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163节

而乐昌无奈的说道:“宁儿,别总和陛下打闹。”

这么多人在这里看着呢,你们两个不要这么打情骂俏。

陈宣华笑嘻嘻的分开,自家姊姊是要出面给自己解围了,那就不用担心陛下和自己算账。

乐昌倒不是主要为了给这个欠揍的妹妹解围,主要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待到来年开春之后北上,陛下打算让谁跟在身边?”

来年开春之后,大汉准备北伐,这甚至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大汉必然要提前开始准备,大量兵马向北调动、粮草器械等等汇聚,再加上往来传令骑兵、快船在大道上、运河上比比皆是,所以就算是想要隐瞒也根本隐瞒不住。

更何况就算是大汉真的要隐瞒,北方的敌人难道就会因此而掉以轻心么?

不会的。

作为曾经主持过灭国之战的宇文宪,可不是陈叔宝、宇文赟那样得过且过、只知道饮酒作乐的废物,而他麾下的尉迟迥和王轨等人,也足以称得上是当世名将,因此这些年固然北周很难组织起来对大汉的进攻,但是厉兵秣马、整军备武的事情却是一点儿都没有少做,如果大汉天真的以为自己小心翼翼的聚集兵马就不会被北周察觉到什么,那就太小觑自己的敌人了。

同时对于大汉来说,也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必要,大汉这一次是举国之力北伐,身为陛下,李荩忱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场战争磨砺他的军队并且最终一统中原;年老的官员们指望着尽快完成这一战,在自己有生之年也算是看到南北一统,同时也在史书上自己的传记上留下为统一做出贡献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年轻的官员和将领们都渴望着能够建功立业,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晋升的依靠,随着大汉功劳考核制度愈发的严谨和完善,只是凭借自己的出身或者之前作出的什么贡献,可不能作为自己之后继续向前走的依靠,只有功勋和战功,才能够帮助自己继续向前。

南洋之虎勋章的熠熠光辉,可不只是让南征的将士们感到骄傲,也让那些没有参与到南征之战的将士们期望着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杀在将来的某一天获得这样的荣耀。

同时,已经逐渐成为大汉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商贾和工匠们也都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场大战找到新的机遇。

更不要说大汉军方对于战争,从来不会厌倦!

所以朝廷要北伐,甚至就在这两年内、甚至就在来年开春就要北伐,这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街头巷尾、左邻右舍多多少少都曾听说过。而这也让整个大汉社会上下愈发的同心协力。

如果说大汉和之前的历朝历代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大汉给了每一个生活在这片穹宇下、受到赤色龙旗庇护的百姓们认同感和归属感。任何一个大汉人,只要还在大汉的土地上,哪怕是背井离乡,也不会真的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冰冷的地方,因为这里依然还是汉土,还是家乡。

百姓们能够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一切让自己成为大汉的一份子,大汉离不开他们每一个人,而他们每一个人也已经愈发的离不开大汉。

大汉要一统中原,要结束这三百年的分裂,让天下再无战火,对此百姓们只有支持。

他们也受够了战争,他们渴望着和平的到来。

因此大汉要北伐,整个国家机器快速运转,甚至已经足够影响到边边角角里的每一个百姓,比如他们的吃穿用度受到了官府尽可能宽泛的管控,比如他们的税收监察更加严格,又比如一些北方边境城镇的宵禁时间更长、大街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巡逻队伍,但是百姓们对此却少有怨言。

因为他们知道,北伐的成败,不仅仅关乎到朝廷的生死存亡、关乎到国家的平安与否,也关乎到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乃至性命,就算是为了让战乱不再来临,他们也要全力支持。

百姓们尚且如此支持朝廷、支持陛下,乐昌她们当然也不能落后。

来年开春之后,大汉必然要准备北伐,李荩忱肯定不会在建康府里稳坐钓鱼台,御驾亲征是必然的,看他这几年老实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是憋了一口气就为了到时候能够一路向北。

如此举国之战,若是能征善战、在军中威名赫赫的李荩忱反倒是不出面,也说不过去。

毕竟在所有大汉将士的心中,陛下这尊战神登场,那么所到之处,必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以说李荩忱的存在就是他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所以乐昌她们就没有指望着李荩忱能够老老实实的留在建康府,为了增加这一场大战的胜算,也不能让李荩忱留在建康府,因此后宫姊妹之中,总是要有人跟着李荩忱的,这也是惯例。

当然原来的时候单纯是为了能够有人陪着照顾李荩忱,现在也不一样,每个后宫妃嫔姊妹手中都有不同的机构,大汉军队向北席卷,这些机构,诸如义学、慈善堂和药房等等肯定都要跟进的,尤其是慈善堂和药房最近招募女子组建的看护队,目前在各个太医的带领指导下学习简单的医疗包扎术,未来北上,看护队将会跟着军队北上,作为军队的后方保障,现在负责这件事的正是杨妙。

因此就算李荩忱不需要有人照顾,杨妙也是要北上的。

第一六零一章 看护队和萧湘的眼色

“阿妙肯定是要去的,”李荩忱微笑着说道,“若是没有你带着,恐怕朝野之间还以为朕组织的这看护队是为了咳咳。”

当着这么多女人的,当然不好明说,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

军队是阳气最盛、百鬼辟易的地方,但是军中这些棒壮小伙子也都有需求。汉军军纪严苛,但是也并没有真的限制这些军中小子们在解散了之后去花街柳巷照顾一下生意,不过时间之类的肯定是有限制的,大汉的将士可不能沉醉在温柔乡里一天复一天,但是让这些小子解决一下问题还是足够了。

此次大军北上,面对的是大汉前所未有的强大敌人,想来也必然是长久苦战,阳气过盛的问题肯定需要解决,而相关产业在前线肯定就没有后方那么发达了。

因此陛下这一次组织看护队,其目的到底是什么,朝野之间也未尝没有和官方所说的救助治疗相悖的说法。

因为有这些说法在,大户人家的小姐当然是不可能进入看护队的,现在看护队中的人也多数都是贫苦人家的女子,与其在家过得艰难,倒不如出来冒冒险,毕竟看护队的报酬的确让这些穷人家的孩子眼热啊,但是这也就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看护队的人数。

真的想要救助漫长战线上所有的伤兵,以现在的人数肯定是不够的,不过女人上战场救助伤兵,这种概念之前根本就没有过,所以能够招到人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现在出面组织看护队的是杨妙,堂堂大汉妃嫔,陛下就算是思想再怎么龌龊,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女人去主持那种肮脏的事情,所以在可信度上还算高,否则恐怕连现在一半的人都召集不到。

李荩忱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组织看护队,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在战场上救下来更多人的性命。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李荩忱的麾下有百万大军,那么作为一个上位者,他或许更倾向于选择用人命堆出来胜利。

只可惜大汉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兵马,而且在人口上和北方也相差无几,这也就是说,如果时间一直拖下去的话,大汉的人口数量不见得就能胜过北方中原和河北之地,所以也只能抓紧时间向北发动进攻,现在形成的器械上和局势上的优势,可不能再过几年反倒是让宇宪用人口上的优势冲掉。

人口红利,真的令人眼馋啊。

至于组织看护队什么的,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让自己也连带着遗臭万年,李荩忱若不是手上可用的兵马着实是捉襟见肘,甚至就连预备队都有可能凑不齐,实属是迫不得已了,否则必然是不会做的。

毕竟后世历史上护士这个行业,如果不是出来了南丁格尔这样真的有如圣母一样的人物,让那些所谓的绅士们和卫道士们就算是想黑也实在是黑不动,那真的不知道护士这个职业还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登上历史的舞台。

不过即使是这样,现在看护队之中的不少人也都是青楼楚馆之中出身,青楼楚馆中的女子自然很少会避讳这些,而朝廷出面和各个青楼达成的交易,为这些女子赎身,所以要硬说她们是风尘女子倒也有些牵强,毕竟人家已经脱籍了。

对于那些青楼楚馆来说,几个容貌并不算出众甚至还上了年纪的姑娘,倒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更重要的是这可是卖给了朝廷一个大大的人情。

尤其是卖给了朝廷的药房方面的人情。

现在主持药房的是谁,杨妙和陈宣华,这可是现在后宫之中众所周知最受宠的两个年轻妃嫔,自然是前途无量,若是能够和她们有所联络,以后大家也好早点知道一些风声。

同时军队那边,太尉府肯定要先出面打好招呼,重新强调军中的纪律,见到看护队之后,心里有想法是可以的,甚至吹吹口哨也是默许的,但是谁要是控制不住手脚,甚至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说出来些污言秽语,那就别怪军法冷酷无情了。

看护队要北上,杨妙自然是要去。

杨妙要去,陈宣华自然也不甘落后,在一旁跃跃欲试。

首节 上一节 1163/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