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298节

诺大的宅子里显得有些空荡,干活的工人依然在忙碌着,袁西川已经赶到了这里,看到两个人的时候只是随意地招呼了一声,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忙,陈大娘这里也需要人去安慰,总之,原本安定下来的一切,随着陈庆之这次受伤又乱了套。

二女来到客厅时,却是连个人影也没有,苏小容随意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目光却失神地盯着脚下,直到袁彩蝶疑惑地问了句之后,自己这才抬起头来,声音淡淡道:“妹妹该知道,我真的不是故意伤到庆之的。”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庆之哥已经走了,能不能找回他都是两说。”袁彩蝶的声音中还是透露着一丝不满。

苏小容脸一红,苦笑道:“其实妹妹的心思,我早就清楚,原本想着我跟庆之成亲之后,我找你谈一次,若是你想嫁到陈家,我便让庆之娶你进门,可是现在……”

袁彩蝶对陈庆之的感情一直很好地隐藏在心里,听到苏小容这么一说,自己倒是微微叹了口气:“若是庆之哥还在,我倒要谢谢苏姐姐,只是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苏小容斩钉截铁道:“天下这么大,总有奇人异士能够治愈庆之的眼睛,当然想找到他们必须要付出一大笔金钱才可以,庆之把所有的一切全都给咱们留了下来,咱们就有负责安排好所有的一切,小容,听姐姐的,咱们把所有的生意都搞得红红火火的,用赚来的钱去庆之寻找神医,说不定某一天庆之就会好好的出现在咱们面前。”

“这……”袁彩蝶似乎被苏小容的话所触动,点了点头:“那好,就按姐姐的意思,咱们替庆之经营好这一切。”

第394章 当时已惘然

秋意渐寒,船越往北,空气中的温度似乎就越冷了几分,当船又一次停到乌墩镇的码头时,陈庆之的脑子里立刻又浮现出白依依那样俏丽的面容,几个月前就是在这里,自己跟她之间有了第一次深刻的接触,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自己的心中无形多了一个靓丽的身影。

人虽然不知道去了哪里,但是心中的那道身影却似乎没有淡去,随着熟悉地方的临近,似乎又清晰了几分。

“怀玉。”陈庆之突然喊了声。

“哥哥,你饿了吧,我这就下船去买点吃的。”几天的功夫,原本调皮捣蛋的杨怀玉似乎成长了许多,应了一声之后,便想往码头上走。

“等等。”虽说眼睛看不到,但是陈庆之对周围的声音敏感度却大大的加强,随意的一挥手,便把杨怀玉的袖子攥在手中,随即站起身来:“坐了这么久的船,我也想下去走走,咱们找个酒楼,好好吃上一顿。”

“好。”现在陈庆之说什么话,对于杨怀玉来都说跟圣旨一般,他跟杨满堂两个人一左一右扶着陈庆之小心地挪到了岸上,呼吸着空气中那淡淡的腥气,向着镇上走去。

眼睛看不到前面,似乎连走路都变成了一件难事,尤其是当地面凸凹不平的时候,每走一路都要小心些,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往前,如此可怜的陈庆之看得杨满堂心里面这叫一个难受。

“庆之,前面有家酒楼,咱们到那里去吧。”杨满堂看到前面的酒楼,也不管是不是陈庆之要找的最大的那一家,便招呼着陈庆之进去。

陈庆之点了点头,当三个人来到酒楼门口的时候,早有店小二笑着迎了出来,看到陈庆之眼睛上的布时还被吓了一跳,要不是三个人身上穿的都是不错的衣裳,恐怕自己就把他们三个给当成乞丐了。

很快,店小二便整理了一下情绪,笑着问道:“三位客官,你们是住店还是吃饭?”

“吃饭。”杨怀玉向前一步,看了看四周,接着问道:“找一张靠窗的桌子,把你家的好酒好菜全都上来。”

哟,居然还是个大客户,小二心里这叫一个高兴,只是讪笑道:“三位客官,一楼靠窗的位置都已经坐满了,要是不嫌弃的话,二楼倒还是有空位。”

看了一眼酒楼的楼梯,杨怀玉先跟陈庆之低声问了一句,这才点了点头:“前面带路。”

小二果然没有说错,酒楼的二楼空着的位置还有很多,三个人在一张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没多久的功夫,酒菜便端了上来。

“哥哥你尝尝,这家的鸡做得不错。”杨怀玉细心地把鸡肉挑了出来,放到了陈庆之的碗里。

陈庆之一手端着碗,另一手拿着筷子,动作虽然很慢,但却很准确地把碗中的鸡肉送进自己的嘴里,放下碗的时候,自己倒是自嘲道:“眼睛虽然不好用,可是手却越发的灵活,看起来,人还是要逼一逼,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厉害。”

陈庆之的话并没有引起杨家姐弟的共鸣,在他们看来陈庆之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可怜了,就连自己吃饭的速度也慢了些。

“哥哥,你别太难过了,大宋这么大,肯定有无数能人异士的,要不这样,咱们先回汴梁,我让老太君去官家面前讨个面子,求几个御医来给你治病,一定会有效果的。”

“还是先去代州一趟吧,我总觉得冥冥之中像是有什么在呼唤着我似的,只要到了代州之后才能知道。”

“那好吧。”杨怀玉规劝无效,只能是悻悻地叹了口气。

就在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聊的时候,外面却突然传来一阵喜庆的锣鼓声,陈庆之耳朵比较灵敏,立刻好奇道:“四郎往外看看,这个时辰怎么还会有娶亲的?”

是呀,杨怀玉疑惑地往下看去,没过多久,只见长街的另一头突然走来一队人马,大概七、八十人组成,身上穿的并不是成亲时喜庆的红装,倒是清一水的白色,远远看去,倒像是谁家送葬的队伍似的。

“咦?这是哪家送葬的队伍,怎么这般奇怪?”

队伍的确是奇怪得很,说是娶亲的,身上穿的明明是白衣,说是送葬的,吹的又是欢快的曲子,让人迷惑得很。

听到这里,杨满堂也起身向外往走,仔细看了看也没看明白,这时倒是临桌有人突然重重哼道:“这些人好好的人不做,非要入什么邪教,我看呀,他们全都是着魔了。”

“兄台慎言,千万不要被他们听去,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莲教之人势力多大,听说镇子上的那些员外全都供他们香火,咱们可惹不起。”

“怕什么,我就说一句话,难道还能把我抓起来不成?”

嘴上虽然不服气,但身体却诚实得很,声音不经意间也小了不少,开始闷头吃起酒菜来。

莲教?

陈庆之听得清楚,心里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不管在那个年代,总有很多人对生活不满,那些大城市还差些,像乌墩这种小地方,愚昧的百姓很容易就会被那些人的把戏所欺骗,傻傻地跟在他们身后,也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够得道成仙。

“愚昧。”陈庆之低声说了句,接着便不在理睬下面的声音,继续关注着自己碗里的这些吃食。

只是三个人并不知道,从下面经过的人群中,中间却有一个八人抬着的莲花台,莲台当中坐着一位白衣的女子,脸上虽然被白色的面纱所覆盖,但是从她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脸形上看,也能猜到这应该是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

容貌虽好,只是眼神中却是透露着一丝茫然,不知道是为了身前身后的这些教众,还是为了自己迷茫的前途。

路过酒楼的时候,女子的目光也不曾抬起,彼此之间就这么轻易地擦肩而过。

陈庆之并不知道,自己离惊喜只差那么几步的距离,三个人吃完饭之后,便回到了停在码头的船上,到了第二天一早,大船继续向北驶去,离此行的目的地代州,却是越来越近了。

第395章 乡村不孝子

这一日,大船终于经过汴梁,陈庆之倒是劝杨满堂先回家看看,自己有杨怀玉陪伴就可以,说不定到了代州待不了多久,自己便会跟杨怀玉回汴梁的。

或许是害怕宋仁宗不依不饶,杨满堂居然连家也不敢回去,甚至连船都没敢下,就这么老老实实待在船舱里面,直到大船继续向北时,自己这才松了口气。

过了汴梁,四周的风景一下便荒凉了起来,自古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放到如今,却因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辽国的缘故,使得汴梁的北方愈发的混乱,响马层出不穷,祸害一方。

下了船,离代州还有几百里的路要赶,杨怀玉雇了一辆马车,让陈庆之跟杨满堂坐在里面,便缓缓向代州赶去,估摸着按现在的速度,怕是没个十天八天的,都很难赶得到终点。

陈庆之不急,反正自己到哪里都是一样,倒不如让旅途的疲惫极力冲刷自己的脑海,免得自己整天会胡思乱想。

比起富庶的江南,北方实在是太荒凉了些,赶不到宿头是常有的事情,有的时候就算能赶上,大家为了避免麻烦也很少进到一些村子里面。

首节 上一节 298/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