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193节

眼前的这帮家伙甚至连鲜卑骑兵那些军中横着走的都杀灭了,他们怎么可能挡得住?所以大家有模有样的打一下,既可以抓紧掉头落跑了。

本来这些将领们就不倾向于离开潼关和营寨前来救援鲜卑骑兵,只不过一来司马消难是下了死命令的,二来大家也都知道鲜卑骑兵这边作为守军一方为数不多的底牌,最好还是不要出什么问题,否则到时候大家被冠上一个见死不救的名号又该如何是好?

现在可好了,这帮心高气傲的家伙真的没救了,看样子除了少数被俘的应该一个都没有活下来,这就足够了,反正大家担心的就是会有活着的跑回去说他们见死不救。

现在他们的确是救了,没救着那也不能怪他们,只能怪敌人实在是必想象之中的强大,而这些鲜卑骑兵又太不自量力,任何人都不能指望着步卒能够迈动双腿跑的比骑兵还快吧——淮海战役中是哪某支跑的比车轮还快的军队暂时不算——所以他们这些步卒能够一路冲到这个地方,已经算很对得起鲜卑骑兵了。

而今深入险境,力所不能敌,跑路应该也能够理解。

反正到时把锅一股脑的甩给鲜卑骑兵就是了。

本着这样的想法,北周将领们都开始带着本部兵马后退,不过这样的后退很快就变成了一场溃败。

汉军似乎也意识到了敌人远比想象之中的还要脆弱,顿时也顾不上什么军阵阵型了,随着鲁广达一声令下,原本严整的汉军军阵骤然炸开,汉军将士呼啦啦的向着已经开始溃退的北周军队冲去。

左翼和右翼几乎同时崩塌,这是司马消难怎么都没有想到的。而

中军失去了两侧的庇护,必然很快就会面临极大的危机。

司马消难打了一个寒颤,他已经很清楚的意识到,如今的自己已经没有继续站在这里的必要了。

“撤退!”他果断的下令。

只不过鼓声阵阵,似乎为时晚矣。

远处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军阵不断出现,黄玩率领的汉军在北侧,卢青率领的汉军在南侧,再加上侯秘的骑兵凿穿了北周军阵之后兜了个圈子直接向着司马消难的主阵掠过来,合围的架势陡然之间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萧世廉的将旗也出现在视线之中,这个大汉骠骑将军率领着五千步骑出现在鲁广达所部内侧,向着这边缓缓推进。汉军加在一起的数量应该有五万之众,而司马消难带出来的兵马总共只有两万人上下——说起来也有些丢人,两万人竟然让鲁广达的一万人打成了这样,当然了汉军骑兵的突进本身也牵制住了大量的兵马。

也就是说现在围上来的汉军已经是北周军队的两倍,偏偏北周军队这边已经没有了大队的骑兵,想要硬生生的撕出来一个缺口,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凭借这些几乎没有了斗志的步卒,简直是以卵击石。

已经开始有北周士卒投降,而汉军军阵之中自然而然的分出来一小部分人收拢降兵,而更多的军队则一步一步的缩小包围圈,最终将还犹豫不定的败兵包围在了方圆半里的范围内。

其实事已至此,还没有投降的一般也都是家在北周境内或是身上有鲜卑人血统的,又或是真正的追随尉迟迥和司马消难南征北战的老兵罢了,其余的丁壮之流早就已经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仅剩下的这些人还指望着能够凭借人多力量大,再多坚持一会儿,至少要听从司马消难的命令,说不定还真的会有援军到来。

而在亲卫簇拥下几乎处于军阵正中间的司马消难却很清楚,援军十有八九是不会来了,因为自己临走的时候曾经给关内守将下了死命令,除非收到尉迟迥亲自发过来的命令,否则万万不能出城支援。

自己可以兵败,但是潼关那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只要潼关还在,这一道洛阳的西门户就稳如泰山。

对于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处来说,兵多兵少并不重要,地利还在手中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六四六章 战还是降,都是开门红

看着眼前的北周乱兵,萧世廉有些无奈。

原本自己计划的是通过鲁广达诱导敌人骑兵和步卒猛攻,然后黄玩和卢青从两侧包抄,完成对敌人的包围。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鲁广达自己就彻底击溃了敌人主力,导致黄玩和卢青两部更像是过来镇场子的了。

不知道这应该说是北周军队实在是不堪一击,还是汉军的进攻实在是猛烈,但是至少现在萧世廉必须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置眼前这些打算负隅顽抗的北周军队。

如果直接杀上去,汉军肯定最终会取得胜利,但是需要面临的问题自然就是汉军必然会付出相当的伤亡,困兽犹斗,这些想要负隅顽抗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司马消难还没有成为阶下囚。

可是如果劝降的话,司马消难真的会答应么?

毕竟司马消难也算是北周的一员悍将,更是尉迟迥的亲信,想让他放下兵刃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萧世廉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策马而出,随着他的将旗出现在军队前列,对面的北周士卒军阵之中也分出一条通道,司马消难神情复杂的打量着这个短时间内就把自己和这么多北周精锐全部都陷入绝境的人物,萧世廉和想象之中的一样年轻,这让司马消难多少有些气馁,算起来自己也已经人到中年,现在竟然会在这么一个年轻小子的手中一败涂地。

再看看拱卫着萧世廉的那些火枪手这也是萧世廉有恃无恐的原因,有火枪手在,除非北周弓弩手攒射,否则等闲人就算是暴起发难也很难伤害到萧世廉司马消难更是感觉有一点好奇和无奈,自己终究还是落后于时代了啊,这些新家伙,自己见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如何和敌人对阵了。

“司马将军!”萧世廉拱了拱手。

司马消难深吸一口气:“萧将军!”

“司马将军现在已经在万军丛中,很不幸是在我大汉的万军丛中,”萧世廉玩味的环顾四周,汉军将士们一个个气势昂扬,这实际上才是萧世廉最大的底气,除非司马消难真的打算玉石俱焚,否则他必然会出面和自己谈一谈,“又有何感想?”

司马消难的脸色顿时冷了几分,萧世廉的话更像是在嘲讽他的无能,在这敌人的包围之下,能有什么好的感想?因此司马消难有一种自己受辱了的感觉。

不过既然萧世廉已经问了,那他还是得想办法回答,哪怕只是冷笑两声。当然了以司马消难的家教,这个时候还不至于直接大发雷霆爆粗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萧将军想要劝导某投降,恐怕是痴心妄想了,若是没有什么高论的话,那我们就各自归阵,看看这一场胜负到底花落谁家。”

“司马将军不用慌,因为某已经胜券在握,所以不妨多说两句,保不齐你们的援军还能赶到不是么?”萧世廉笑眯眯的说道。

不说援军还好,说到援军,司马消难顿时脸色一变。

他隐约意识到了事情似乎有些不妙。

“轰轰轰!”远处传来一声声闷响。

司马消难身上的汗毛也几乎一下子全都竖了起来。

萧世廉依旧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他,当看到远处一队北周斥候仓皇跑过来了之后,甚至还下令各部腾出来一条通道,任由那一队斥候冲到了司马消难身边。

“将军,大事不好了,南蛮假装溃兵骗开了城外营寨,现在营寨都已经是南蛮的了,而南蛮依托营寨架起来了新式火器,正在轰击城门,声势震天,城门之上死伤惨重,已经支撑不住了!”斥候的声音很是惶急,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什么,虽然眼前的局面让他觉得似乎司马消难也不可能抽身而出,但是作为一名斥候他还是很好的完成了自己传递消息的本职工作。

此时汉军军阵,从容不迫的重新合上。

而鲁广达、黄玩等人也都打量着不远处的司马消难,对于司马消难他们并不担心,现在司马消难既然能够出来和萧世廉会晤,那就说明他的心里终究还没有做好必死的打算,否则什么都不必说了,直接用一通箭矢把萧世廉送回去顺便表达一下自己的决心就好了。

他们都知道萧世廉的计划是同时拿下司马消难和潼关,司马消难不管是投降还是负隅顽抗,这一战已经算大汉北伐的开门红了。

若是司马消难投降,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降,大家也不介意付出点代价,让他知道知道到底北周和大汉的差距有多少。

“调虎离山?”司马消难咬了咬牙。

他终于意识到了,这根本就是一环接一环的连环计,而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他离开潼关,给汉军的后续军队创造机会!

萧世廉伸手冲着建康府的方向拱了拱手:“领大汉天子令,某奉命讨伐不臣,和关中巡抚徐君并攻潼关,徐君那边兵力较少,不过携带了新式攻坚火器,威力巨大,城墙自然就交给他了,而某”

首节 上一节 1193/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