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474节

既然这样,那这献俘仪式便安排在上元节这一天,如果陈庆之能赶到那自然是好事,如果他赶不到,那也只能是略有些失望了。

眼看着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就要到了,就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处在深宫中的宋仁宗却等来了一个自己意料之外的人,一脸喜色的包拯出现在自己面前,一拱手便道:“官家,大喜事。”

“何来喜事?”宋仁宗顿时一愣。

包拯笑道:“天佑大宋,那押送匪首的陈庆之在半路之上遇到白莲教余孽的偷袭,喜得地方义士英勇相助,打退白莲教妖人上千人,活捉数百,另外活捉匪首无崖子之徒吴天阙,官家,这岂不是大喜?”

“大喜,大喜。”宋仁宗一听自然十分高兴,路上遇到劫匪,居然还有地方义士出力相助,这说明了什么?这不是说明自己施政有方,各地百姓心向大宋吗?

笑过之后,宋仁宗关切地问道:“那陈庆之领人现在何处?”

包拯道:“陈庆之正日夜兼程赶来汴梁,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应该在上元佳节那一天进城,而且他还提前说了,这次进京,还有数百地方义士一起,念在他们舍身效命的份上,希望官家能够赏赐一二。”

“赏,必须要赏。”这可是体现皇恩浩荡的大好机会,宋仁宗又怎么会在乎那些赏赐,犹豫了一下,继续道:“光是赏赐还不够,朕要大开宴席,慰劳这些为国征战的义士,消息若是传出去的话,岂不是让天下更多的义士所模仿。”

等到消息传回到陈庆之这里的时候,自己离汴梁已经只有几十里的距离,离京这些日子里,一路的艰辛自然不必多说,自己都觉得自己能够回到汴梁,都已经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倒是包拯回的消息让自己轻松许多,总算跟这些人有得交待了。

几天的功夫,陈庆之跟鲁平夫妇之间的关系也近了几分,这些江湖人不像是自己遇到过的那些人,满脑子里都是琢磨着怎么害人,跟他们的交往很简单,也很直接,事情要么行,要么不行,就没有第三种可能,颇有些合自己的胃口。

拿着包拯的消息,陈庆之兴冲冲来到队伍前面,找到鲁平的时候,自己把手中的消息递了过去,笑道:“原本这种消息是不能给你们看的,可是今天我就破例一次,让鲁大哥先高兴高兴。”

“上面写的是什么?”另一旁,说什么也要跟着来的陈氏凑了过来,仔细地看了一眼上面的字,一头雾水地问道。

鲁平的目光从信上面移开,无奈地看了一眼陈氏,苦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识字,问这么直白真的好吗?”

“切,你不认识还看得那么仔细,妾身还以为你什么时候变聪明了呢。”陈氏讽刺了一句,一把抢过信递回到了陈庆之的手中,笑道:“弟弟跟姐姐念念,上面都写什么了。”

自从陈氏听说陈庆之当着众人的面叫她姐姐,自己就一直没把自己当外人,跟陈庆之宛如亲兄弟一样,一口一个弟弟叫着。

陈庆之倒也没有拒绝,接过信纸之后,念道:“此信乃是开封府包大人所写,上面说了,官家已经准备在正月十五上元节这一天召开献俘大会,到时候,咱们只需要在那一天赶到汴梁即可,而且官家不光是有赏赐赐下,更准备大摆盛宴,亲自接见各位。”

“什么?官家要见我们?”陈氏的眼睛瞪得老大,吃惊地看着陈庆之,就像是听到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样。

陈庆之点了点头笑道:“信上的确是这样说的,姐姐还是多做些准备才是,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乱了分寸。”

“这该如何是好?妾身也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出来的时候有些匆忙,也没带什么好衣裳,若是穿这一身,岂不是在官家面前失了礼。”

一旁的鲁平略有酸意地哼道:“这身就不错了,难道你以为穿得够漂亮,就能入了官家的眼?拉倒吧,人家后宫都是三千佳丽,美女如云,就你这容貌……呵呵。”

“我这容貌怎么了?”陈氏顿时不高兴了,狠狠地剜了鲁平一眼,接着冷哼道:“当初追老娘的那么多人,要不是老娘瞎了眼,怎么能看上你这么一个大胖子,人家吃饭是为了活着,你倒好,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你……”鲁平被噎得一梗脖,却也没话可以反驳,只能是长长地叹了口气,一脸哀怨地转过头,不搭理她。

“弟弟,你说姐姐说得对不对?”鲁平不搭理自己,陈氏又来到了陈庆之的身边,笑着问道:“对了,到了官家面前,可有什么礼节?姐姐可都不懂,万一失了礼,岂不是被人家给笑话?”

陈庆之想了想,摇了摇头道:“姐姐不用担心,官家宅心仁厚,很是宽宏大量,应该不用注意太多的问题,到时候问你什么,你就如实回答,要不你就拣两件不是很重要的事交待出来,给官家一个赦免你的机会。”

陈氏一付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弟弟这么说,姐姐就明白了。”

第632章 一天的英雄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献俘大会的消息其实早就已经放了出去,只是让大家始料未及的却是另外一条消息。

与那几千白莲教的妖人相比,白莲教教主,这个神秘人物的出现顿时把大家的眼球全都吸引了过去,天刚大亮,看热闹的人群便沿着大街从南门一直排到了皇宫,甚至连道路两旁的高处也全都被人给占领,等着盼着囚车的出现,让大家也好亲眼目睹一次白莲教教主到底长什么样。

在江湖中混了这么多年,鲁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风光过,虽说由于赶路的原因,身上的衣裳显得有些脏,可是他那一张大胖脸却是来来回回洗了好多次,自觉得已经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呈现了出来。

一旁的陈氏有些不习惯地看着鲁平,眼神一瞥,轻蔑道:“你还是省省吧,再怎么洗,也不会有人看你的。”

“谁说的。”鲁平似乎有些洋洋得意,望着远处的雄城,自己不由长叹一声:“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有这么风光的一天,居然能够在万众瞩目下进到汴梁城,要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亲眼见到官家,也不知是哪块祖坟冒了青烟,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拜祭一下才是。”

“切,拜你家祖宗肯定是没用,你要是真想拜,呶……”陈氏冲着陈庆之的方向一呶嘴:“你好好拜拜他就行了。”

就算鲁平以男人的眼光去看陈庆之,心里也觉得他长得的确是有够帅气,更可气的是这小子的脑袋居然如此的聪明,白莲教这些人从上到下都被他耍得团团转,尤其是听了姬鹏说起陈庆之在君山上的表现时,鲁平想不佩服都难。

看着陈庆之的方向,鲁平似乎有些入神,想着想着,他到是突然有种想法,回过头低声道:“娘子,要不咱们把酒楼给关了吧?”

“关酒楼?你疯了吧?”陈氏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把酒楼关了,咱们吃什么喝什么去?难道你又想走老路不成?”

“怎么会。”鲁平摇了摇头,目光入神地望着陈庆之的背影,刻意压低了声音道:“娘子,你觉得咱们要是跟陈庆之一起走,怎么样?”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陈氏从鲁平那认真的表情上似乎看到一丝不同,疑惑地问了句。

“你想想,这陈庆之脑子这么聪明,年纪轻轻就能干下这般大事,以后早晚都能入朝成为一个大官,莫不如咱们现在就跟在他左右,说不定以后也能捞个一官半职的。”

“就凭你?”陈氏本想取笑自家相公的自不量力,可是又仔细地想一想,他说的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凭借陈庆之的能力,就算当不了太大的官,想必一个府尹之类的应该也逃不掉,到时候就凭这些年的关系,就算是当不成官,再做生意的话想必也应该容易得多。

就在陈氏脑子里翻来覆去地考虑时,远处的汴梁城却是响起一声号炮的闷响,自己连忙把心神收敛了起来,低声吩咐了一句:“相公先别急,等妾身找个机会跟弟弟好好聊一聊咱们再定也不迟,眼下嘛……还是把你英雄的角色扮演好才是。”

原本早就应该打开的城门,如今却特意推迟了两个时辰,如此这般的举动也是为了刻意突出陈庆之等人的重要性,当那重厚重的大门缓缓推开时,陈庆之领着的五百禁军,以及鲁平领着的数百义士簇拥着一辆高大的囚车,便出现在汴梁城百姓的面前。

陈庆之本不想出这样的风头,可这也不是自己能说得算的事情,包拯的话早已经搁在这里,想让鲁平他们平安无事,那你们就得乖乖地配合,在百姓面前好好地维护皇权的形象。

所以,陈庆之只能是忍了下来,等到城门完全打开之后,一身戎装的陈庆之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伸出手向两旁的百姓挥舞着。

众人一看,却是一愣,大概谁都没有想到领头的将军居然会这么的年轻,一个个好奇地看着他,似乎连鼓掌的动作都忘了。

这独角戏自己可怎么演下去?

马上的陈庆之显得愈发的尴尬,脑子一转,突然踩着马蹬站了起来,冲着皇宫的方向大声喊道:“天佑大宋,国泰民安,扫除妖孽,振我中华。”

四周声音比较安静,陈庆之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之后,在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刚刚人们只是不知道该喊什么,怎么去喊而已,现在有陈庆之一带头,四周立刻有人随着他大声喊了起来,而且声音也是愈发的洪亮。

随着队伍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也都加入到了呐喊中,声音渐渐变大,一下子便传到正站在皇宫城墙上宋仁宗的耳朵里。

先是听到远处一处喧哗,宋仁宗就已经猜到应该是陈庆之等人入城,可是等到他不经意间听清楚这些人喊的口号时,心里却是一动,虽不知道这口号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可是却正对自己的心思,顿时露出喜色,好奇地问道:“众位爱卿,这口号是何人所做?”

首节 上一节 474/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