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345节

“这……”见虎爷态度坚决,高嘉终于点了点头:“那好,这件事我去办。”

从大宋边关的将领,再到山贼的内应,简单的一天高嘉却过得如此跌宕起伏,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到家中,一进家门,自己便躺到自家的大床上,面无表情地望头顶上的天花板,脑子里面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就在这时,房门‘吱呀’一声被推了开,一个苗条的身影从外面走了进来,接着便听有人细声软语道:“爷,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怕是又跟人喝酒去了吧,妾身给你备下了醒酒汤,先起来喝一口吧。”

一看到来人,高嘉的心终于舒服了许多,这位是自己到了代州之后讷的小妾,平时知人冷暖,每当自己有什么烦心事的时候,一到她这里立刻变得烟消云散。

板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高嘉轻声道:“这都什么时辰了,月娘怎么还没有休息?”

“爷还没回来,妾身哪能休息。”月娘端过醒酒汤递到了高嘉面前,看着他一口便把汤全都喝下去的时候,自己担心地问道:“爷慢着点,别呛到。”

“放心吧,没事的。”高嘉把手中的碗递还给了月娘,突然问道:“对了,月娘上次曾经说过,你老家是在哪里?”

“奴家老家是在饶州。”

“饶州?”大宋地盘这么大,高嘉并不知道这饶州到底在哪里,自己关心的也不是这个,继续问道:“那你老家可曾还有什么亲戚在?”

“这……”月娘脸一暗,轻叹道:“早就没什么亲戚了,不然的话,我爹又怎么会带着我走这么远,害得他老人家奔波劳累,得了重病,我这做女儿的连一天清福都没让他享受到。”

高嘉并不关心这些,听到月娘的话,心里隐隐有了一个主意,拉过月娘的手低声吩咐道:“明天一早月娘便把府里值钱的金银细软收拾收拾。”

“爷,你这是要干什么?”月娘顿时被吓了一跳。

“你先别问那么多了,让你收拾你就收拾,不过有一点可要告诉你,千万不要把这件事给说出去,用不了几天,咱们俩就离开代州,去你的家乡可好?”

“真的?”月娘倒是作梦都想回家乡,听到高嘉这么一说自然点头答应了下来,自己本来还想留在这里侍寝的,却被高嘉以身上的酒气太大给赶了出去。

这也算是高嘉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那虎爷说的话并不可信,自己之所以在他面前摆出一付贪婪的样子,也是用来迷惑于他,让他以为自己会为他效力。

可是偏偏他的手里还掌握着自己的罪证,要是他把自己说的话往陈庆之那里一递,自己这些年的奋斗肯定全都一扫而空,与其如此,倒不如真的把他们引进代州,自己就凭自己这些年的积蓄也能轻轻松松过完下半生。

打定好了主意之后,高嘉终于定下心来,迷迷糊糊睡了一会之后,天刚一亮,自己便从床上爬了起来,随意地填了一点食物之后,自己便向南门的方向走去。

城外一直都没有西夏人的影子,城里的老百姓终于放松了起来,一大早上街上的人便开始多了起来,看起来颇有些热闹。

等到高嘉来到南门的时候,守城的宋军也都刚刚换防过来,两边打过招呼之后,高嘉先到了城头上面,装模作样地往外看了一眼,突然关心道:“齐将军,看你的脸色怕是没有休息好?”

齐将军名叫齐伍,内是这南城营的副校尉,作为高嘉的副手,自己一向是以高嘉马首是瞻的,听到他的话,自己连忙回道:“这几天休息得不怎么好,看起来有些疲倦。”

“哎,这都是我的错,不能总让你值这晚更,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回去休息,晚上的更我来值。”

第461章 神州医学馆

当金针从头顶上拨出的时候,陈庆之立刻感到身心一阵轻松,那种感觉就像是久病之人突然恢复了健康,身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多谢王老先生施针,待恢复如初时,庆之必会大礼相送。”

“呵呵,小官人的大礼老夫已经收下了。”王惟一笑道:“当时若不是小官人不惧风险去救我,老夫早就被冻死在荒野之中了,这已经是天大的礼物了。”

“只是举手之劳,王老先生何必放在心上,一直以来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堂突,会冒犯到老先生,所以一直没有敢说。”

“哦?”王惟一好奇地笑道:“小官人但讲无妨。”

“是这样的。”说起这件事,陈庆之脸上露出一丝腼腆,接着说道:“王老先生医术高超,乃是当代国手,眼下神州大地,虽有一些医馆治病救人,但大多数的水平都是普普通通而已,就连普通的小病有时也无法确诊,每年被耽误的病人又何至数万,所以,我打算起立一间像书院那样的学府,专门用来栽培治病救人的郎中。”

王惟一一听,倒真的被陈庆之的话给吓到了,古往今来,医术的传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郎中能收下的徒弟就那么几个、几十个,这些能学好的又只是寥寥,更多的还是敝帚自珍,有了个好方子也舍不得拿出来,到了如今,有许多良方就这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如果换陈庆之说的那样,的确是比现在收徒的方法要好得多,只是……

王惟一不是没有疑惑的,听陈庆之的意思,这学院肯定是让自己去当先生,可是想要教徒,就必须把自己手中的良方传授出去,都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自己到时会不会又是白忙一场呢?

想到这,王惟一的脸上露出一丝犹豫,缓缓道:“庆之的想法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只是在下杂事繁忙,再加上家小都在汴梁居住,怕是没有腾不出时间,所以只能辜负你的好意了。”

“是这样呀。”陈庆之认同地点了点头,接着突然问道:“有句冒昧的话,若王先生觉得不方便的话,可以不回答。”

“哦?庆之想问什么?”

“请问王先生在汴梁每年的薪俸又是多少?”

这可真算是特别私人的话题了,毕竟在这个讲究利仪廉耻的时代,贸然去问别人每年的收入,这的确是只有特别好的朋友之间才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王惟一听到自己脸上的表情也是一愣,有心不答吧,看陈庆之脸上的表情并不带着什么嘲弄,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道:“林林总总,加起来差不多一千贯左右。”

“一千贯?”

这个收入在大宋这些官员之间也不过是个中等而已,陈庆之缓缓伸出一根手指,淡淡道:“要不这样,只要王老先生肯去杭州主持医学馆,我每个月给你一千贯的薪俸。”

每个月……一千贯?

这个数字的确吓到了王惟一,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郎中居然这么值钱了,一个月一千贯,那一年就是一万多贯,几乎抵得上自己十多年的收入了。

脑子里面几乎被这天文一般的数字给吓到,等到王惟一终于冷静下来的时候,张口结舌地问道:“庆之可是在开玩笑?老夫怎么能值这么多钱?”

“呵呵,那是王老先生还没察觉自己的价值,而且为了解老先生的思乡之苦,我在杭州在送你一套三进三出的宅子,若是老先生喜欢,大可把家人一并搬来,若是不喜欢,每年再给你一个月的假期,让你返回汴梁,一享天伦之乐。”

一套三进三出的大宅子在杭州价值几何王惟一的确不太清楚,要是放在汴梁,别看自己每年一千贯的俸禄,想买下这么一间宅子那都是做梦般的事情,没个大几万贯,根本就别想去碰。

想必杭州的地价虽不如汴梁,但这间宅子也肯定不便宜。

这一干条件开下来之后,王惟一顿时看到了陈庆之的诚意,犹豫着要点头的时候,却又想到了一件事,疑惑道:“依庆之的意思,老夫到了医学馆,可就要把这身本事全都传授出来不成?”

别的条件陈庆之都可以让,唯独这件事,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的,点了点头说道:“老先生说得没错,在下看中的便是老先生的这身本事,为了使老先生这身本事好好的流传下去,所以老先生务必不要藏私。”

王惟一明白了,人家花这些钱把自己留在那里,就是要让自己身上的本事全都传授出去,心里想了想,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既然庆之这么诚信,那老夫便答应了下来。”

“庆之多谢老先生仁义,对了,老先生认识的杏林同道颇多,到了杭州之后,不如给那些杏林国手写封信,若是有意来医学馆教授本事的,在下一率诚心待之。”

首节 上一节 345/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