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98节

大家听得都很气愤,郝摇旗还把腰刀拔出来,砍断几条树枝泄愤。还是高一功劝慰大家,朝廷优渥藩王,重宗室而轻百姓,这是自取灭亡之道,迟早会遭了报应,才让大家收拾好情绪,继续行军。

就像白旺所言,从栾川镇继续往北走,进入到熊耳山山区的范围以后,一路上果然越发萧条。这既是由于熊耳山山区更加接近洛阳,受到了福王巧取豪夺的影响;也是因为于大忠滥杀无辜,一有不快,便将一处山寨合家夷灭。

熊耳山本来得名于它的两座主峰高耸入云,恰似一对熊耳。所谓“双峰竞秀,望井铭耳”,这里还是道教的一座圣山,石刻摩崖众多,最兴盛时山中有道士数百人之多。即便如今山区已经残破萧条很多,依旧还有祖师庙、灵宫庙、老君庙、大圣殿等十多处道观。

据高一功的介绍,现在这些道观道士也在结寨自保。熊耳山中很有几家山寨,寨主便是道士出身。还有些道士则干脆将高踞山顶的道观,直接改造为了山寨。

李来亨看着熊耳山中熊山魏魏、灌洛荡荡的气魄,不禁感叹说:“你们知道吗?隋唐的时候,瓦岗寨的李密兵败以后,就是在这熊耳山中被唐军的盛彦师乱箭射杀。”

郝摇旗将缰绳一扯,笑骂道:“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李密和宋江是一号人物,都很虚伪!要是程咬金做了瓦岗寨的老掌盘,天下哪还有李世民的份!”

“呵呵,摇旗你这是暗戳戳想自己充老大了吗?”李来亨一口戳穿郝摇旗的小心思,然后问高一功说,“我们距离你的兵马驻扎处,还有李好的山寨,还有多少距离。”

高一功笑笑,遥指远处山峰,说道:“不远了,那边是小孤山,我的兵马就驻扎在山下。再远点那座是大孤山,李好的山寨就在这处。大孤山和小孤山之间有条小路一径穿山,穿过去后的那处山谷叫朝阳洞,有一座道观改成的山寨在那儿,现在让一位名叫普祥真人的寨主占住。”

第109章 高家寨

“哈哈哈,这熊耳山中,还真有道士改行做了山寨大王啊!”

中州大地风云变幻,各色人马粉墨登场,但这位占山为王的普祥真人,还是给李来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调侃一会儿后,便同高一功等人将部队带往小孤山的山脚下——小孤山山峰较大孤山低矮一些,但同样气象险峻、雄浑挺拔,山脚下山石峻峭崎岖,很难行走,并不是一处安逸稳妥的住处。

但李来亨和白旺也都知道,高一功在熊耳山山区中发展并不好,恐怕不便于找一块平坦难守的谷地做兵马驻地。他既要对付于大忠的进攻,又要防备山中寨民的偷袭,自然还是要寻一处易守难攻、险峻难拔的地形驻扎才好。

郝摇旗看山路难行,便从马背上翻身下来,张皮绠等小虎队的亲兵骑士们见状也纷纷下马牵马步行。

郝摇旗望着嶙峋的小孤山山峰,想到了郧西的山区,感叹说:“咱陕北老家的沟沟是多,但真没有这么多的大山。咱们闯军自从出了陕西,好像就跟这些大山扯不清楚关系啦,从郧西到商洛,从夷陵到河南,成日都在山里兜圈,兜的我是心烦意乱。”

李来亨笑了笑,又怼了郝摇旗一句说:“那你自己跑去山外待着啊!咱们闯军就算现在有了很大发展,又能有多少精干的战兵?比去年自然是强了很多,但也就三千多人的战兵吧!你跑到洛阳、跑到开封这些空旷平坦的地方,来个一万两万官军,任你有通天的骁勇和兵法,也抵挡不住。”

“好了,我看大家还是先到一功的山寨去歇息歇息,再从长计议。”白旺伸手指了指小孤山下的方向,说道,“兄弟们从伏牛山的小虎寨和栾川镇一路赶过来,也很辛苦,咱们先叫大伙歇息歇息,再谈谈李好和于大忠的事情吧。”

“这是自然。”

李来亨点头称是,他下令所有骑兵都下马步行,鸟铳队的火器和长矛队的兵器甲仗一类比较笨重精细的东西,就先驮放在马背上。

高一功设在小孤山山脚下的山寨,比之李来亨的小虎寨自然草陋许多。寨门外有一杆小旗悬着一个高字,姑且就称这山寨为高家寨了。高家寨寨墙低矮,而且纯是用竹木、枝条编成,不像小虎队那样还塑有土墙。寨墙圈住的大小范围,比之小虎寨也小了一倍有余,勉强能够值得一提的只有寨中高地上,建有一座三层高的望楼,看着还算大气。

看来高一功在熊耳山的发展,确实是举步维艰了。

众人走进寨门里面,一进去就看到伤兵不少,好在虽然整体士气不是很高,但高家寨的兄弟们并没有因为高一功不在,而松懈了操练。寨中央小小的空地校场上,此时还有二十多人在演练军阵,所谓螺狮壳里做道场,高家寨虽小,却是五脏俱全,规划上不落小虎寨下风太多。

高一功自己有些不自在,他知道比起小虎寨兴旺发达的气象,高家寨这边低沉失落的气氛,实在让人失望。他微微红着脸,很不好意思地说:“老白和小老虎把事情都办得这样好,到我这里却成了这副模样,实在太过意不去了。高家寨的粮秣囤积也比较有限,恐怕也没办法很好地招待小虎队的兄弟。”

李来亨用力拍了一下高一功的肩膀,他并不觉得高一功把事情办得怎样糟糕,反而赞赏他说:“一功,于大忠是河南三大土寇之一,那简直是可以和老掌盘齐名的人物。你和他相持这么久,虽然落了下风,但还是建成高家寨,兵力损失也不多。我看兄弟们虽然士气不高,可军阵操练却一点都没有松懈,这应该也是因为你平素管束严格吧?”

走在最前面的白旺也转回身来宽慰了高一功两句,他将话题转入正规之中,提议大家到内宅去商讨一下如何联合李好,共同对付屏风寨的办法。李来亨则让郝摇旗和张皮绠留下,叫他们管束好小虎队的五百弟兄,高一功则安排了自己的副手、也是陕北老兄弟的路应标和冯养珠帮忙安置小虎队兵马。

这两位在高一功手下常常搭伙做事的老兄弟,在后世历史中曾经演绎了一出十分讽刺的戏目。

清军南下时,负责留守襄阳的路应标曾将冯养珠留在襄阳,自己亲自前往郧阳试图和王光恩盟誓一同抗清。结果路应标被王光恩和冯养珠出卖,困守土城被清军所杀——可冯养珠投降清军不久,便受尽满洲人的侮辱,他不愿剃发,又在李过、高一功联合南明大臣堵胤锡反攻荆州的时候重新举兵,结果在荆州战死。

这一对相爱相杀、最终又都死在清军手下的高一功两大副将,此时还是关系莫逆的同乡挚友。他们两人办事能力都很不错,路应标颇有主见、有方面之才,冯养珠则是闯军中少有的善于管理杂务和后勤的角色。

不过这样看来,就连高一功手底下的“人才梯队”都要比李来亨雄厚。李来亨手底下除了一个虽有大才却不敢轻用的方以仁外,像郝摇旗、庆叔、张皮绠这些人,都还暂时难以担当大任。

执掌军机的李来亨、高一功、白旺三人,在内宅之中议定,要以熟悉本地地理的高一功所部为先锋,以实力最强的小虎队为主力,白旺所部则可用于留守高家寨。而李好那边,大家也都觉得关系紧要,考虑到如今熊耳山中形式紧张、风声鹤唳,未免引起李好的不快和警惕,决定让高一功先派几个使者到大孤山去问问李好的意见,由李好那边选择场地和时间来进行会盟。

“我认为这样安排是比较妥当,尽量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了,你们觉得如何呢?”这套行动方针是由白旺制订的,他果然性子谨慎、做事周全,安排这种细务总能井井有条,让李来亨十分佩服。

李来亨赞叹说:“人情练达即文章,老白办事细心谨慎又周到,你办事我放心,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一功,事不宜迟,我们就尽快和大孤山那边联系一下,看看李好寨主到底想怎么一个合作法吧?顺便我也很想瞅一瞅,你口中这位很有古时豪杰风骨的人物,到底是什么样子。”

高一功没再说什么,大家便三言两语敲定了这件事。本来熊耳山征讨应该是以本地的高一功为核心,但由于小虎队实力远强于高、白二人,决策的主导权隐然已落入李来亨手中。

其实自从夷陵之战以来,李来亨的决策能力便已经受到闯营众人的信服,他的地位已经渐渐高于一般管队,而更接近于田见秀、李过、袁宗第、刘芳亮这等大将之列了。

李来亨最后拍板,定下主意后,三人便出了内宅。小虎队和白旺所部的兵马,都被路应标和冯养珠安置好了,连素来擅长后勤和营务的白旺也很佩服高一功手下的这两名副将,连连夸赞他们有大将的才略。

“一功,你夹袋里的人物真是丰富!”李来亨感叹说,“咱们闯军的陕北老兄弟不过一千人,但其中具备大将之材的人物,竟不下数十人之多。陕北边塞果然从古至今,都是天下精兵强将的所在之处。”

其实闯军的一千老兄弟里涌现出几十个大将人物,也并不奇怪。毕竟李自成在陕西最鼎盛的时候,控弦数万人之多,现在的一千老兄弟就是这数万人经历众多战役和惨败后剩下来的精华。

数万人中,涌现出几十个大将,其中还有像田见秀这种比较混子的主将,也很正常了。

高一功笑笑说:“那就让路应标去大孤山问候一下李寨主吧,咱们三队人马加起来,兵力已有七八百人之多,也不怕有什么意外。”

他叫来路应标,吩咐说:“你去大孤山山寨,告诉李寨主,闯军的兵马已经到齐。我们都亟待等着同李寨主会盟誓师,给屏风寨一个好看。闯军办事的风格一贯是开诚布公,从不遮遮掩掩,会盟的地点和时间,就交由李寨主自己选择吧。”

第110章 李寨主

熊耳山气度巍峨,大孤山则是熊耳山山区中仅次于两座主峰的一座高山。它孤立于丘陵之间,从小孤山穿过一条山路小径后,就能直接到达大孤山山脚下的李家寨。

李家寨比起高家寨,就要堂皇很多了。这座山寨修在丘陵中间、半山腰的一处平地前,依山傍水,杂有耕田,比之熊耳山里其他地方一派萧条败落的样子,显得要繁荣很多。

“闻名不如见面,虽然还没见到这位李好寨主。但只看李家寨的气象,就知道他是个有些手腕的人物。”

高一功听到李来亨这话,又更加觉得惭愧了。毕竟李好同样受到于大忠的打压压制,但人家就能将李家寨发展得如此繁荣,相比之下高家寨的情况就很不怎样。

不过事情自然不能这样简单对比,李好是本地人,在熊耳山根基深固,也算半条地头蛇。高一功则是初来乍到,实力、资源不比李好,发展的不能尽如人意,也很正常。

“来了。”白旺双眼眯起,看着从寨门处走出的一队人马说道,“那位就是李好寨主吗?”

穿行而出的这队人马,排场倒不大,大概只有十来人的样子,还不比李来亨、高一功、白旺三人的亲随多。走在正中间的应当就是李好了,他看起来很不像是高一功口中的豪侠形象,反倒像个事业不顺的中年家长。

李好没有束发,更加显得气质颓顿。其实仔细辨认一下,可以看出他的年龄应该还不到中年,约莫只有二三十岁的模样。只是由于整个人都很颓靡,胡子拉渣,满脸愁容,才显得年老。

这种样貌气质出乎李来亨的意料之外,依他的想象,李好应该是那种爽朗大气的豪侠样子,却没想到气场如此颓丧。

“高兄弟,有一段时间不见了。”李好向高一功抱拳致礼,然后才问道,“这两位就是闯营的白头领和小李头领吗?”

首节 上一节 98/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