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14节

一道道目光落在沈君高身上,这位沈家的现任家主、未来的廷尉卿、东宫太子的舅父,无论是哪个身份,都是举足轻重,而加在一起的时候更是令人望而生畏。

沈君高平日里一向是闲云野鹤的模样,对人也是乐呵呵的,但是此时他挺直腰杆站在台上,很多人放才意识到,这位沈公可从来都不是什么心向山林的隐士!

几名想要加价的官员看了看沈君高的身影,终究还是没有出声。他们此时站出来加价,就等于在向沈君高挑衅,他们当然也不傻,不可能真的为了这么一幅画,不但下血本,还要冒着得罪东宫的风险。

而沈君高的目光在一张张脸颊上扫过,对于这一幅刚才莫名触动他心弦的画卷,他势在必得。

“沈公且不要慌张。”一道声音打破了宁静,人群下意识的向两侧分开,露出声音的正主。

沈君高眉头微皱,正是陈伯固开口说的话:“陈侍中有何见教?”

陈伯固此时站出来,虽然在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陈伯固今天不只是来站站场子的在场的大多数官员算起来都可以说是来站站场子,他是需要来给扬州刺史一派立威的。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东宫找茬,让东宫吃亏,这样既能够表示扬州刺史这边是不害怕东宫的,也能展现出来他们和东宫对抗的决心。

傅縡和周确脸色都是微微一变,下意识的同时向前一步,沈君高虽然是以沈家家主的身份站出来,但是谁都知道沈君高的背后是东宫,更或者说沈君高本来就是代表的东宫。

因此陈伯固为难沈君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就是在挑衅东宫。

身为东宫重臣,傅縡和周确自然不能坐视。

“侍中有何见教?”沈君高不卑不亢的一拱手,他对于这来路颇为崎岖坎坷的画卷是势在必得,自然不想陈伯固来节外生枝,所以最好客客气气的将这位送走。

要是想要对抗的话,其余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沈君高都可以奉陪,但是今天晚上最好不要。

陈伯固手中的扇子猛地一收,指了指那幅画卷:“某出一千五百贯。”

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陈伯固虽然是侍中、国子祭酒,也算得上朝中重臣,但是想要积攒下来一千五百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此时轻巧的说出来,更说明陈伯固的底线远远不止如此。

当然那些知道陈伯固的背后站着陈叔陵的人倒也不感到奇怪,陈伯固今天分明就是来拆台和立威的,无论他出多少,扬州刺史肯定都会帮着买单。

毕竟接连受挫的扬州刺史,现在实在是需要一个削弱东宫气焰的机会,这机会即使是用一千五百贯来买,也很值得。

李荩忱的目光一直落在陈伯固的身上,陈伯固拆台他是想到了的,只是没有想到陈伯固竟然是用如此粗暴简单的方法拆台。旋即李荩忱隐约感觉到什么,下意识的向徐陵所在的地方看去。

那个今天因为自己儿子的举动而一直脸色微微阴沉的老狐狸,此时此刻看着台上的景象,嘴角边浮现出一抹笑意。

只是在场的人注意力都被半路杀出的陈伯固吸引了,除了李荩忱并没有人注意到。而徐陵似乎察觉到什么,微微侧头,锋锐的目光在人群之中扫过,旋即对上李荩忱的双眼。

徐陵脸上的笑容更盛,不知道是在赞扬李荩忱,还是因为自己的成功而难以掩饰喜悦。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尘埃

轻轻吸了一口凉气,李荩忱并没有回应徐陵,只是喃喃说道:“徐孝穆,火上浇油,这一手你还真是玩的纯熟。”

如果说之前,李荩忱还会并不怎么在意的把这当做一场热闹来看,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沈君高也好,陈伯固也罢,对于这画卷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最后双方演变成对抗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这并不能影响到大局。

毕竟东宫和扬州刺史之间的博弈是一场宏大的棋局,棋局上虽然经常因为一枚棋子的得失而有所改变,但是很显然这一幅仕女图的得失远远没有那么强大的效果。

不过现在李荩忱在看到徐陵那一个笑容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对抗了,而是徐陵设下的一个圈套,一个料定了沈君高和陈伯固即使是察觉到了什么,也十有八九会走进来的圈套。

本来随着陈顼的打压,整个朝堂已经重新变成一潭死水,但是无论是陈顼还是徐陵,所想要的实际上都不是一潭死水。一潭死水的朝堂意味着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扬州刺史继续在暗中积攒力量。

这对于一直对自己的二儿子陈叔陵有所忌惮、现在更是多有怀疑的陈顼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事。陈叔陵在扬州,天高皇帝远,即使是陈顼派遣和安插了很多眼线,他的一些暗中准备陈顼也是很难知道的,比如上一次瓜洲渡外的刺杀,陈顼也只是来得及知道消息,却已经无力阻拦。

可以说一潭死水下的陈叔陵才是更难对付的陈叔陵,所以陈顼想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诱使陈叔陵出手、再打压、再诱使,以此循环往复,随着陈叔陵的暗子逐步浮出水面,陈顼也就能够愈发清楚的摸清楚自己这个儿子布下的脉络。

如果说之前陈顼的打压只是第一步,现在陈顼想要做的就是第二步。而作为整个南陈揣摩陈顼心思最清楚的徐陵,当然会抢先一步帮着陈顼做好这件事。

上一次是陈顼自己做成的,徐陵飞弹没有帮忙,反而因为自己的犹豫受到了陈顼的警告,所以这一次他绝对不允许自己落后。

只能赶在陛下前面,而不能等陛下动了之后才动手。

而事实证明,徐陵布下的这个局效果相当不错。至少现在陈伯固的出现已经让这个画卷所在的展台彻底变成了擂台,无论是从心中对于这画卷的渴求,还是从东宫的声望和面子,沈君高都不会退缩。

另外从周确和傅縡坚定向前迈出的脚步来看,这两个东宫的顶梁柱也不允许沈君高退缩。

在场官宦众多,可以说能够在此处立足的,非富即贵,都是整个建康府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沈君高此时退缩,就等于告诉这么多围观的官员,东宫甚至连陈伯固都对付不了,更不要说对付陈叔陵了。

或许这种单纯比拼财力的方式怎么看都有些偏颇,无论是东宫也好、扬州刺史也罢,孰强孰弱,肯定不仅仅通过财力来判断,但是这财力一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二来此时此刻出多少钱已经不仅仅是财力的象征,更是魄力和实力的象征。

这对于官员们站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所以这一场简简单单的竞价,在转瞬之间就已经变的一点儿都不简单,而徐陵这么做,无异于火上浇油。

“鹬蚌相争,谁能得利?”李荩忱轻轻摩挲着下巴,沉声说道。

裴子烈和萧世廉都是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旋即明白李荩忱的意思,只能相视苦笑。现在的东宫和扬州刺史实际上就是鹬蚌相争,李荩忱这个形容虽然不怎么好听,却是事实。

“纵然是鹬蚌相争,我们也得先赢下来这一场。”傅縡眯了眯眼,原本轻轻捻动佛珠串的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下来,死死攥紧,青筋暴露。

李荩忱轻轻叹息一声,正如傅縡所说,现在的东宫别无选择,既然已经走上了台,就没有退路。

实在是不想看着台上的情况,李荩忱的目光转而落在那一幅画上。聚宝斋掌柜的话还在他的耳畔回响着。

杨愔的家人么还真是传奇的经历。

“阿兄,你在想什么?”李怜儿此时低声问道。眼前的场面对于她一个山野之中走出来的女孩,当然甚是宏大,所以李怜儿自从重新点亮烛火,就一直缩在李荩忱的身后,此时方才怯生生的问道。

李荩忱微微皱起的眉头随即松弛下来,微笑着说道:“没有什么,只是看这幅画还颇有些意思。”

“这画”李怜儿顺着李荩忱的目光看过去,轻轻拽住自家兄长的衣角,喃喃说道,“是啊,和我们一样的漂泊无定、颠沛”

说到这里,李怜儿想到什么,急忙停住。

阿兄现在为了两个人而拼搏,已经竭尽全力,自己这样说,无疑是在给他更多的压力。

首节 上一节 114/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