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45节

他这一走,身后的张文秀却颇有些落井下石之意:“庆之兄,你莫要急于离开,宋官人还没有开口呢。”

“谁告诉你我要走了?”陈庆之转身笑了笑,转身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重新拿起毛笔,冲着张文秀一点,接着说道:“既然文秀兄如此好记忆,那是否还记得这首词?”

说罢,陈庆之在纸上小心地写了几个字,等到墨迹一干,自己便把纸张拎在手中,在众人面前转了一圈,然后笑道:“怎么样,可有人听说过?”

《陌上柔桑破嫩芽》?

张文秀心里隐隐猜到了陈庆之的用意,你不是说我抄袭吗,那我现在就再给你们做一首词,这回先让你们看到词名,若是自己说看过,那他大可以再换一首,若是自己说没有见过,万一他再填出一首与上一首差不多的词来,那岂不是摆明了自己刚才是诬陷人家吗。

一想到这里,张文秀额头上的冷汗顿时流了出来,眨了眨眼睛,偷偷瞄了许汉文一眼:“汉文兄,可曾听过这首词?”

许汉文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没有听过。

这该如何是好,就连许汉文都没有听过,那怕是陈庆之做的不假。

就在张文秀心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陈庆之已经把这首词名给大家全都看过一遍,就连宋天南也不例外,见到大家都说没有见过时,自己这才重坐到了位置上,拿起毛笔快速地写下了两句话,然后身子一侧,对着身边的苏小容笑道:“麻烦苏姑娘先念过这两句。”

苏小容目光复杂地抬头看了一眼陈庆之,接着凑到了他的身边,目光从上面的那句词上扫过,缓缓轻启朱唇,用着江南人特有的吴侬软语念道:“陌上柔条初破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哼,填的不过是些平常的诗句,又怎么好意思拿出来献丑。”张文秀骂过,然后便向宋天南一拱手:“宋官人,这陈庆之故弄玄虚这么久,却又拿了两句平平常常的诗句来糊弄大家,应马上将他逐出诗会才是。”

宋天南瞄了他一眼,脸上却并无半点表示,大手一挥,淡淡地吩咐道:“继续写。”

第62章 大好的春光

“陌上柔条初破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

苏小容的嗓音犹如余音绕梁一般,清晰地萦绕在每一位士子的心头,也不知到底是被声音所吸引还是因为这诗词所带来的春意甚浓,一时间众人恍惚如置身于温暖的春光一中,无法自拔。

醒来,诸位士子的目光显得略有复杂,望着那个坐在苏小容身边的男人,脑子里面想到的却是以前曾经在杭州城流行过的一个消息。

陈家有子,名曰庆之,三岁能识字,四岁便读文,待到六、七岁,美名天下扬。

上苍是公道的,或许陈庆之名扬天下的日子晚了几年,但岁月的沉淀却是无法被轻易的抹去,或许这两首词便是上苍对他最好的报答。

静寂的左丘园中突然有人拍起了巴掌,声音虽不大,却恰好将众人从思考的迷茫中清醒,默默扫了一眼站起身鼓掌的宋娘子,宋天南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双手拍到了一起。

掌声震天,怕是拍了许久才弱了下来,这时候人们恐怕也忘了刚刚所谓抄袭一事,把陈庆之刚刚填的两首词放到了最中间的位置,众人围在四周,反复低声吟语,不时发出令人惊叹的声音。

苏小容目光复杂地望着身边那个面带笑容的男人,半晌突然低声问道:“小官人刚刚是不是故意的?”

“……呃?”陈庆之转头望了苏小容一眼,不解地问道:“什么故意不故意的?”

苏小容轻咬朱唇,紧绷着小脸,一付明显被调戏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的样子,口中嘟囔着:“你就是故意的,你肯定猜到了自己的词能够夺魁,所以才拿那块所谓的宝玉出来,偏偏张文秀那个傻子以为你是在吓唬人,就傻乎乎地站了出来,什么诗名、宝玉全都到了你手中,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陈庆之突然冲着苏小容挤了挤眼睛,低声道:“莫非七姐把宋官人也算进去了?”

苏小容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失言,连忙往宋天南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他正与宋娘子说话,无暇顾及到这里,自己这才轻轻松了口气,翻了陈庆之一个白眼,低声嘀咕着:“我才没有呢。”

或许是觉得在大厅广众之下这样说话无形中暴露了心底的小心思,苏小容双手轻掩住自己的脸蛋,等到表情稍稍恢复正常时,这才笃定道:“奴家觉得小官人就是故意的,明明就是给张文秀在挖坑,这个傻子一头便跳了下来。”

“倒也不能这样说。”陈庆之笑着摇了摇头,望着不远处脸色铁青的张文秀,淡淡地轻吟道:“心术不正之人,往往就见不得别人更好,就算刚刚我不提出用玉佩做注,想必张文秀也不会甘心寂寞,不过是跳出来的时机早晚而已。”

陈庆之说了些什么,苏小容只不过听了个大概,从侧面望去,陈庆之的脸刚好挡住太阳的光芒,一缕耀眼的色彩从他的侧脸透出,将他整个人如同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

不知不觉间,苏小容脸上的表情痴了,一丝红晕爬到了自己的脸颊,脑子里面空空如也,除了站在自己面前男人的自信而又强大的笑脸之外,已经容不下任何一丝缝隙。

或许是一瞬间,又或许是很久,就在苏小容刚刚回过神,准备靠近陈庆之的时候,不远处却突然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声,接着一行人从不远处走了过来,到了陈庆之面前,宋天南哈哈一笑:“先前我家娘子一直在夸陈小官人乃是人中俊杰,本官开始还不太相信,所以故意为难一下小官人,没想到小官人果然给本官一个大大的惊喜。”

见是宋天南与宋娘子一同亲至,陈庆之连忙躬身深施一礼,起身时扬眉一笑:“宋官人苦心,实乃良意,小生又岂是不知好歹之人,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说罢,陈庆之还特意冲着宋娘子施了一礼道:“上次若非宋娘子出手相助,就算小生有再多的想法,恐怕也是无能为力,宋娘子大恩,庆之必记在心上,若是宋娘子有能用得着小生的地方,尽量开口。”

不得不说,陈庆之的话还是让宋娘子心里极其的满意,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若不是陈小官人是那有本事之人,就算妾身再怎么帮你,恐怕也不会有今日之成就,听说你那新衣卖得甚好,原本妾身还不太相信,到了此处一看,原来居然有这么多人在穿,果然是少年俊杰。”

当宋天南走过来时,四周的才子佳人们也都凑到了一旁,当听到陈庆之与宋娘子之间的对话时,脸上的惊讶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说了半天,原来这陈小官人与那宋娘子居然是旧相识,而且宋娘子好像还帮助过陈庆之,更加让人惊讶的还是宋娘子的话,在场的佳人们纷纷低下头,看着自己身上那件绣着祺瑞祥字样的衣裙。

说了半天,原来这件衣裳居然是陈庆之亲手裁出来的?

人群之中的花六姐瞪大了眼睛望着陈庆之,若是说刚来之时自己的确是看不惯陈庆之身上穿的衣裳,现在一听说自己身上这件衣裳居然是陈庆之裁出来的时候,顿时也觉得陈庆之的衣裳好看了许多,心里倒是无比的懊恼,早知道自己的衣裳是陈庆之裁出来的,自己何苦得罪他做什么。

现在倒好,花六姐偷偷扫了一眼另一旁的张文秀,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懊悔之意。

这边陈庆之与宋天南夫妇相谈甚欢,明眼人已经看出陈庆之这回肯定是要翻身了,有了宋天南做他的后盾,只要他以后继续能保持这样的状态,别说是小小的童生,恐怕连中三元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呀。

抬头见时辰已经不早,这场让人记忆深刻的诗会也该到了结束的尾声,宋天南一伸手把手中的折扇打了开,看着扇面上的字迹万般感慨道:“希文先生乃世人学习之楷模,这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样送与陈小官人,但愿你不要辜负自己的大好才华,对江山社稷做出自己的贡献。”

别的不说,单凭那扇面上的字迹,陈庆之心里就是一阵的百感交集,恐怕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居然还有机会与范文正这般的历史伟人产生交集,一把小小的折扇却让自己产生出膜拜的感觉,就在陈庆之正准备接过宋天南手中的折扇时,突然一边有人大声嚷道:“陈庆之,今日之事我觉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至于你抄袭之事,我一定能找到证据的。”

第63章 春天的味道

对于张文秀的威胁,陈庆之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连他这个人自己都懒得理会,任凭他一脸怒气地从身边走过,自己鼻子地轻轻发出不屑的声音。

对于张文秀,宋天南还是了解一些的。

杭州赫赫有名的张家二郎,当年县试时也排到了第三名,倒也算是颇有才华之辈,只是仗着家中地位显赫,平时在为人处事上面还有些欠缺,在士子之中的名声并不是太好。

看到陈庆之并没有把张文秀放在眼里,宋天南倒是好心地提醒了一句:“听说张家乃杭州本地豪族,陈小官人倒要小心些,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可以随时来两浙转运使的衙门来找我,本官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虽说先前宋天南留给自己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只是此时见到他毫无做作的样子,陈庆之倒是心生好感,毕竟自己以前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过平淡一些,一下子便写出如此动人的诗词,也很难不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抄袭而来。

倒是宋天南这么大的官,毫不避讳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的态度让陈庆之为之震撼,面上微微一笑:“有了宋官人这句话,有机会小子定会上门讨教一二。”

首节 上一节 45/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