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174节

当然,陈庆之也不过只是开个玩笑缓解一下气氛罢了,还跟白依依商量,等到两个人重回杭州之后,便带她亲自去乡下体验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乡土之情。

船速很快,没几天的功夫画舫就已经快要到了东京,只是离东京越近,白依依脸上的表情就是越发的不舍,陈庆之开始并没有注意到,不过见到白依依不时倚在窗户上发愣的样子,自己似乎也觉察出一丝不妥。

“依依,明天咱们就要到东京了,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要跟我说?”望着窗外的晚霞,陈庆之终于说出自己心里的疑惑。

这一次白依依并没有回避之意,如果今天自己再不说的话,怕是今后就再也没有说出口的机会了。

“小官人,奴家的确是想跟你一起回杭州的,只是……”白依依一付欲言又止的样子。

“只是什么?”陈庆之好奇地问道。

“只是我怕樊楼的主人不让我赎身。”白依依自小便在樊楼,凭着一付靓丽的歌喉这么多年早已经是名声在外,不知这东京城内多少官人士子都等着她卖身这一天,甚至早有人开出万两白银的天价出来。

所以白依依担心自己回到樊楼之后,樊楼的主人不会轻易地放任自己离开,就算肯的话,也会搞出一个天价的数字来。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目前麻烦就麻烦在自己这次来东京并没有带太多的银子,而且就算自己把所有家当都带来,恐怕还没有白依依手中的银子多。

犹豫了一下,陈庆之低声吩咐道:“到了东京之后,依依先回樊楼,跟那主人打听 一下赎身的价格,至于银子的事你不要考虑太多,由我来想办法,只要他肯吐口,哪怕是十几万、几十万两我也能筹到。”

这天下恐怕没有比这更美的情话,如果一个男人肯为你出这么多银子的话,那自己就算托付自己的一生又有何妨。

不知不觉中,白依依的眼睛已经流了下来,轻轻地点了点头道:“小官人放心,奴家会在樊楼一直等着你的到来,哪怕是死,我也不会让其它男人碰我一丝一毫的。”

夜深了,两个人重新分了开,从白依依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渴望上看,陈庆之知道她是想让自己留下,只是自己并不想做这种趁火打劫之事,还是狠心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躺在自己的床上,却久久未能入睡,满脑子里面想的都是银子银子,到底要多少银子才能打动那位樊楼主人的心呢?

第239章 有谁认识君

第二天的中午时分,画舫终于停靠到了东京汴梁的码头,还不等白依依跟陈庆之惜别,就被早已经等在这里多时的樊楼马车给接走。

望着渐渐远去的马车,陈庆之的心里也是异常的复杂,脑子里似乎预感到一丝危机,这次进京应该不会像自己想像中那么的容易。

这边还在感慨,同船的刘溪山等人便走了过来,微微一笑道:“陈兄怕是与我等不是一路,所以就在此先告辞了,此次同行,多蒙陈兄照顾,等到再回杭州时,在下一定好好谢过陈兄。”

“刘兄太客气了,祝愿各位好友能如愿以偿,早日回到杭州相聚,告辞。”

白依依走了,刘溪山也走了,码头上只剩下自己一人,望着汴梁这座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陈庆之长长吐了口气,接着信心十足的向城市中走去。

刚刚出了码头,就已经有人围了上来,一看陈庆之这付打扮,就知道他是外地进京之人,笑着问道:“这位小官人,可是要住店?小店环境幽雅,收拾得十分干净,而且价格公道,每晚只要十文钱便可。”

“小官人你别信他的,他的店开在集市边,整天都吵得人睡不着觉,去我家,我家比他家干净多了。”

“我说齐六郎,你是不是欺人太甚了,这生意可是我先来的。”

“你先来的又怎么样,老子今天就抢你了又怎么样?”

“你是不是想打架呀,来来来。”

自己可是连一句话都没说,这边就差点要打起来了,陈庆之无奈地分开二人,自己笑道:“二位误会了,在下并不住店。”

“不住店?”一听没了生意,两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些难看,也没了刚刚剑拔弩张的样子,嗤笑道:“小官人莫要逞强,难不成还想省下几文钱住破庙不成?实话跟你讲吧,这汴梁城里的破庙可不是谁想住就能住的,早就被人占光了。”

“哦?还有此事?”陈庆之顿时一愣,他担心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刚刚离去的刘溪山等人,也不知道他们此去会不会遇到什么麻烦。

“当然了,这么大的汴梁城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小官人若是为了自己的安危着想,还是跟我们一起回去住店吧。”

陈庆之笑着摇了摇头:“不瞒二位,在下真的不住店,麻烦二位问一声,可知参知政事贾大人的府邸在哪里?”

“你说谁?”两个人顿时一愣,这小子怎么整出一个贾大人来。

“贾昌朝贾大人。”陈庆之又说了一句。

这回两个人听清了,不由面面相觑,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有这么大的门路,居然问到了贾大人的府上,这好像已经不是自己能够得罪的了。

心里暗叫倒霉,顺手给陈庆之指了贾昌朝府上的位置,还不忘提醒一声,贾大人的府邸离得有些远,小官人不妨雇辆马车,另外坐马车的时候,一定要坐车头上挂‘诚义行’的马车才行。

诚义行?

陈庆之心里默念了几遍,拱手谢过二人,沿着道路向码头外走去。

“老六,你说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刚刚还势如水火的两个人转头就凑到了一起,望着陈庆之离去的背影好奇地问道。

“切,还能是什么。”齐六郎一脸不屑地哼了声:“还不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以为自己做了几首歪诗,被别人一夸就不知道天南地北了,还找什么贾大人府,我看呀,别说是见贾大人,怕是连人家门都进不去。”

“嗯,言之有理。”那人点了点头,一付恍然大悟的样子。

按两个人说讲,陈庆之很快便在码头上找到了停车马的位置,果然有很多马车上面挂着‘诚义行’的木牌,而对面还有一些没有挂木牌的马车,双方隔着一条道路泾渭分明地列在两旁,看起来果然是上诚义行的马车要更多些。

看到陈庆之走了过来,立刻有车夫迎了上来,笑着招呼道:“小官人可是要坐车?”

“我想去参知政事贾大人的府上,不知要多少钱?”

“贾大人?”那车夫也是一愣,再看陈庆之的时候,眼神已经多了几分审视,笑着点了点头道:“贾大人的府上离得远了些,得十文钱才行。”

跟刚刚两个人讲的价钱也差不多,陈庆之也不愿去打听便坐到了马车上面,不多时马车便开始慢慢驶了起来。

马车行驶在路上,陈庆之的目光却一直好奇地望着窗外的景色,这里城市的风格与杭州有些相同之处,唯有路人的口音却是大相径庭,听起来却有一丝亲近之意。

马车行了差不多两刻钟,终于拐进了一条胡同中,到了一半的时候马车就停了下来,车夫讪笑道:“小官人还是在这里下车吧,前方便是贾大人的府上,我这马车不好停在门前,会被人扣下的。”

哦?原来还有这等事?

陈庆之好奇地从马车上下来,往前方望去时,果然几十步之外的地方有座宏伟的宅子,门前挂着的灯笼上写一个‘贾’字,这里应该就是贾昌朝的府上了吧。

先把马车的车钱结清,陈庆之便往贾府走了过去,只是还没等他到门前,从门口的台阶上就走下来一个人,手一伸,满脸警惕的说道:“站住,干什么的?”

首节 上一节 174/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