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269节

在这里的都是人精,哪个能听不出樊三娘话里的意思,虽然心里颇有遗憾,这么妩媚的女子居然被陈庆之给占了去,但脸上的表情还是表现得比较大方,主动介绍了一番,大家就算是认识了。

陈庆之本想下船之后带各位去吃顿饭,可是没想到自己刚刚提起此事,赵金刚便摆了摆手道:“小官人莫要客气,吃饭的事等到完事之后再提也来得及,眼下我们各人还有各人要忙的事情,所以还是先散了的好,等到八月十五那天,咱们惜月楼再聚不迟。”

说完,五个人跟陈庆之一拱手,就各自的散去了,直到这时,陈庆之才注意到,原来在码头的不远处,早有各家的轿子在此等候,上了轿子之后,便各自离开了码头。

合着自己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人家根本就没有跟自己吃饭的打算。

看着陈庆之露出讪讪的表情,樊三娘却笑道:“小官人莫要遗憾,他们不吃没关系,奴家陪你吃,要是觉得奴家一个人不够的话,把小怜叫来也行。”

一想到杜小怜现在跟古寒之间的关系,陈庆之连忙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我可不想被古大人拎刀子在后面追,他们不吃没关系,咱们去吃。”

虽说这五家的根基都在汴梁,可是在杭州这一片自然也有自己的买卖,坐轿子回去之后多是回到自家的院子中,唯有张家的家主张桎辕并没有回自家,而是坐着小轿到了一处大宅子前。

小轿刚一落地,宅子的大门便大开,从里面急走出几个身影,当先的那位来到轿前,笑呵呵的一拱手道:“族兄到此,知鱼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家的张知鱼。

张桎辕见到张知鱼时,笑容立刻挂到了脸上,伸手拍了拍他的手背,低声笑道:“值此危难之时,咱们张家人自当同心协力,我不帮你,还有谁能帮你。”

“族兄果然高义,里面请。”张知鱼一付深有触动的表情,跟张桎辕一同进到了宅子中。

到了客厅,又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见过张桎辕,等到茶水奉上之后,张知鱼立刻迫不及待地问道:“族兄上次信上所说可是真事?”

“当然是真。”张桎辕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陈庆之只是卖一个销售权便卖了四十万贯,他就真的不怕那内衣的样式被仿制不成?”

内衣?

自己也只是听说,却从来没见过到底是什么样子,不过想想不管是多么复杂的衣裳,自己也能仿制出来,那赵家的钱岂不是白白打了水漂。

“仿制,倒没什么难度,只是……”顿了顿,张知鱼担心地说道:“万一那赵家派人顺藤摸瓜,岂不是一下就能找到我这里,到时候还得族兄出面帮我挡一挡才行。”

“放心,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我不帮你又能帮谁。”

“多谢族兄帮忙。”

第357章 风云涌动中

“这,就是你说的棉田?”

刚刚过了午时,陈庆之与赵金刚两人便来到了位于城郊的棉田,望着雪白的棉桃,赵金刚的脸上却是充满了惊诧的感觉,自己倒是没有想到,陈庆之口中的棉田居然会是这个样子。

点了点头,陈庆之笑道:“没错,赵员外看到的这些全都是棉田,只不过今年的产量有限,纺出来的棉线大多数只能用做内衣,等到过几年棉田的规模扩大之后,用途就更加的广泛了。”

“哦?还有别的用途?”赵金刚最喜欢的便是这种新鲜事物,因为只要人们能够接受这种新鲜事特,伴随着他们的便是最丰厚的利润。

假如陈庆之所说是真,那自己说不定也能考虑一下,多多种植一些棉花才是。

“当然有。”陈庆之伸着手指给他讲解着:“包括人们身上所穿的衣服,盖的被褥,这些都可以用棉花来代替,而且若是规模足够大的话,这棉花的价格甚至比麻还要低廉许多。”

光是每个人身上穿的衣裳那就是一个似乎天文般的数字,更别说被褥跟每个人同样息息相关。

笑容立刻挂在了赵金刚的脸上,白花花的棉桃似乎像一锭锭元宝那般的可爱,笑着笑着,自己倒是担心一件事情:“对了小官人。”

赵金刚看了看四周,担心道:“小官人就不怕别人来偷棉花吗?”

“赵员外放心,对此在下早有准备。”说完,陈庆之看了看四周,大声地吼道:“英昭。”

声音回荡在棉田中,马上就得到了回应,只见不远处的棉田中跑出一个人来,到了陈庆之面前笑道:“师傅,你找我?”

陈庆之一阵的头疼,以前怎么让洪英昭拜师他都跟头犟驴似的不肯拜,自从自己教了他简单的一套泰拳之后,见到自己时,嘴巴就像抹了蜜似的,就算自己不让叫也没办法阻止他。

不过,叫就叫吧,谁让人家的背后还有两个大高手撑着呢,自己教了他们的儿子,以后自己有事,他们总不能看着不管吧。

笑着一指身边的赵金刚道:“这位是汴梁来的赵员外,他想了解一下有没有人到这里来偷棉花的。”

“偷棉花?”洪英昭眼睛一瞪:“谁敢。”

接着转回身突然打了个响哨,只见原本空无一人的棉田中,突然冒出十几个人头来,还有人大声问道:“帮主,有什么吩咐?”

洪英昭只是挥了挥手,接着得意地说道:“看到没,这些都是我们铜钱会的兄弟,只要敢来偷棉花的,一率抓起来示众。”

说完,洪英昭倒是轻轻叹了口气,一脸无奈地说道:“只可惜,这都好几个月了,连个偷棉花的人都没来,附近那些村民连看都不看这里一眼,说这些棉花根本不能吃,完全是浪费土地。”

浪不浪费,只有自己说了算。

不过这样也好,他们现在看不到棉花的价值,所有把这些当做无用的东西,等到自己上了规模之后,这些怕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了。

看过之后,赵金刚倒是彻底放下心来,内衣的事一定要赶在过年之前做出第一批货送到汴梁,至于种不种这棉花,自己还要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下才行。

不过以自己的经商头脑,却隐隐看出这棉花也许会渐渐流行起来。

待两个人重新回到汴梁之后,一起坐到了酒楼中,两杯酒下肚,赵金刚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小官人回来得早,可曾听说最近汴梁城又有新的消息?”

“消息?”陈庆之一愣,摇了摇头好奇地问道:“什么消息?”

“西夏李元昊不是死了有一段时间了吗?现在离明年大宋进贡岁币的日子也没多久了,现在听到一丝风声,说是西夏人准备庆祝新皇登基大典,急需各种锦锻,打算将今年进贡的钱全都换成锦锻带回西夏去。”

啊?

这可是石破天惊一般的消息,要是这样的话,自己手上的这些布料岂不是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陈庆之眨了眨眼睛,似乎还没有从这惊天一般的消息中恢复过来,犹豫了一下,谨慎地问道:“员外这消息是从哪里得来的?”

“京城里的一些官员都已经传开了,还有在来时的船上,张员外也有曾提起,而且他还准备这次在唱卖会上多买一些,说不定回去就能大赚一笔了。”

张桎辕?

陈庆之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忍不住就想到了张知鱼,按理说西夏的新皇已经登基这么久了,为何偏偏赶在这个时候搞什么登基大典?而且锦锻在西夏人眼中只是奢侈品,却并不是必需品,很难想像,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时,西夏人却要搞什么登基大典,这会不会是谁放出来骗人的话呢?

首节 上一节 269/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