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653节

说完,陈庆之一推前面几个人,大步向前走去。

被噎得一愣的叶子轩看着陈庆之离去的脚步,心里这叫一个恨,自己寒窗苦读这么久,不就是为了会试吗,这倒好,所有的期望全都随着你的一盒点心而烟消云散,这让自己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

“陈庆之,你给我等着,我一定要让所有人知道你的为人。”

若是在乎别人的感受,那就不是陈庆之了,回到家里之后,自己也没有跟别人提起今天在顾家发生的事情,倒是饶有兴趣地跟杨怀玉过了两招,练了一会拳之后,这才回到自己的书房继续温书。

临到过年,众位学子之间的走动也渐渐变得多了起来,要说以前的交往只限于同乡,现在交友的范围则变大了不少,一条消息也在众学子之间不胫而走。

杭州学子陈庆之居然不把顾相公放在眼里,去顾家拜访时,居然只拿了一盒汴梁城最普通的糕点,惹得顾相公大怒,这次会试,怕是要凉凉了。

消息传播得很快,没几天的功夫,便被武小六给听到,连忙到陈庆之面前把这些话学了一遍,接着冷笑道:“小官人,要不我去查查谁造的谣,把他揪出来。”

“造谣?什么谣?”陈庆之疑惑地看了武小六一眼,接着平静道:“人家的确没说错,我就是拿着一盒点心去的顾家。”

“啊?”武小六顿时一愣,再看陈庆之脸上的表情也不像是做假,顿时惊讶道:“小官人,你是不是书读得太多读傻了?那顾随可是今科主考官,你去见他就拿盒点心?”

两个人之间经历了这么多事,彼此之间的关系早已经亲近许多,恐怕就连端木青云都不如武小六跟陈庆之来得亲近。

听到他的话,陈庆之随手拿手中的书拍了一下他,冷笑道:“我就算搬座银山跟拿一盒点心都没什么区别,咱们跟顾家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说是血海深仇,恐怕严重了些,但要是说拼个你死我活,这绝对比真的还真。”

想想也是,光是陈庆之把织坊搞到手的事,就害了顾家几百万贯钱,顾随要是能放过他那才见鬼了。

可是问题是外面的风声对陈庆之的名声不是很好,要是一直这么下去,怕是陈庆之真的要成孤家寡人了。

陈庆之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是自己平时在杭州就很少于同窗来往,到了东京之后又一直忙来忙去的,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同乡们亲近。

“对了,听说过几天樊楼重新开业,赵家要大摆宴席,还准备邀请一干学子举办诗会,要不小官人去凑个热闹,说不定写了首好诗,也能改变一下大家对你的印象。”

“这……”赵金刚摆宴席的事情自己的确知道,请柬也早早就送了过来,只是陈庆之并没有那个兴趣,现在听武小六这么一说,自己也觉得自己似乎应该改变一下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不就是凑个热闹夸夸人吗,自己还是能做到的。

想到这,陈庆之点了点头:“既然这样,你就去打听打听,诗会在哪一天开,我到时候一定会凑个热闹去。”

对于诗会这种事,武小六一向比陈庆之还要着急,自己虽然不会做诗,但并不能阻碍自己成为一个诗作的崇拜者,听到陈庆之答应之后,自己忙不迭地跑到樊楼打听一番,回来之后告诉陈庆之诗会与酒宴其实是一天举行,就是在腊月二十六这一天。

离过年还有四天,汴梁城的街上早已经变得热闹之极,樊楼重新开楼的消息早早就传了出去,今天一大早,赵金刚就穿了一身喜庆的红袍,站在楼外,等着今天的客人。

这种情况下,吃喝玩乐那不过是次要的,汴梁城内的这些员外们都想借着这次机会多认识点朋友,看看有没有能合作的机会,所以早上刚过,楼前的马车便络绎不绝地赶了过来,寒暄之后进到了楼内。

在外面站了快一个时辰了,赵金刚的腿都快站酸了,正琢磨着先找个人替替自己,自己好歇一会的时候,一辆黑色的四轮马车远远地跑了过来。

一看到这辆马车的时候,赵金刚就知道里面坐着的人是谁,毕竟在汴梁城,只有这么一辆马车,它的主人名叫陈庆之。

果不其然,一袭白衣的陈庆之从里面走了出来,拱手笑道:“恭喜赵员外钱源广进、富贵一生。”

“哈哈,多谢陈老弟,你能赏脸光临,鄙号真是蓬荜生辉呀。”

“小六,把礼物送上。”

身后的武小六连忙把礼物送了过来,而且这礼物根本连个盒子都没有,一座足有几斤的金佛坐在佛龛中,笑眯眯地看着赵金刚。

这可真的是大手笔,光是这座金佛怕是没上万贯都难下来,赵金刚一愣,慌忙地摆手道:“陈老弟的心意哥哥领了,可是这手笔太大了些,还是拿回去吧。”

“送出去的礼物,怎么还有拿回去的道理,哥哥只管收下,弟弟今天还有事想求你呢。”

“没问题,只要是弟弟的麻烦,哥哥全都接了。”

第860章 奇怪的客人

听了陈庆之的要求,赵金刚先是一愣,接着便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够了,拉着陈庆之的袖子笑道:“陈老弟,你就是太实在了,一群穷书生而已,你搭理他们做什么,要不这样,哥哥今天帮你摆上几桌,随随便便请他们吃顿饭,一个个就跟你称兄道弟的了。”

“真这么简单?”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陈庆之的确不太明白怎么跟这些书生相处,既然赵金刚满口答应,自己也就放下心来,告别赵金刚之后,自己进到了樊楼之中,在三楼随意找个了位置坐了下来,要了一壶茶慢慢地喝了起来。

时间这么一长,樊楼内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这座位跟座位也是有讲究的,从一楼开始,这都是一些普通的人,赵家的关系户什么的,差不多把大厅都给坐满了,乌压压一片,让人一看心里就有些厌倦。

到了二楼,这里的人就变得有些不一般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汴梁城的生意人,手里多少有点小钱,平时经常来青楼消费一二的,里面自然还有以前樊楼的老顾客,全都被赵金刚一并请了过来。

而樊楼的三楼,才是赵金刚真正的客人,楼上摆着的桌子并不是很多,只有十几桌而已,桌与桌之间的空隙也大了许多,能够确保每桌人的谈话不被另一边的人听到。

能上到三楼的,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里面有富甲一方的员外,还有京中各部的公人,上来之后,先找自己熟悉的人坐了下来,不大会的功夫,这一桌差不多就满了。

这么多桌都差不多坐满了人,唯独陈庆之坐的这一桌只有他一个人,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自己的脑门上面真的写了生人勿近几个大字吗?

就在这时,二楼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接着只听楼梯咚咚响起一阵的脚步声,似乎还有人喊道:“喻当家,你的位置在二楼。”

“狗屁二楼,那里那么多人,老子才不愿意跟他们坐一起呢。”这时大概那人已经来到了三楼,得意地笑了笑:“你看,这三楼才这么点人,我就坐在这里了。”

下面管事的满脑门冷汗,连忙劝道:“喻当家,还是算了吧,这里的位置都已经有人定下了。”

“谁说的,你看那小兄弟不就是一个人吗?”说话间,那脚步腾腾走了过来,陈庆之分明感觉到那脚步声好像是冲自己这边来的,就在自己刚要转头的时候,肩膀上突然被人拍了下,一个粗旷的声音问道:“小兄弟,这里可有别人?”

陈庆之顿时一愣,抬起头来的时候,却看到一个面色黝黑的大汉站在自己身边,正盯着自己。

自己摇了摇头,不太确定道:“应该没有吧。”

“那就好了,我坐这里就可以了。”大汉很高兴,拉开椅子就坐了下来。

坐下之后也不客气,把面前的茶杯翻了过来,拿过陈庆之面前的茶壶便倒了满满一杯水,冲着陈庆之一比划道:“这里的茶倒是挺好喝,就是这茶碗太小了些,真是小家子气。”

说完,一扬脖,满杯的茶水便倒进肚子里去。

他坐下之后,可是急坏了身后的管事,一脸纠结地站在两个人身后,实在是没办法把人家赶到二楼去,只能苦笑地看着陈庆之道:“陈小官人,你看这事……。”

“算了吧,这位仁兄说得挺对,下面的确是太吵了些,我看我这里好像也没有什么人来,就让他坐在这里吧。”

首节 上一节 653/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