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032节

显然并没有什么大军埋伏,敌人不过是在行缓兵之计。

中计了!

北周骑兵开始向前突进,不过汉军步卒早就已经先一步撤退,而汉军骑兵也已经冲到了谷口的位置。

在山谷地形的束缚下,南北呼啸的风也无从施展手脚,气流流动,甚至风都要被变成东西向的,而汉军骑兵就沿着山谷缓缓向前走,每个人都搭上了弩,就等着北周骑兵追上来。

看到这架势,北周骑兵也不敢贸然前进了,因为他们也不敢确信自己看不见的山坡后面会不会还有汉军弓弩手埋伏。

“传令,小心前进。”看到这一幕,元谐也只能无奈下令。

此时他也只能束手束脚的向前进,不是因为他多害怕于玺,而是现在他根本没有办法承受太大的损失,甚至都没有办法承受一场惨胜,因为那将意味着他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继续南下。

显然敌人也是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总是这样虚虚实实的,根本不跟北周军队正面交战,可是元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怂。

谁让杨坚现在手中就只有这么多兵马了呢。

而此时,汉军骑兵也已经顺利出了山谷,自家的步卒早就急行军前往下一道防线了。

于玺施施然勒住战马。

“将军,他们没有追上来。”断后的斥候前来回报。

于玺笑道:“元谐果然还是不敢冒险啊,这样就好说了,咱们就好好的调戏调戏他。”

其余汉军将领们对视一眼,也都哈哈大笑。

明明自己这边人少那么多,却可以牵着元谐的鼻子走,估计元谐也很郁闷吧?

——————————————-

银州(今榆林),入夜时分。

这座边塞小城因为之前杨坚的北伐而再一次变得热闹,并且经过整修也勉强算得上一处要塞,随着大战再一次降临到这座城镇,自然就显得安静了很多。

汉军的兵锋已经越过朔方,逼近银州,现在杨坚手中掌握的地盘也就只剩下银州、五原和河套了,而真正能够起到拦截汉军作用的,也就只有银州,过了银州可就是草原。

银州,或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这么多的目光,甚至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当元谐还在和汉军围绕灵武展开战斗的时候,决定杨坚小势力命运的银州之战,就在这夜色即将来临的时候拉开了帷幕。

朔方之战的结果传来之后,杨坚的反应还算比较快,并没有惊慌失措。银州城中的大批钱粮都已经提前向北转移,而杨坚亲自率领大军出城列阵。

他的意图也非常明显,相比于朔方和延州,银州也不算大,困守孤城的话,结果不见得就会比梁睿和阴寿好到哪里去,而且杨坚就在这里,这一次汉军自然也就不会采用传统的围三缺一,若是真的攻城,必然会全力以赴,直接把整个城池合围了,毕竟若是能够抓住杨坚,北方的一系列战事也就宣告结束。

而杨坚当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干脆就把防守的重点放在城外南侧的小山丘上,根本就没打算守城。若是能挡住汉军最好,若是挡不住,杨坚第一选择是直接向五原撤退,而不是再回银州。

作为一个暂时的落脚点,银州很合格,但是作为一个长期抵抗的要塞城镇,银州不合格。

杨坚宁肯把希望寄托在且战且走上,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能够守住银州城上。他并没有信心认为自己甚至能比老将梁睿在防守之道上更为出色。

而且这两天银州城中可疑人员的踪影不断出现,更是让杨坚有理由相信,汉军那个神秘的白袍组织肯定已经做好了在城中策应的准备,只不过时机还未成熟。而城中官员们,心向着哪边杨坚也无从得知,毕竟现在他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大家开始观望风向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骚乱,杨坚在用兵马转运粮草的同时,并没有在城中搜捕,并且他也不再寄希望于城中将官百姓能够万众一心协助他守城,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取他的项上首级,再来一次白门楼事变了。

杨坚很擅长算计人心,所以他并不打算被自己人算计。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杨坚都只有在城外列阵这一种选择。

杨坚的这个举动让韩擒虎有些诧异,不过又何尝不是正中下怀?

火枪兵们在之前的攻城战中束手束脚,现在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

而夜色,正适合用绚丽的烟火来渲染。

“骑兵两侧散开,准备包抄,”韩擒虎冷静下令,击溃杨坚不算什么,汉军将领之中并不是没有人做到,但是若是能够活捉杨坚,那将是不折不扣的大功一件,“火枪手列阵,弓弩手压阵,准备进攻!”

“诺!”

韩擒虎部依旧是裴子烈北上大军的主力,不过和之前进攻朔方时候的孤军奋战不同,此时裴子烈和曹忠也带着汉军主力赶到,就在韩擒虎部后方不到半里处列阵,斜向西北。

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办

裴子烈这样布阵的意图非常明显,汉军主力随时准备切断杨坚可能逃跑的任何道路。

而在正面战场上,裴子烈对韩擒虎有足够的信任,并且也并不打算抢夺他的功劳。裴子烈现在已经位极人臣了,曹忠也因为之前的西北之战坐稳了自己的四征将军之位,对于他们两个来说,战功实际上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既然韩擒虎已经一路从洛川打了过来,那就让他能够毕功名于一役。

毕竟说起来韩擒虎也有些可怜,之前汉军进攻关中的时候,韩擒虎回师进攻萧关也算得上神来一笔,可是这次的主要功劳实际上是落在了李靖的头上,让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能够从白丁一跃成为千牛备身,几乎等于已经内定为天子门生,这是别的任何官宦子弟都不敢想象的殊荣。

相比之下,韩擒虎受到的那些钱财根本不算什么,毕竟李荩忱不愿也不可能真的把所有好处都给他们舅甥,那样就算是李荩忱愿意,也无法让所有人心服口服,更何况出于平衡的目的,李荩忱必然也是不愿意的。

因此在关中之战的论功行赏之中,一点儿提拔都没有获得的韩擒虎实际上是最委屈的,不过韩擒虎倒是欣然接受这样的结果,对于他来说,自己的外甥向上走自然不是什么坏事。

可是该落在韩擒虎头上的功劳终究是要落在他头上的,这一次裴子烈不管是明里暗里,都要让韩擒虎立功,否则若是人人都可以直接把自己的功劳转移到自己的子弟身上,那岂不是就要完全乱套了。

尤其是对于那些官宦世家们来说,这简直就是比九品中正制还优秀的制度,他们的子弟不但可以轻而易举的进入官场,甚至还能因为祖辈的恩荫而直接掌握实权。

要知道即使是在这个时代,世家的年轻一辈,除非真的已经展现出了真才实学,否则即使是他们的父辈已经为国捐躯,他们也很难获得有实权的位置,以北周为例,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给一个开府的荣誉称号,接下来如何还是需要自己打拼。

李荩忱提拔李靖,是因为这个年轻人的确算得上一个天才,陛下惜才,不愿意让人才白白浪费时间在向上提拔的勾心斗角中,可是这样的提拔只能算是特例,绝对不能成为习惯。这是特事特办,下不为例的那种,可不能让大家误会了。

否则大汉到现在为了打压世家、为了取代九品中正制而做出的这些努力,可就都白费了。

因此就算是韩擒虎不想建功立业,裴子烈也会给他这个机会,把他推上去。韩擒虎被提拔,而李靖短期内不再被提拔,才能让这件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韩擒虎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这一战他必须要好好的打,稳中求胜。若是自己胜不了或者出现什么意外,那么到时候得罪的可不仅仅是裴子烈,甚至还有皇帝陛下本身。

首节 上一节 1032/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