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185节

唐正良急忙解释清楚,大家才恍然。

的确,朝廷没有那么多的钱和货物,但是民间有啊。

民间那么多商贾,早就已经在南北互市之中尝到了甜头,如果让他们直接冲入形如白纸的北方市场,那岂不是让这帮家伙乐疯了?

要知道这些年凭借着南北商贸互通——哪怕是这种互通是有限制范围、有限制地域的,所谓的限制地域自然就是只有在双方政府指定的区域进行贸易,类似于榷场的存在——南方的商贾依旧赚得盆满瓢满,没有办法,南方已经建立起来了完整的商贸体系,无论是钱庄还是货物流通,南方和北方都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了。

北方尚且还停留在每个地方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甚至有的地方还在进行最传统的以物易物的交易,而南方甚至已经简历起来了能够支撑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以国库和内府为中心,在分散到各个州府的府库和钱庄的钱库之中,再由各个商贾构成了这一棵大树上的枝枝叉叉,最终共同组成从上到下、覆盖大汉的每一个角落的大森林。

因此现在的大汉,说句不好听的,实际上就是在对北周进行经济殖民,大汉的廉价货物源源不断的进入北周,不断的抢夺北周本土货物的地位——由于根本没有完整的金融体系,北周本地的市场上,类似的货物或是价格高昂,或是根本就没有,所以南方来的货物虽然经过一层层转手,价格早就已经比在南方购买的贵了很多倍,但是依然要比北周本地的货物有优势。

而这其中的利润,大多数的都落入了南方商贾的手中,而少部分的则落入了北方的二道贩子甚至三四五道贩子的手中,这些二道贩子背后还往往有北周本地州府的影子。换句话说,实际上就是南方商贾以及背后的大汉朝廷拿大头,而北周的本地州府拿小头,坑的则是那些世家豪门和普通老百姓的钱。

随着大汉和北周的贸易时间越来越长,大量的货物涌入北方市场,北方就像是一个巨大看不到底的无底洞,货物源源不断的投入进去,而南方商贾们自然是数钱数的手抽筋。

同时由于他们的存在,北周本地的商业和工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几乎直接一蹶不振,如果不是打败了这些本地工商业,自然也谈不上实现对北周的经济殖民。

因为北方这些二道贩子的行为,北地百姓还以“买办”称呼他们,简而言之就是专门从南方买东西回来的人。

当时李荩忱听到这个名称,也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不过这也提醒他,大汉既然能够完成对北周的经济殖民,自然也能够完成对其余国家的经济殖民,想到大汉一统天下之后,以领先于整个时代的经济冲击西域乃至于更西方的欧洲市场,李荩忱就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而且从经济上控制敌人,远远要比直接征服敌人来的靠谱。

野宪再做出多少让步。

至于开榷场,现在倒是并不适合。

第一六三五章 换个地方见面

开榷场固然可以加快大汉的经济殖民,但是在榷场刚刚打开的时候,是需要大量的物资作为先期投入的。

大汉现在能够控制北周在大河以南的很多商业,也是因为经过了两三年的投入,总算是有回本了,否则不赚钱商贾们是肯定不会去的。

而既然大汉已经决定来年对北周动手,那么这个榷场的投入到时候肯定会打水漂,而这小半年时间,恐怕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所以李荩忱肯定不会干这样的傻事,等到大汉北伐之后,不需要榷场,整个北方的经济都在大汉的掌控之中。

不过李荩忱并不介意现在就跟刘休征提个醒,告诉刘休征,或者说借助刘休征的嘴来告诉宇文宪,你们可得小心一点,你们的经济已经都在大汉的影响之中。

这个问题不需要李荩忱明确指出来,宇文宪和刘休征实际上心里应该都有数,而李荩忱明确说出来,就是要再吓唬吓唬北周,你们可别不当回事,而且你们现在想做什么,也来不及了。

如果你们那边贸然关闭榷场的话,引起动荡的很有可能是整个北周的市场,紧接着的便是北周近乎半数百姓的日常生活。

换句话说,李荩忱与其说是想要北周再开一个榷场,倒不如说是要提醒一下北周,之前的榷场固然是你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是你们可不能轻易的拔出来,拔出来少不了要自己先流血不止。

刘休征的神色有些暗淡。

他知道李荩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是在赤果果的警告,让北周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刘休征也清楚,现在的北周显然没有轻举妄动的本钱。

朝中世家和鲜卑贵族互相攻讦,朝外大军也因为兵力不足而在各个防线上疲于奔命,这一次双方声势一起,北周大量的问题都暴露了出来,早就已经让宇文宪焦头烂额,哪里还顾得上进攻大汉,只要大汉不进攻北周就算好的了。

可是按理说李荩忱也应该对北周现在面临的尴尬局面有所察觉才对啊,为什么反倒是一副什么都不知道、想要试探一下的意思?

刘休征脑袋之中一片混乱,但是他还是打定主意,自己所了解的那些情况,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

让李荩忱自己头疼去吧。

“此事可大可小,如今天下太平,朕也不希望双方总是剑拔弩张,”李荩忱沉声说道,“榷场之事贵国不同意也并非不能理解,但是朕要的解释贵国也不能不给,朕现在无暇为此事分神,你且去和太尉府杨爱卿和通事馆一起商议,拿出来一个确定的章程。”

刘休征怔了一下。

这······这就完了?

相比于上一次宣他觐见时候的不依不饶,李荩忱这一次的态度着实是让人难以琢磨。

好像李荩忱就是为了把他拉过来提点一番的,剩下的事情反倒使不上心了?

李荩忱说自己现在还有别的事情,还有什么事情比大汉和北周之间的矛盾冲突来的重要?难不成现在大汉内部也有什么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是因为大汉境内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因为最近开始的科举考试又掀起了朝野之间的世家反扑?

刘休征突然觉得自己这个明面上的使者、背地里的眼线着实是有些不称职,毕竟大汉也没有完全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可是对于大汉内部的这些冲突,自己为什么会一点儿都没有察觉?

还是李荩忱假装出来诓骗自己的?

刘休征自己的心中一阵惶恐,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不过李荩忱已经明显的流露出来了不耐烦的神情,刘休征当然不会傻乎乎的等在这里,万一这位皇帝陛下翻脸不认人怎么办?

而李荩忱看着刘休征的背影,微微一笑。

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恐怕就不是在这建康府了。

等到刘休征离开之后,坐在殿中一直没有开口的陈禹低声说道:“陛下如此,恐怕刘休征自己要进退两难了,臣看他的神情,显然已经弄不清楚陛下所为到底是什么意思。”

“临阵之前,迷惑一下敌人吧。”李荩忱不置可否。

李荩忱把刘休征叫过来,就是为了虚晃一枪,一来是让刘休征摸不清大汉的具体态度,二来也是让刘休征困惑于现在大汉的实际处境,毕竟李荩忱还是比较用心的给他营造出来一种大汉内部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不想在这件事上过于纠缠的姿态。

“陛下认为我们这一次到底应该要求对方赔偿些什么?”旁边的张须陀也好奇的问道。

杨素并没有前来——如果杨素在的话,和刘休征就可以当场讨论解决这件问题,而李荩忱的本意则是拖得越久越好,利用这件事让北周摸不清大汉的具体态度,所以杨素肯定要回避的,只是让自己的小跟班张须陀过来听着。

反正张须陀也做不了主,刘休征肯定不会主动找他接洽。

“时间。”李荩忱径直说道,顿了一下,又笑了一声,“当然应该还有他们的警惕心。”

首节 上一节 1185/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