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028节

而于玺带领的那一支骑兵也是萧关唯一可用的机动力量,淳于量很是怪于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显然有类似疑问的也还有于仲,自己这个弟弟不是去安定奔丧了么,怎么这么快来了灵武。

想到这件事,于玺的声音有些哽咽:“某紧赶慢赶,终归还是没有来得及见家父一面,不过家父在遗书说道,杀敌报国为重,他是寿终正寝,没有什么还悲伤的,唯一遗憾的是不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家父不许某服丧,让某速速赶来支援灵武。”

原来是于翼老将军的遗命。

于仲和淳于量也都释然。

毕竟古人以孝为大,于玺在这等关头不去给老将军服丧,却跑到战场来,的确说不过去,除非是有老将军的明确指示。

淳于量沉声说道:“老将军当真深明大义!”

他和于翼在之前算不朋友,甚至只能说不是敌人,毕竟双方也曾经站在对立面,分属于不同的阵营。只不过后来淳于量路过安定的时候,因为和于翼的交谈而生出惺惺相惜的感觉,他是能够体会到于翼这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觉的,因此当于翼去世,淳于量又何尝不是心有戚戚。

因为他不知道不久之后的未来,自己是不是也会如此。

而于仲也松了一口气:“也多亏你到了,元谐已经率军距离这里不到百里,我们手却连一千名骑兵都凑不够,这正打算向徐巡抚求援呢,你到了。当真是雪送炭。”

于玺也点了点头:“先父之前已经和徐巡抚商量好了,前线不可没有骑兵,若是连灵武都守不住,那我们也更难守住安定。杨坚的目标是整个西北,安定一丢,西北不保。所以无论是徐巡抚还是先父,都赞同将某这一支骑兵调到前线。”

汉军在北方的骑兵主要是三支,一支在老将军蒋元逊的手,作为侍卫亲军的一部分,另外一支由侯秘率领跟着裴子烈北,而最后一支则在于玺的手,原本驻扎在萧关,起到策应的作用。因此当灵武告急,距离这里最近的、可以调动的骑兵也只有于玺这一支了。

淳于量捋着胡须道:“妙也,妙也,贤侄你且来看。”

于翼急忙前一步,而淳于量伸手在舆图指了指:“现在元谐的五万兵马已经出五原,前锋距离灵武还有百里,而他们的斥候骑兵已经快要摸到我们鼻子底下了。”

于翼沉声说道:“元谐此人一向胆大,行事狠辣。现在战局又对杨坚不利,所以元谐很有可能会率先发动进攻,而他想要拿下灵武,必然也不会选择从北侧突破,当初突厥人的惨败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训了,元谐重蹈覆辙的可能不大。”

淳于量顿时来了兴趣,要说在座的列位,对这灵武最熟悉的恐怕也是曾经率领骑兵奔袭突厥人后路的于玺了,整个灵武北侧的山地丘陵都在他的脑子之。

于玺径直伸手指着灵武的东侧说道:“如果元谐真的想要进攻的话,从灵武东边的黄沙湾这边杀过来更有可能,这里出来已经是灵武的东南方,而灵武防务之,南侧并没有壕沟,在确保抽掉一部分兵马可以拖延和拦住安定、萧关援军的情况下,元谐更有可能会选择从南面进攻灵武。”

“有道理,”淳于量点了点头,“灵武北面多山而南侧平坦,从南侧进攻也在情理之,关键在元谐会怎么打?”

于玺摇了摇头:“老将军其实没有必要考虑元谐要怎么打。”

淳于量顿时来了兴趣:“此话怎讲?”

“现在我们在灵武也有五万下兵马,再加某带来的两千骑兵,算是我们手还没有列装火枪和震天雷,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元谐那里的都是杨坚曾经用来进攻突厥的精锐,我们这里的也不差,灵武的将士们都输都是参与过当初和突厥人的血战的。”于翼径直说道。

现在汉军的火枪和震天雷产量还不够,除了侍卫亲军之外,也只能近装备裴子烈、萧世廉等军,而其余的汉军都还没有机会装备这种新式武器。

不过随着延州、鸿门等地的战报传来,至少将领们也都知道现在大汉已经有了这样的武器,他们的麾下列装也不过只是早晚的事情。经过实战检验,火枪和震天雷都已经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现在大汉各地的工坊也都在全力生产,但是这终究需要一个过程。

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于郎,今日汉将

火器的产量还不够,这也是李荩忱并不倾向于和宇文宪开战的原因之一。他更期望能够对宇文宪形成绝对的优势,无论是什么方面。

而根据战事的紧急程度,西北这边应该很快也会列装,毕竟西北要直面杨坚以及吐谷浑的威胁,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可能冒出来的突厥人。

只不过杨坚显然不打算给他们这个机会。

战争已经一触即发,大汉将领们已经无从把希望寄托在火器身上。

不过正如于玺所说,当初汉军同样没有火器,不是照样把突厥人打败了么?

面对数量甚至还不如突厥人的元谐,汉军可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淳于量点了点头:“接着说。”

“我们占据地利,完全可以依托城池和营寨列阵,同时派出骑兵和一队步卒封锁诸如黄沙湾这样元谐有可能走的重要道路,到时候元谐也只能选择硬着头皮上,却不得不暴露自己的战略目的,或者就只能选择绕路,现在的元谐,恐怕也承受不起绕路带来的时间损失吧?”于玺紧接着说道,“而或者我们直接率军前出,选择合适的地点占据地利,迎头拦截元谐,直接把战火拦截在灵武之外!”

顿了一下,于玺的目光愈发有神:“这样整个战场的局势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所以应该是元谐来考虑我们怎么打才对!”

于玺话音落下,议事堂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不过很快这沉默就被淳于量打破。

“善!”淳于量抚掌大笑,“今日于郎,老将军泉下有知也应瞑目!”

淳于量不得不承认,是自己的视线比较狭窄了。他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如何保护灵武城上,倒是忘了双方的实力差距实际上并不是非常大,与其把战场直接摆在灵武,倒不如汉军以灵武为依托主动出击,那样的话若是成功,自然也就不会造成灵武太大的损坏,而就算是失败,汉军也能撤退到灵武继续坚守。

总比和敌人在灵武直接决战来得好。

被淳于量这么一说,于玺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而于仲文也是笑着喝彩一声。自己这个兄弟原来就知道打打杀杀,一直像是一个莽夫,曾经没少让叔叔头疼,曾几何时,他也已经成长为有自己主见的将才了,叔叔泉下应该会感到欣慰的。

于玺紧接着一拱手:“将军,末将请为前锋。”

淳于量有些犹豫:“贤侄才刚刚到,怎么也要休息休息······”

“先父遗嘱仍在耳边,或不敢忘。”于玺径直说道。

“也罢,那你为前锋,带领所有骑兵和五千步卒前往黄沙湾,某率大军随后!”淳于量知道这个年轻人求战心切,自己根本犟不过他。

“诺!”于玺应诺。

看着于玺大步离开,淳于量不由得感慨一声:“今日的汉家儿郎,已经和往日大不相同。”

作为一名老将,他是这一生见识过太多的失败,也见识过汉家儿郎卑躬屈膝的场景。

而眼前,这些汉军儿郎,显然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他们顶天立地,志在远方。

畏手畏脚、拘泥于一城之地,已经不是他们的习惯。

“点齐兵马,我们准备出发。”淳于量深吸了一口气下令。

首节 上一节 1028/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