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750节

不等他开口,陈庆之继续道:“按我的想法,大娘根本没必要认你,留在陈家,别的不说,这辈子吃穿不愁我还是能做到的,反过来,认官家又有什么好处?冒着天大的风险不说,万一你不相认,搞不好就是杀头的大罪,所以,按我的想法,这亲……不认也罢。”

第975章 小径通幽处

敢不让官家的亲娘不认官家的,怕是整个大宋也就这么一号,就连赵祯听了陈庆之的话也是一阵的哑口无言,眨了眨眼睛,总觉得这话哪里有些不对。

到了现在,赵祯也开始好奇起来,到底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当年狸猫一案闹得沸沸扬扬,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居然是那故事中的主角,被狸猫换走的小孩。

考虑了再三,赵祯饱含深意地看了一眼李妃,轻声道:“你们二位先休息一下,我与陈爱卿有些话要讲。”

说完,赵祯便转过头去,冷冷地瞪了陈庆之一眼:“你跟我来。”

两个人一前一后出了门,狄娘娘忍不住幽幽叹了口气,从官家脸上的表情来看,他怕是并不想认李妃呀。

赵祯在前,陈庆之在后,就这么一直往外走去,倒是留在外面的喜公公看到陈庆之跟在赵祯后面时,满脸的诧异,却也不敢多问,见赵祯来到自己面前,连忙低声道:“万岁爷,现在太医能进去了吗?”

赵祯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面色犹豫,接着沉声道:“让太医进去替狄娘娘把把脉,另外……连同她身边的人也一起把脉,之后把结果告诉给朕。”

“是。”等赵祯与陈庆之走了之后,喜公公仔细地琢磨了一下,狄娘娘身边的人?除了那个老婆子之外好像就没有别人了,难道是说……?

喜公公也不敢多问,连忙带着太医进屋去了。

赵祯在前面走,陈庆之就跟在后面,两个人一直出了南清宫之后,赵祯来到自己的小轿前,犹豫了一下,转头问道:“你可知这附近有什么安静的地方?”

“这……”陈庆之犹豫了一下,突然点了点头:“有倒是有一个,不过草民可先讲清楚,我这可不是替我做广告。”

“什么乱七八糟的,还不头前带路。”赵祯又瞪了他一眼,转身便钻到轿子里去了。

有赵祯在,陈庆之也不敢骑马,自己在前面领路,身后几十个侍卫保护着赵祯向老军营的方向走去。

老军营的整体改造基本已经完成,按陈庆之的想法,除了一栋主楼之外,其余的小楼围着一个人工湖分散在四处,现在主楼离完工还得有些日子,但是四周的小楼却已经建造完毕,陈庆之就把赵祯给带到了这里。

下了轿,一看这里,赵祯差点气歪了鼻子,敢情你陈庆之说的安静之处就是这样的工地?边上的楼还没有建完,难不成让自己来这里喝西北风?

“陈庆之,你到底搞的是什么名堂?”

陈庆之连忙叫苦道:“不是官家说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吗?这里还没有开门,当然就是最安静的地方了,您跟我来,保管你满意就是。”

赵祯黑着脸跟在陈庆之的身后,转过了一道月亮门之后,突然一座圆形的湖泊出现在自己面前,湖泊的四周零星分布着各种各样奇怪的设施,自己居然还有好多都没有见过。

“这,这是什么地方?”赵祯好奇地问道。

陈庆之笑着解释道:“这就是草民的一个想法,官家你想想,咱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乏味?每天能玩的就是那么几样,出了酒楼便入青楼,所以草民就想出一个办法,建了这座园子,以后有事没事都可以来这里,约上三五好友,下下棋、喝喝酒、做做诗、钓钓鱼,其乐无穷。”

被陈庆之这么一说,赵祯脸上的表情倒是柔和下来些,不光是百姓的生活乏味,就连宫里的生活也是相当的乏味,一座后花园自己逛来逛去早就腻了,听到陈庆之这么说,自己倒产生了一丝兴趣。

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摆了摆手道:“前头带路,还有,你辞官的事朕还没准呢,少草民草民地叫着,好像朕的眼里什么都容不下似的。”

“怎么可能,官家请随小臣来。”陈庆之前面带路,不大会的功夫,便进到了湖边的一座房间中。

从外面看起来,这房间倒也平平无奇,只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房子而已,只是等到赵祯进到里面之后,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惊讶。

只见屋子里面的装修风格完全不同于这个时代,白色的墙面上挂着数幅镶框的大字,正中间放着一张长桌,桌子上面还放着一个看似鼎状的物体,在房间的两边还有两排奇奇怪怪的座位,看起来甚是古怪。

而最让自己奇怪的是还是屋子对着湖边的方向,居然是完全通透的,地板一直延伸到湖里,地上还放着几根钓杆,看上去这就是陈庆之所说的钓鱼的地方。

屋子里的陈庆之一笑,指着鱼杆道:“真是巧了,前几天湖里刚刚投下几千斤的大鱼,要是官家有兴趣的话,咱们可以一边钓鱼一边聊天,钓上来的鱼现烹饪甚是鲜美。”

“这……”犹豫一下,赵祯点了点头:“好吧,反正出都出来了,就听你一次。”

来到钓杆前,赵祯随手拿了一支,却也是颇为老练地把放上鱼饵,接着便抛了出去,边缘处还有立好的支架,只需要把钓杆架好,就已经坐在这里等着鱼儿上钩了。

看到陈庆之有些笨拙地把鱼钩甩了出去,赵祯忍不住嘲笑道:“你刚刚不是说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钓鱼的吗?难道你就只有这种水平不成?”

陈庆之脸一红,悻悻道:“官家不知,这里刚建成没多久,我又一直忙来忙去,所以生疏也是自然的,不过钓鱼这种事,多钓几次就会熟练了。”

“不会吧。”赵祯冷笑道:“朕怎么听说你对当官并不是很上心,天天总在家陪着你娘子,说是她快要生产了?”

“呵呵,还有一个半月。”陈庆之也不问赵祯是哪里听来的消息,笑着应了一声。

“那好,若是生了,别忘到宫中报个信,朕送他一份大礼。”

“多谢官家。”没想到还有这飞来的福气,陈庆之顿时大喜。

“朕跟你来不是让你谢我的,朕就问你一句话,你要老老实实地回答我。”

“官家请问。”

“刚刚见的那人……真的是朕的亲娘吗?”

第976章 官家的宴请

微微一顿,陈庆之正色道:“以现在拿到的证据,还有听到的消息来说,那大娘确确实实应该是官家的亲娘,只是眼下还缺乏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确什么证据?”赵祯面色严肃。

“首先就是当年贵妃生产的时候,是谁接的生?狄娘娘提到过有位寇珠寇宫女偷偷把孩子交给了太监陈琳带出宫,现在这两个人又在何处?还有,当初贵妃偷偷溜出宫的时候,也有位小太监送出她宫,这人现在何处?臣相信,只要找到这三人其中的一位,此案便能破解。”

这三个人全都是这件案子的关键,可是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事情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现在想要找这三个人又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赵祯面前的鱼杆突然一颤,赵祯随手拎起鱼杆,只见鱼勾上面挂着一条足有两、三斤的大鱼,陈庆之连忙拿网将鱼捞了上来,把鱼钩摘掉之后,赵祯突然道:“如果朕把这件案子交给你办理,你可能破案?”

摇了摇头,陈庆之干脆道:“我不行。”

“为什么?”赵祯顿时一愣。

陈庆之苦笑道:“当然是官不够大了,官家你想,这件事涉及的都是宫中的人,宫里面现在谁在做主?别说我不能进宫,就算能进得了宫中,人家也根本不会理睬我,所以官家要想破案的话,还需要一个有实力、有能力的相公才行。”

“你是说……包拯?”赵祯突然明白过来,陈庆之绕来绕去,不就是想把这件案子交到包拯的身上吗。

首节 上一节 750/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