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165节

“找钦差大人救命?”那伍长到了面前抬头打量了一番白依依,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之后,白依依脸上的妆容也淡了不少,仔细这么一看,倒是也能分辨出她是一个女人。

那伍长犹豫了一下,干脆直接挑明道:“你这小娘子还是离开吧,再待下去,不是让我们难做吗。”

白依依脸上的表情都快要哭出来似的,连声哀求道:“这位大人,就麻烦你帮我一次,我真的赶着去救人的,要不你给钦差大人传个话也行,就说是陈庆之遇险,等着他去搭救。”

陈庆之是谁?

这位伍长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不过见白依依脸上的表情如此焦急,自己还是发了一丝善心,看了看左右,接着压低声音道:“跟你说句实话,钦差大人此时并没有在船上。”

“啊?”白依依一愣,连忙追问道:“那钦差大人在哪里?”

伍长随手一指岸上道:“富州知府有请钦差大人瘦西湖赴宴,小娘子若是想见钦差大人的话,不如去那里碰碰运气。”

瘦西湖赴宴?

白依依把这五个字牢牢记住,连忙点了点头匆忙道谢:“谢谢,多谢二位。”

“去吧,快点去吧。”伍长挥了挥手,看着白依依快速地离开这里。

等到白依依走了之后,先前的许六郎却是好奇地问道:“头,钦差那里防范得那么严,这小娘子能混进去吗?”

“哼,能不能混进去就是她的事情了,只要她不在这里碍眼怎么都行。”

“高,实在是高。”

瘦西湖上画舫中,贾昌朝正与富州知府白沛天一同泛舟湖上,望着这波光淋漓的湖面,贾昌朝却是有感而发道:“本官刚刚从杭州的西湖归来,到了白大人这里却有一丝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富州瘦西湖果然是名不虚传。”

“呵呵呵……”白沛天得意地笑了笑道:“贾大人不知,富州瘦西湖虽然没有杭州的西湖出名,但是每年也是吸引不少学子前来游玩,也留下不少闻名的墨宝,今天既然贾大人兴致这么高,不如就在这里吟诗一首如何?”

“这……”贾昌朝愣了一下,这几年自己一心从政,倒是很少再作诗,现在被白沛天这么一提,自己顿时显得有些尴尬,犹豫了一下,突然指着岸边的学子道:“白大人说得有理,只不过今天当着富州这么多学子的面,本官就不献丑了,不如让富州的学子为这瘦西湖奉上佳作,取最佳者,老夫亲自敬他一杯酒。”

当船上的消息传到岸边的时候,这些等待已久的学子们顿时都兴奋了起来,自己巴巴地赶到这里来为了什么?还不是想在贾大人的心里留下一点点印象,现在一听最佳者居然能得到贾大人敬酒,立刻挖空心思想了起来。

就在这时,白依依也终于赶到了瘦西湖,刚一进园,自己就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围在岸边,两旁皆是全付盔甲的禁军守卫,自己站在高处望了几圈之后,也没找到贾昌朝的所在,犹豫了一下,自己干脆找了一个离近的学子,拱手问道:“这位仁兄,听闻钦差贾大人在这附近,我怎么没看到呢?”

“呶,那画舫里坐着的便是贾大人。”书生连头也没抬,随手便是一指。

这……

一看到湖中的画舫,白依依就傻了眼,这么远的距离,就算自己喊破了嗓子,贾昌朝也未必能听到得,再者说周围还有这些禁军在,只怕自己刚一开口就得被人给抓起来。

不行,自己还得想个稳妥的办法才行。

白依依看了看四周,却突然发现每个人都在冥思苦想着什么,自己顿时一愣,还是刚刚那个人问道:“这位仁兄,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那人被白依依的话给打断了思路,立刻不悦地皱起了眉头,没好气地瞪了白依依一眼,干脆地说道:“贾大人有命,岸上书生以瘦西湖为诗,若得最佳者,便可上得画舫,贾大人亲自敬酒一杯。”

能上画舫,面见贾大人?

白依依心里顿时一喜,只是片刻就又皱起眉头来,这里光是自己能看到的书生就不下百人,这么多人里面肯定有诗赋高手,就凭自己那两把刷子,怕是没办法拿到这最佳。

皱着眉头想了又想,白依依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接着脸上的表情便兴奋起来,看了看四周,接着朝一旁挤了过去。

差不多过了半个时辰之后,画舫终于驶回到岸边,不过贾昌朝并没有下船的意思,不多时,手下人便拿着一摞白纸匆匆走了上来。

“禀大人,这些诗赋便是富州学子所做。”

“嗯。”反正还有得是时间,贾昌朝也并不着急,拿起白纸开始逐一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自己还不忘给白沛天些面子,笑着说道:“富州人杰地灵,做出来的诗也是与众不同,这一句‘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就妙得很。”

“贾大人过奖了。”白沛天配合了地笑了笑。

贾昌朝看得很快,毕竟一首诗好不好,第一眼基本就能看出来,眼看着到了最后几张的时候,贾昌朝的目光突然停了下来,接着‘咦’了一声,不由自主地说道:“他怎么会在这里?”

第228章 救人如救火

诗的落款写的是陈庆之。

贾昌朝见过陈庆之写的字,而且自己手上也有一卷陈庆之亲笔书写的诗赋,上面的字跟这张纸上面根本不像一个人书写。

虽然这张纸上的字的确也很不错,只是看起来却显得有些秀气,哪像陈庆之的字如行云流水一般。

意识到自己好像认错人之后,贾昌朝不由自嘲地笑了笑,目光便落到了纸上,随意地看了一眼之后,自己整个人便是一滞,目光不由自主便被吸引了过去。

“贾大人,贾大人?”一旁的白沛天等了半晌也不见贾昌朝开口,目光呆呆地望着手中的宣纸,嘴里无意识地念叨着什么,声音小得让自己根本听不到。

被白沛天这么一唤,贾昌朝终于从迷茫中清醒了过来,幽幽地叹了口气:“富州果然人杰地灵,匆忙之间居然有人能写出这等水平的诗句,实在是了不得,了不起呀。”

呃?

被贾昌朝这么一夸,白沛天也起了兴趣,连忙凑到贾昌朝身边,目光往纸上投去,嘴里不由喃喃地念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妙,妙呀!”

读完之后,白沛天的眼前顿时一亮,惊讶道:“此诗大气磅礴,完全将瘦西湖优美的风光写了出来,当得起最佳二字,这是哪位才子写的,说不定本官也认识。”

说完,白沛天的目光便落到下面的落款上,当看到陈庆之那三个字的时候,自己却是微微一滞,脑子里想了想,却是怎么也没想起来,这个陈庆之到底是谁,自己好像从来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后面的几首诗贾昌朝不过是一略而过,然后拿着这首诗笑道:“白大人,看起来这首《晓出六月》应当为此次最佳,你以为如何?”

贾昌朝都说是最佳,那白沛天又怎么会薄他的面子,再者说,自己从这里诗里也挑不出一首比这首更好的,所以赞同地点了点头:“贾大人的话,下官也同意。”

“那就好,贾昌朝笑了笑,接着吩咐道:“来呀,传令下去,把这首《》的学子陈庆之请到船上来。”

“是。”立刻有人应了一声,不多时的功夫,画舫上便有人大声念道:“此次夺魁者,乃是陈庆之,陈小官人还请上船,钦差贾大人有请。”

人群顿时沸腾了起来,毕竟大家都是富州的学子,平时之间也多有往来,大部分人的名字都听说过,可是这个陈庆之地实在是陌生得很,众人纷纷扭头左右看去,想看看这位陈庆之到底是何人。

首节 上一节 165/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