以辽河作为基地,于秋冬辽泽水体封冻以后,向海州、盖州一带进军。如此水陆并进,山东方面亦浮海攻金州、复州,使得清军疲于应对,最终两路军队在水师掩护下,再渐次恢剿辽阳、沈阳、抚顺、铁岭等城。

大的作战计划如此,小的军事准备方面,则以筹集出塞作战需要的棉衣、骡马、粮秣、豆饼、大车、布袋、蓑衣,以至于火药、箭矢、羽毛、钢钉、套索等等为主。

大顺强大的后勤财政基础,使得这一切相关的准备都在天法四年春天的三月以前,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军队的调动速度也很快,刘芳亮心心念念的北伐军前都排阵使一职,终于花落手中。谷可成则被派到登州,负责组织南路军,浮海进攻辽东半岛南岸的金州、复州一带。

大顺军总的兵力调动,是以原属殿中军、殿左军为主的八个师,总计各色马步精兵九万余人,配属于刘芳亮的麾下,另以原属殿前军的三个师及水师一部,总计战船三百多条、精兵二万余人,配属于谷可成的麾下。

首节 上一节 762/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