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741节

审案这种事情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的简单,尤其陈庆之还是当事之一,一忙起来自己就把金丸一事给忘在脑后。

再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是过了半个月,张昱的案子已经了结了,人证物证俱在,他也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就等秋后押往刑场砍头。

不过这事倒是便宜了张尧佐,这个三司使刚当了几天,还没捂热乎就告老还乡,总算是拣了一条性命。

轻松下来之后,陈庆之又重新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之中,每天只上半天的班,剩下的时间多是陪着苏小容在一起,聊着开心的事情,自从张尧佐被贬之后,原本已经飞掉的订单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中,甚至陈庆之明显感觉到顾随对自己的态度又热络了许多,甚至还请自己出去喝了顿酒。

放在以前,这种事陈庆之是想也不敢想的,席间顾随也隐隐透露了一声口风,别看眼下陈庆之的官不大,但顾随考虑的却是十几年后的事情,现在多交一个朋友,也算是多交一份善缘,以后顾家若是出事,陈庆之就算不帮忙,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也总不至落井下石。

对于顾随的示好,陈庆之也没必要摆出什么太高的姿态,一边喝着酒,自己突然想起了金丸的事情,好奇地问道:“顾相公在汴梁这么多年,可曾听说过有座叫玉宸宫的道观?”

“道观?”顾随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总觉得有些耳熟,可是自己一直没去过什么道观,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自己闷头想了半天,突然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听这个名字有些耳熟,这叫玉宸宫的道观我倒是没听说过,不过以前在宫中倒是有座玉宸宫。”

陈庆之一听身体顿时一震,听了喜公公的话,陈庆之还以为是自己判断出了错,现在想来怕是喜公公年纪太小,进宫的时候已经没了玉宸宫,所以才不知道有这个名字。

当然,也不排除他是知道,而不想告诉自己。

陈庆之装做好奇地问道:“我怎么没听说过宫中还有座玉宸宫?”

听到这,顾随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看了看四周无人,自己借着醉意笑道:“庆之才多大的年纪,当年玉宸宫还在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那这玉宸宫好好的为什么要改名呢?”

“这……”顾随犹豫了一下,端起酒杯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压低了声音道:“这件事可是事关宫中的秘闻,出得我口入得你耳,千万不要再传给其它人。”

“顾相公放心,我绝对不会传出去的。”

“这事情还得从四十多年前说起,若是我没记错的话,那年应该是大中祥符三年,我刚刚考得进士不久,正是年少轻狂之时,就在那一年宫中发生了一件怪事。”

陈庆之大概能猜到顾随说的事应该与这件事有关系,立刻竖起了耳朵,认真地听了起来。

“那一年玉宸宫李妃与金华宫刘妃一同怀孕,官家大喜,立刻给二人各赐金丸一枚,说:‘二妃如有生太子者,立为正宫’。”

“还有这等事?”陈庆之一惊,隐隐觉得官家有些儿戏。

“这算什么。”顾随冷笑道:“二妃中先是李妃腹痛准备生产,谁料……那李妃居然生了一个怪胎。”

“怪胎?”陈庆之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惊讶道:“这是怎么说?”

顾随摇了摇头,苦笑道:“这件事我也是听别人说来的,不过这怪胎之事应该不假,因为自从那件事之后,李妃就被官家打入了冷宫,玉宸宫也被改了名,接下来刘妃生了男婴之后,果然便被官家立为皇后。”

“原来是这样,那应该就是如今的官家了吧?”陈庆之表面上恍然大悟,心里却是更加的糊涂,如果说李妃被打入了冷宫,那自己手里的金丸又是谁带出宫的?那老婆子到底又是什么人?

“这事还没完呢。”顾随又是一杯酒倒进了肚子里面,继续道:“那太子只活了六年,却因病去世了,官家膝下无子,无奈只能立八千岁家的三世子为东宫太子,再然后,就成了当今的官家。”

事情居然这么的复杂,就连陈庆之这个局外人听着都是有趣,不住地点着头。

故事讲完了,顾随倒是好奇地问起陈庆之又是从哪里听到玉宸宫这个名字的。

犹豫了一下,陈庆之没敢把事情的真像告诉他,随意编了个理由之后,便把这件事糊弄了过去。

酒足饭饱,两个人便分了开,陈庆之独自一人回到了家中,刚巧苏小容挺着个肚子走了出来,离分娩还有四个月,肚子早已经大了起来,平时走路变得有些吃力,苏小容倒是很听陈庆之的话,经常在地上走动一番。

看到陈庆之一身酒气的回到家里,苏小容忍不住埋怨道:“不当官的时候从来没喝醉过,现在倒好,自从当了这什么督察使院,别的没看你有多厉害,这酒却喝得越来越多了。”

陈庆之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没办法,顾相公的酒,我怎么能拒绝得了。”

一听是顾随的酒,苏小容也没法再说什么,毕竟刚拿了人家几百万贯的买卖,就在背后说人家不好,实在是有些过份,自己想了想,突然道:“相公,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说吧。”陈庆之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慢慢地喝了起来。

“我想,把杭州的生意全都转给顾家,你觉得怎么样?”

“全都转给顾家?”陈庆之吓了一跳,惊讶道:“为何会这样想?”

苏小容顺势坐到了陈庆之的身边,一板一眼道:“你看,我以后有了孩儿,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天天在外面奔波,你还要做官,家里也没什么支撑得起门户的男儿,就算几个妹妹,以后要是生了孩子,自然也不能去了,再说咱家现在又不缺钱,把纺坊的生意让给顾家,也算还了顾相公的一个人情。”

“这……”不得不说,苏小容想得的确是很远,要想保住生意,苏小容就得回杭州去,自己又在汴梁当官,总不能一直过着两下分居的日子,想了想,陈庆之点了点头:“既然娘子都已经决定好,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第965章 再次下陈州

决定好了这件事之后,陈庆之整个人也似乎轻松了许多,钱这个东西在自己看来并不是太过重要,自己最看重的还是家里的幸福,心里甚至有了个决定,等到再过几年之后,自己把棉花的种子开始分发给百姓,虽不能指望着这个东西大福大贵,但穿衣盖被总是不再用稻草了。

聊着聊着,陈庆之便把金丸的事想了起来,跟苏小容两个人来到后院的凉亭,自己便把今天顾随跟自己说的事情跟苏小容聊了起来。

毕竟苏小容也是个女人,平时也喜好一些八卦消息,现在听到陈庆之聊起宫中的事情,更是兴奋,仔细地从头到尾听完之后,自己到是有些纠结,低头看了看自己隆起的肚子,怀疑道:“相公,妾身怀的……不会是什么怪物吧?”

陈庆之一阵无语,怎么也没想到故事居然还有这个后果,无奈地叹了口气道:“你那小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咱们都是正常人,生出来的当然是一个健康的宝宝了,我刚刚之所以跟你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在陈州的时候,受过一个老婆婆的恩惠,我曾经想让她跟我回汴梁,却被她拒绝了,但是我却从她儿子那里拿到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苏小容还是第一次听陈庆之说起这件事,不由好奇地问道。

一伸手,陈庆之从怀里拿出一样东西,突然摊开手,放到了苏小容的面前。

“金丸?”

刚刚故事中的物体突然出现在陈庆之的手中,苏小容顿时一惊,连忙从陈庆之手中把东西接了过来,仔细打量了一番,看到上面果然刻着玉宸宫三个字时,吃惊道:“难道这个就是当年官家赐给李妃的金丸?”

陈庆之摇了摇头,有些拿不定主意,轻叹道:“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金丸应该是宫中贵人用来赐给下人的赏赐,可是听顾相公这么一讲,这金丸的来历怕是没有这么简单,那老婆子一定跟当年的事情有关,所以我想我要不要把她给带回汴梁来,哪怕是看在她曾救过我的面子上,让她安享晚年也好。”

苏小容果断地点了点头:“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相公想要去做那就去做,不管老人家与宫中有无牵连,咱们都应该把她接过来,反正家里也不差这点吃的。”

“那好,那我明天便动身,争取早去早回。”

到了第二天,陈庆之先去衙门里告了个假,反正他这个使院当得也轻松,也没有人管他的行踪,点了个卯之后就回到家,领着武小六跟铁牛两个人,便出发向陈州。

之所以带上铁牛这个笨人,还是看中他身为陈州人的优势,只是这一路上铁牛一直吃得停不下来,倒是让陈庆之开始怀疑起自己的作法到底是不是正确,不过眼下已经到了船上,再想这么多也没用了。

首节 上一节 741/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