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135节

一下拿出三千两白银,饶是张家豪富,这么大的一笔开销也让张知鱼的心头犹如在滴血一般,了清了钱款之后,自己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这个让自己伤心的地方。

打赢了一场官司,居然就赚了这么多的银两,陈庆之的心里自然也是极为的高兴,拱拱手之后,便要跟谢云秋告辞,哪知谢云秋却一招手把他又给拦了下来。

“陈小官人慢走,本官还有些事情要与你相商,你随我来。”

听到招呼的时候,陈庆之先是一愣,接着心里已经了然,看样子自己肯定是又沾了贾昌朝贾大人的光,连忙点了点头,跟在谢云秋的身后,不一会的功夫便来到了县衙的后院。

穿过客厅,谢云秋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陈庆之也不好过问,就这么低头着跟在他的身后,直到来到一片竹林前谢云秋才停了下来,笑着招呼道:“陈小官人看我这后花园的风景如何?”

放眼望去,却是鲜花与绿竹交相辉映,淡淡的花香伴着微风吹来,让人生出一丝心旷神怡之意,一弯小溪却是从围墙外缓缓流进,到了园中凉亭下面时形成了一眼清泉,接着又流出花园。

陈庆之打量了一番之后,缓缓点了点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光是见到这一弯清泉,便能看出陈官人之向往,怕不在这里,而是在四周田野幽旷之中。”

“哈哈哈。”谢云秋不由大笑了起来,笑过之后,指着陈庆之说道:“怪不得贾相公一再夸奖陈小官人,这张嘴果然是伶牙俐齿,只是在下就有一点不明白了,为何说起来头头是道,等到县试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却是生涩无味,让人没办法看下去。”

“这……”陈庆之顿滞,眨了眨眼睛苦笑道:“这怕是一种病吧。”

“哦?什么病?”谢云秋好奇问道。

“呃……怕考试的病。”

“呵呵呵。”谢云秋又一次被陈庆之的话给逗笑了,等到笑声停下来之后,自己不无指点道:“其实科考这种事情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能抓住主考官的心思,这一科的成绩就肯定不会太差,就像刚刚陈小官人说的,本官最喜欢的就是这山山水水。”

陈庆之清楚地知道,谢云秋的这些话肯定不是无的放矢,他这就是在给自己提醒,提醒自己下一次县试的时候,该怎么做答才能一举通关。

自己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接着深深一躬:“多谢谢官人提点。”

“哎,本官只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至于你这次能不能考中,还是要靠你自己的本事才行。”

这就差把题泄漏给自己了,自己若是这次再考不中的话,可就真的有些说不过去了,更何况自己还准备连登三场,若是在这第一场县试便折戟沉沙,自己还拿什么去迎娶苏小容。

点了点头,陈庆之正色道:“官人放心,学生一定有信心考取下一科。”

“呵呵,这就好。”谢云秋笑着点了点头,立刻就把这话题给茬开,坐下之后,却是亲自烧水烹茶,趁着水还没有开的时候,自己倒是好奇地问道:“本官一直都有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

“官人有什么问题只管问,学生知不不尽。”

顿了顿,谢云秋好奇地问道:“陈小官人把家里的宅子都卖掉换了张知鱼的四百亩地,按理来说,地里的种子都已经种了下去,你只要把这地看好之后,秋天便能有所收获,为何偏偏要把种子全都刨了出来?这又是为了什么?”

陈庆之也没有隐瞒之间,笑了笑道:“官人不知,就是因为卖宅子这件事,学生被家中老母好一顿的埋怨,至今也不怎么理睬我,若是只靠这些地里粮食的产量,恐怕学生要赔个底朝天,至于学生种的是什么……大人可曾听过棉花?”

“棉花?”谢云秋一愣,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这倒真的没有听说过。”

“学生现在手中也没有成品,不过前些日子学生倒是送给了贾大人一块,这种棉花若是纺成线,织成布,穿上身上却是比麻布要舒服许多,虽说比不上丝绸的感觉,但胜在价格低廉、便宜,等到冬天再填充到被褥里面,却是保暖的上好佳品。”

“哦?居然还有这么神奇之物?”要知道谢云秋也是从贫寒子弟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自己小时候最苦的事情就是晚上的夜实在是太冷,家穷的时候买不起贵重的皮草,只能是用麻布填充上干枯的稻草,每天到了半夜自己就会被冻醒,如果这棉花真的像陈庆之说的那般乃是保暖的上好佳品,那他可是造福天下百姓呀。

“这棉花若是真的像陈小官人说的那般神奇,小官人为何不多种一些?”

陈庆之苦笑道:“先前得到棉花种子时,我倒是想过跟苏家合作种植棉花,只是……”摇了摇头,陈庆之幽幽一叹:“苏员外觉得这棉花实在是不靠谱,所以就一口否决了,本来我准备先去牙行买几十亩地的,可是牙行非说这四百亩地不能分着卖,所以只能是把宅子卖掉,才凑齐这些钱,把地买了下来。”

原来是这样,看来陈庆之也是倾家荡产才买下这四百亩地,仔细地琢磨了一下,谢云秋到是好奇道:“既然这棉花真的这么好,那不如本县出面,找些员外,再多种植几百亩如何?”

陈庆之现在只恨没有早点遇到谢云秋,要是早见到他,自己也不至于把宅子都卖掉,不过现在嘛……好像已经晚了。

苦笑地摇了摇头,陈庆之叹了口气:“恨不能早点遇到谢官人,现在再种的话时间却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谢官人若是想多种些棉花的话,也只能等到明年了。”

谢云秋也明白节气对于种地的重要性,自己缓缓点了点头,不过却笑道:“既然事已经至此,也就不用想太多了,等到秋天棉花收获制出成品之后,想必再劝说别人,就更容易些了。”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之后,陈庆之这才从谢云秋这里告辞,到了县衙门口汇合袁西川之后,两个人便重新回到了锣鼓巷,就在两个人刚刚进到巷口的时候,陈庆之便听到巷子里面传来一阵吵杂的声音:“哟,这脸还真够大的,搬走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还说这辈子都不会回到锣鼓巷,这才几天的功夫呀,怎么着,是不是你家偷来的银子花光了,活不下去才回来住的?”

“放屁,你家的银子才是偷来的。”这明显是老娘的声音。

“要不是偷的,你家陈庆之又怎么会被官差给带走?依我看呀,他这辈子是放不出来了。”

第187章 陈家的骄傲

别看陈大娘平时牙尖嘴利的,可到了这时候,心里还是一阵的发虚,儿子陈庆之被衙役带走迟迟不归,袁西川自从走了之后也再也没有回来过,身边又被围了这么多刁妇,自己双拳难敌四手,很快便落了下风。

看着这付场面,陈庆之倒也是有些心酸,局面闹到这一步,自己也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就算自己现在买不起大宅子,但为老娘租一间也不是不可以的,自己本以为老娘与邻里之间的关系还算不错,现在一看,错的却是自己。

想到这,陈庆之也不忍在看下去,刚准备上前带着老娘离开,谁之身后却突然驶来一辆马车,从陈庆之与袁西川的身边走过时,陈庆之顿时一愣,这不是苏小容的马车吗?她怎么来了?

马车经过陈庆之的身边时并没有停下的意思,而是直接驶向了陈家的门口,冷不丁见到如何华丽的马车时,刚刚还冷嘲热讽的人们立刻拘谨地把嘴给闭上,别看她们嘲讽起陈大娘是一套一套的,可是骨子里依然只是普通的小老百姓而已,这辈子最怕的就是这种有钱人,一见到马车来时,纷纷退后了几步,把小巷给让了出来。

马车到了陈大娘身边的时候终于停了下来,车帘一挑,一个美若天仙般的姑娘从里面走了出来,先是左右看了看,接着目光便落到陈大娘身上,接着幽幽一叹,半是埋怨道:“陈大娘,你可让奴家好找,难道是嫌奴家的宅子不够大是怎么着,非要回到这里来,你跟街坊邻居念旧情,可是谁跟你念旧情呀,听奴家的,咱们还是回去住吧。”

见到款款走到自己身边的苏小容,陈大娘顿时傻住了,尤其是听到她说的话,自己更是满头的雾水,呆呆地望着苏小容,这时倒是注意到苏小容冲着她眨了眨眼睛,自己这才明白过来,心里倒是一阵的感动,轻轻叹道:“原来是苏姑娘呀,哎,我这不也是住不惯外面吗,本想着住到这些老街坊老邻居的身边能自在一些,看起来……还是算了。”

哟,这寥寥几句话,就让四周的人为之一愣,尤其是那些刚刚还在嘲讽陈大娘的人,更是惊慌不已,这个漂亮的女娃又是谁家人?怎么跟陈大娘关系这么的密切?难不成是陈大娘未来的儿媳妇不成?

难怪陈家突然变得豪富起来,敢情是攀上了高枝,虽不知道这女娃到底姓什么,但单单是这辆马车,也不像是什么小门小户,这时倒都有些后悔,刚刚自己说那些话做什么,早知道说几句好话说不定陈大娘念着旧情,兴许把自己也从锣鼓巷给带走呢。

都到这个时候了,要是自己再不动手,人家可就要走了。

想到这,早已经有手疾眼快的人围了上来,一口一个老姐姐叫着,跟陈大娘打听着这漂亮的姑娘又是谁家的,看她们那样子,恨不得贴到陈大娘的身上,用来向苏小容证明一下自己跟陈大娘之间的关系有多么铁。

只是短短半天的功夫,自从陈庆之被衙门里的都头带走之后,自己就尝遍了世态炎凉,那些平时见到自己就一脸讨好的姐妹一个个全都变了脸,恨不得把陈庆之形容成那种作恶多端的江洋大盗一般,恨不得他再也不会被放出来似的。

现在苏小容来了,她们立刻又换了一张脸,把刚刚说的话全都忘到了脑后,恨不得立刻贴到自己身上,摆出一付大家姐妹情深的面容给苏小容看。

自己真的是累了,陈庆之到现在也不知是死是活,周围又都是一群落井下石之人,这样的日子自己实在是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倒是对苏小容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陈大娘勉强冲着苏小容挤出一个笑脸:“小容呀,咱们现在还不能走,庆之还没有回来呢。”

“大娘你回头看,庆之已经回来了,你看他满脸通红的样子,分明就是在县衙里喝过酒才回来的。”

陈庆之在县衙里明明喝的是茶,到了苏小容这里却变成了酒,别看他脸上并没有通红的颜色,可是既然苏小容都说了,那么其它人就以为是自己眼神不好,立刻顺着她的话埋怨道:“陈小官人这的确是有些过了,自己在县衙里喝酒,却让你娘在家里担心这么久,你心里也能过意得去。”

我心里能不能过意得去,那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是你们在这里欺负我老娘,那自己就不能忍。

首节 上一节 135/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