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187节

战争一旦爆发,就是决战,就是速战速决的决战!

大汉想要征服北周,而或者北周想要征服大汉,就只能在战斗开始之后,尽可能的快速将战线推进到敌人的腹心区域,才能真正的打击到敌人,同时获得自己需要的补给。

比如大汉需要一路杀到大河以北才能从邺城一带获得足够的粮食以支撑下一阶段的作战,北周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初的北周攻破北齐,不是因为洛阳的拉锯战胜利,而是因为北周军队从北方渡河快速突入晋阳,包抄邺城,才最终胜利。

现在的北周处于守势,进攻自然还不敢想,但是也必须提高警惕,防止汉军猝然发难,一旦大河以南的洛阳、淮北等地失守,汉军凭借着强大的水师,强渡大河并不是什么难事,一旦大河被突破,邺城这北周的腹心之地将任由汉军蹂躏。

所以尉迟迥现在是万万不敢掉以轻心,自己的一点儿疏忽很有可能就导致整个潼关到洛阳防线的崩塌。

暴风雨前,总是宁静。

华阴那边的安静,让尉迟迥反倒心中惴惴难安。

他着实是害怕被打个措手不及。

“或许是因为南蛮自己那边也有什么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站在尉迟迥身边的司马消难沉声说道。

尉迟迥身边最得力的文官应该算是李惠,而武将除了留守洛阳的费也进利之外,应该就是司马消难了。之前尉迟顺突袭汉军,也正是司马消难率领步卒殿后,结果尉迟顺兵败被俘,司马消难及时收拢败军,总算没有让汉军趁势直接突入潼关之中,之后司马消难便坐镇潼关,和汉军对峙。

尉迟迥轻车简从前来潼关,李惠作为长史留在了洛阳,所以尉迟迥身边能够靠得住的也就只剩下还算有几分将才的司马消难。

原本自己信任的曹孝达、尉迟顺等人都已经或战死、或被俘,而自己本身也已经垂垂老矣,剩下的几名将领也并不是常胜将军,要他们统筹各处、把守洛阳大大小小的关隘,必然会有漏洞,可是放眼现在的北周,可用之人终究也就只有这么多了,基本上都是当初曾经追随过齐王殿下的老将。

现在天下南北的差距已经越来越明显,人心思变,即使是明知道南方的世家多数都已经烟消云散,北方世家的心思也会向大汉倾斜,没有办法,谁让大汉占据着正统不说,在实力上也远远地超过北方呢?更何况现在的北方,实际上也就是当初北齐的地盘罢了,而大汉则是北周和南陈的总和,甚至向南还有更远的地盘。

北齐没有挡住北周,难道现在的北周就能挡住大汉么?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世家们终究也得为自己的性命考虑,化为凡人,总比为北周殉葬了好。因此世家们对北周多数也都是阴奉阳违,要钱要粮,还是会给的,但是自家的子弟出现在朝廷之中的却越来越少,显然大家都开始和北周划清关系。

钱粮可以解释,那是被迫的,大汉就算是真的问责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但是一旦自家的子弟出仕,那就不是被迫不被迫的问题了,原则性的错误犯下了,可就没有了补救的机会。

所以宇文宪手下的臣子,如今是越来越少,当然这些家伙们找的理由五花宪想要干什么!

“还真是凑巧啊。”尉迟迥长叹一声。

在自己的亲信面前,也没有什么好遮掩的。

接下来就是要上劝进表了。

作为一个数朝元老,尉迟迥也算是经验丰富。

只是······宇文宪是不是还是操之过急了?

“将军镇守一方,从龙之功必然不少,尽管上劝进表便是。”司马消难斟酌说道,此时也只有尉迟迥先动,他们这些麾下的将领们才好跟着一起动。

尉迟迥默然良久,方才点了点头。

反对是不能反对的,那就抓紧吧。

大势推动之下,的确是给人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

只是不知道大潮的前方,到底是开阔的天地,还是高耸的礁石?

不过裹挟在其中,不管是什么,也只能一往无前了。

第一六三八章 丢掉的要拿回来

李荩忱收到邺城外祥瑞的消息,并不比尉迟迥慢多少。

他正坐在庭院中的摇摇椅上逗弄自己的几个孩子,当然年长一些的晋陵和小沧海不需要他管,自己去荡秋千了。

这些皇子公主荡秋千当然也不是随便玩的,周围至少五六个宫女内侍围着,生怕这两个小祖宗出什么意外。

宇文宪给自己登基造势,这是必然的。

只是这手段,李荩忱也只能啧啧感叹一声。

这大冬天的要是找人在大河里面舞龙,也挺冷的哈。

当然了大河两岸,现在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居住了,保不齐连水下舞龙的人都没有,单纯凭空捏造出来的。

至于那个什么巨鳖,那就算了吧。

先不说这乱世里,哪个河里没有几个大乌龟,反正也没有捉到活物,指着小乌龟说是巨鳖也并不是不可能啊,赵高还能指鹿为马呢,至少从乌龟到巨鳖,物种变化不大哈。

当初李荩忱称帝的时候,这种祥瑞是一概拒绝了的,现在看来宇文宪为了能够让自己名正言顺,已经无所不用了。

这种祥瑞骗一骗愚昧的人还行,对于大多数有点脑子的人来说,不过就是个大家捏着鼻子必须得信的借口罢了。

宇文宪显然应该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如今他显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而且自己的名正言顺,不仅仅需要世家臣子们认可,还得需要北周境内的普罗大众们都认可,否则到时候大汉军队北上,这些认为自己的北周是叛逆的百姓,怕不是会乌泱泱的投靠大汉。

宇文宪的无奈,李荩忱还是能够理解的。

不过这并不能阻碍李荩忱嗤之一笑。

“宇文宪要称帝了,从此天下就有了两个皇帝。”尉迟炽繁坐下来,拿起来桌子上的那一份奏报,微笑着说道,“陛下可能忍否?”

李荩忱懒洋洋的随着椅子晃着,沈婺华所出的小儿子李拓业在李荩忱的肚皮上踩来踩去,嘿嘿笑着,显然脚底下的柔软让他很是高兴,殊不知这应该是天下最贵重的一片肚皮了当然了,现在马上就要变成唯二了。

“朕可忍,但是大汉之臣民如何可忍?”李荩忱还是回答了尉迟炽繁这个问题。

尉迟炽繁翻了翻白眼,我就知道。

“何时北上?”

首节 上一节 1187/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