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753节

“你,你要做什么?”庆公公脸上的表情一下就变得很难看。

“做什么?”陈庆之冷笑地站了起来,目光在房中看了一圈,淡淡道:“庆公公在宫里每个月的俸禄是多少?”

“你问这个干什么?”庆公公脸上一下黑了许多。

“虽然我不知道大概,咱们就算一个月十贯,一年就是十二贯,再加上逢年过节,官家的赏赐,一年最多二十贯,庆公公一共在宫中待了五十七年,也就是一千一百四十贯,我算得没错吧,庆公公?”

庆公公眯着眼瞪着陈庆之,心里隐约开始慌张了起来。

陈庆之微微一笑,拍了拍身边的桌子,一付内行的样子道:“别的不说,单是这套黄花梨木做的家具,大概就得值上万贯钱,还有这宅子,这墙上的字画,桌子上的这些茶具,别说你只在宫里待了五十七年,就是五百七十年,你都买不起这些,我说的对吗,庆公公。”

一听自己屁股下面的椅子居然值上万贯,喜公公都被吓了一跳,连忙低头摸了摸,也不知道陈庆之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不过看上去,这椅子跟宫中官家坐的那几张椅子的确有些相似。

“你,你血口喷人。”庆公公气得站了起来,指着陈庆之道:“你给我出去,这里我的家,不欢迎你。”

“庆公公你先搞清楚情况,我是奉了官家的旨意而来,你赶我走,就是想抗旨,今天我把话撂在这,要么,你把寇珠的事跟我交待得明明白白,要么,咱们就带着这些家具回开封府,到时候咱们可就不是这么心平气和的聊天了。”

第979章 真的不能说

屋子里一下变得异常沉默,做为场外人的喜公公是如坐针毡一般。

人,是自己带来的,万万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跟庆公公翻了脸,陈庆之跟包拯得罪完人拍拍屁股就走了,可是自己还是要在宫中混下去的,庆公公还有那么多手下留在宫中,会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喜公公早就想溜掉,可是自己偏偏不能溜走,自己之所以留在这里,也是要把听到的、看到的一切回去告诉给官家才行。

所以,官家跟庆公公,自己必须只选择一头才行。

到底选择哪一头,自己似乎很好选择。

低着头,竖着两只耳朵,喜公公听着陈庆之一句接着一句地威胁着庆公公,自己就纳闷了,以前看到陈庆之的时候,没觉得他有多厉害呀,挺好的一个人,看谁都笑眯眯的,没想到威胁起人来,居然这么的吓人。

看来自己以后应该要小心点他,千万别有什么事落在他手里。

把话说完,陈庆之就一脸玩味地看着庆公公,自己也不着急,随手拿起面前的茶杯,盯着杯子仔细看了一会,突然一扭头,轻声问道:“喜公公,你看看这杯子是哪个窑的?”

喜公公就算知道,他也不敢说呀,摇了摇头:“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陈庆之白了他一眼,轻轻叹了口气:“既然你不说,哪咱们就只好把这些全都带回开封府去,总有明白人能知道它们的来历。”

这分明就是演给自己看的,庆公公无奈地叹了口气,轻声道:“陈大人不用费这个力气了,你不就是想知道寇珠的下落吗?杂家可以告诉你。”

“哦,看来庆公公想通了,现在可以说了吧。”

点了点头,庆公公幽幽道:“是,杂家的确认识寇珠,只是她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死了。”

“死了?”虽然这个结论并不出自己意料,但陈庆之还是报着一丝希望的,听到庆公公的话,希望顿时破灭掉,愣了一下之后追问道:“到底是怎么死的?”

“说出来陈大人可别不信,寇珠她是自己撞柱子死的。”

的确,要说寇珠被人杀了,自己肯定会相信,可是你要说她是撞柱而亡,那自己真的不太相信,毕竟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撞柱死了呢?

“看来庆公公应该知道内情,能不能再讲得详细点?”

自己到是不想给他讲太详细了,可是自己也怕呀,万一自己这辈子攒下的家底全都被他给搬到开封府去,再想要回来可就太难了。

庆公公干脆道:“其实这件事杂家真的不太清楚内情,当年也不知道寇珠是因为什么事情得罪了太后,太后让人把她抓住逼问,结果一不留神,她自己就撞柱了。”

又怕陈庆之不相信,庆公公连忙道:“这可是杂家亲眼所见,怪不得别人的。”

太后问她,还能有什么事,一定是太后意识到赵祯就是李贵妃所生的那个孩子,所以才问起寇珠,结果寇珠应该是不愿意连累到别人,自己就撞死了。

想到这,陈庆之连忙又问:“那陈琳呢?他又在哪里?”

“陈琳也死了,不过他是病死的。”这个陈琳死得很正常,庆公公倒也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地方。

既然陈琳是病死的,那就证明寇珠并没有说出那孩子的下落,也就是也许现在太后都认为赵祯还是狄娘娘的儿子。

只是这两个人死了之后,线索可就全都断掉了。

至于那位帮李贵妃逃出宫的太监没有留下名字,又该从哪里查起?难道这件事到这里就卡住了不成?

虽然问出了寇珠的下落,可是这样的结果跟没有又有什么区别,陈庆之悻悻地往院外走去,这边手都已经放到了把手上,脑子里突然一亮,突然转身问道:“当时太后身边最信任的太监是谁?”

“这个……”庆公公想了想,笃定道:“是总管都堂郭槐。”

“郭槐?”陈庆之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迫不及待地问道:“他人现在何处?”

庆公公一指宫中的方向道:“当然还在太后面前做事了。”

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出现了,在陈庆之想来,当时的刘太后身边应该没有多少人手,她敢做出这么大的案子,肯定需要几个帮手才行,除了接生的稳婆,伺候的宫女之外,肯定还有一个总领全局之人。

这个人不会是刘太后,因为她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郭槐了。

只是郭槐不像是庆公公,庆公公一吓唬他就全都招了,可是郭槐人就在刘太后的身边,自己再大胆子也不敢到太后身边去抓人吧?

就算真的把人给抓到了,他完全矢口否认,自己又拿他有什么办法?

回到了开封府之后,陈庆之跟包拯全都是一脸的迷茫,这件案子比自己想像得还有麻烦许多,恐怕全天下除了官家发话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动了得郭槐。

可问题是,官家也有自己的难处,让他同意自己去抓太后身边的人,要是郭槐真的召了还好,要是郭槐怎么都不肯召,官家跟太后母子二人以后又怎么相处?

所以,官家绝对不会同意自己抓郭槐的,那么自己就得想个万全之策才行。

“包大人可有想法?”

包拯摇了摇头,苦笑道:“老夫擅长的乃是公堂之上的办案推理,像这种连人证都抓不到的案子,老夫实在是没有一点办法,所以只能靠庆之自己了,不过老夫还是要提醒你一句,那郭槐毕竟是太后身边的红人,手段不能太过份,而且最好在太后知晓之前,就要拿到他的口供才行。”

得,这难题又加重了几分。

首节 上一节 753/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