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098节

能够手持这些刀剑,说明这些大汉都是有备而来,甚至背后还有别的力量支持——在林邑的周围,想要和林邑为敌的力量,也就只有那么一个了。

只不过不等这些士卒们想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刀剑就已经无情的刺穿了他们的胸膛。

他们尽力的想要向风雨之中看去,因为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刻,他们听到了更加密集的脚步声。

甚至盖过了风雨声!

码头上,一名名林邑士卒被成倍于自己的暴民所杀,而更多的身影冲过风雨,逐渐席卷整个象林码头。

象林码头作为南洋最大的码头,在这里居住和生活的人不下两三千,这些身影就算是再多,也不过只有五六百人罢了,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把整个码头唤醒。

白袍当然有自己的一套组织和发动百姓的方法,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且追随组织行动的,都是思想过得去的,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将一场有组织、有纪律的暴动转变成以烧杀抢掠为主的大混乱。

对于大汉来说,就算单纯的凭借军队,想要拿下象林也不是什么难事,之所以让白袍打头阵,主要还是因为朝廷也想要知道白袍的这种方式到底能够有组织的发动多少百姓,而不是没有白袍,海军和陆军就举步维艰。

随着世家被时代所淘汰,走上台前的是更多的普通百姓。朝廷有很多和世家斗智斗勇的计谋,但是却缺少管理百姓的经验,借助白袍,朝廷可以考察一下应该如何组织和发动百姓。毕竟打仗需要发动百姓,平日里进行一些大工程也同样需要发动百姓。

李荩忱在前世也的确没有学习到组织百姓的精髓所在,只能捂着脸说给前辈们丢人了。

更何况每个时代的社会矛盾有所不同,朝廷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然也不一样,后世的经验固然重要并且有指导意义,李荩忱也不打算生搬硬套,每个时代只有相符合的政策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需求,不管是超前还是落后都没有用。

王莽,李荩忱记得后世总是说他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也的确王莽的一些政策和后世无比相似,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这些政策就算是再先进,社会实际生产力和社会温饱矛盾乃至于最基本的道德伦理问题——也就是汉室正统的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那么这一切都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在满足群众利益的同时,让群众去主动的、顺带的满足国家的利益,这是李荩忱现在需要去学习和研究的,也是新一代的大汉士子们已经意识到了的。

正是因为察觉到大汉的未来在更广阔的社会人群之中,所以李渊和李靖这些天资聪颖的年轻人们才不愿意拘束在课堂上,想要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看一看实际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是什么样的。

到群众中去,才能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作为上位者,只有满足了群众的需求,群众才会反过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随着工坊的建设和商业的发展,普通老百姓愈发的意识到生活不仅仅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他们的需求更多,朝廷想要维持稳定,需要做的自然也就更多。

现在白袍已经证明,只要通过完整的组织机构,即使是被公认为猴子的林邑人也能够妥善的组织起来。

虽然风雨很大,但是这些林邑人并没有慌乱,在白袍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将街坊邻居们都召集起来,一个接一个大声呼喊着,向大家宣告林邑王室的暴政就要在今天被推翻。

“来了,来了!”一名眼尖的林邑人率先大吼道,伸手指向天边。

风雨中,一艘艨艟巨舰跃出海平面。

昏暗的天空下,赤色的旗帜迎风招展。

更多的飞剪快船围绕在巨舰旁边,飞快的向前。

而在这之后,其余的青龙大舰也都出现,在海面上排开,像是一道向前移动的高墙!

汉军的舰队,如约而至!

码头上的船只一只只如离弦之箭,引领着海军的船只靠岸。

站在风雨里,十多名血统纯正的大汉白袍将士看着这些来自母国的军队,腰杆笔直,眼睛里也已经湿润。

身在异国他乡这么长时间,甚至都需要隐姓埋名,一切都要提心吊胆,一切都需要谨慎,再谨慎!

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风雨正急

对于这些白袍汉子们来说,在林邑潜伏这么长时间,今天总算是熬出头了,也代表他们这么长时间来所有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

船只靠岸,踏板放下,一抹红色骤然跃出视野。

大汉红衣火枪兵在最前面,在整齐的号子中飞快的冲上堤岸,岸边的林邑人纷纷退让。

“建立防线,占据制高点,快!”带队的仗主伸手按住自己的斗笠,手中握着横刀,大声吼道。

后面大队的刀盾手和长矛手紧随其后,沿着码头展开。

虽然在船上这些将士都吐的东倒西歪,但是下船之后、脚踏实地,他们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场战争,从现在才算开始!

不过的确大家还是想要吐槽,一切都开始的太普通一点了吧?

原本以为林邑人会组织起来声势浩大的抵抗,但是事实却是林邑人内部根本就是一盘散沙,那些想象之中负隅顽抗的林邑士卒没有出现,倒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不少。

这还怎么打!

不过有这样想法的还是少数人,戚昕和罗毅大步走下船,都松了一口气。

抢滩登陆注定会是很惨烈的,白袍能够解决掉码头这边的敌人,的确算是解决了一个不小的问题。

这一次陆军总共就只有五千人,加上海军也就是八千的样子,想要凭借这些兵力拿下象林之后还继续东征西讨,未免有些痴心妄想,所以能够减少一些损失、多保留一些兵马自然是好的。

“白袍裴蕴,见过两位将军!”站在正中间的汉子声音洪亮,举臂平胸。

戚昕和罗毅同时还礼。

两人看着这个眼前瘦削高挑的汉子,心中慨然。尤其是戚昕,之前是见过裴蕴的。

裴蕴是老一代南陈官场核心人物裴忌的儿子,当年也是建康府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和徐陵的孙子徐德言关系不错,两人曾经一起出入诗会当中,诗词歌赋绝佳,在建康府也算风头一时无二。

只不过后来天翻地覆,所有人的命运也都随之改变。

徐德言去了巴蜀,后来一步步成为大汉的边陲重臣,而他昔日的同伴,则加入了白袍,负责岭南以南的白袍事务,可以说今日林邑白袍的一切都是裴蕴努力的结果。

南方的风雨洗刷掉了裴蕴身上的公子哥气息,此时站在戚昕面前的,是一个干练有为的汉子,谁能想到就在短短几年前,他还是个身上甚至带着脂粉气的纨绔?

只能说世事造化,总在人预料之外。

这一次拿下象林的码头,为海军和陆军打开了象林的大门,白袍功不可没,已经完成生命蜕变的裴蕴,也功不可没。

“裴兄!”从戚昕身后走出来的一名身披蓑衣的男子上来一把握住了他的手,“没有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你!”

“虞兄!”裴蕴也是惊呼出声,“你也从戎了?”

首节 上一节 1098/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